其实,中国的征信系统早就已经沦为僵尸系统了,要是银行还是按照这套征信标准来审批贷款,那么银行早晚有一天都得倒闭。我在深圳是做企业融资的,每天都要看无数份的征信报告,不是花的就是黑的。所以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在深圳十个想贷款的有八个会被银行拒之门外。为什么?因为疫情,三年摧毁的不是征信记录,而是整个经济生态。那些真正推动纯税运转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市白领,百分之九十的征信记录都亮着红灯。反倒是那些从不经商捧着铁饭碗的群体,征信报告,漂亮的都能当奖状了,这正常吗?更荒谬的是,系统判定的标准是用商户的流水对抗公务员的固定工资,拿创业者的风险,对冲上班族的稳定。当实体店的老板未发工资刷爆信用卡的时候,体制内的员工正在用公积金轻松还贷。中心系统正在用绝对安全的名义,把真正创造就业和税收的企业群体一项的绝境。根据数据显示,逾期群体中百分之七十八至三十到四十五岁的男性,其中百分之六十二是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百分之四十五是企业主或者是管理层。这些人创造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就业岗位,百分之六十的税种却因为疫情这种不可抗拒的因素沦为征信黑名单。而所谓征信良好的群体,百分之七十是体制的人员和那些不参与任何经济活动的保守派。这套运行了二十年的征信系统早已千疮百孔,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再看看深圳街边那些真心渔期的黑户,他们不是赌徒,更不是老赖,而是咬着牙硬撑的餐馆老板被工程款拖垮了。包工头未发工资,抵押房子的中小微企业主,这些人在用个人征信为整个经济托底,可到了需要资金的时候,却被系统判了个死刑。所以银行该洗醒了,但优质的客户群体沦为风险人群,放贷对象只剩下汉老保收的体制内群体。这种机型的信贷结构才是真正的金融炸弹。所以,为了改善现在的情况,要么马上建立双轨制征信体系,给实体开辟特殊通道,要么就等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