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您,咱们这边以花儿命名的城市有哪座,那我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一定就是攀枝花了。这个城市虽然气候四季如春,也算得上是风光秀丽,但在很多人的眼里,他也不过就是个四五线的小城市而已。可但是这个小城市对于整个国家化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且您要知道,想当初这儿可还是个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而现如今的攀枝花,其实是几十年前我们的老一辈人,通过艰苦卓绝的顽强奋斗平地而起建出来的一座城。唉,时间回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个时候咱们的新中国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可咱们的家底薄啊,压根就没有什么工业基础。仅有的那么一点工业企业,还基本都集中在东北和华北一带。当时咱们对内要发展经济,对外呢还要面临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中苏交恶,老美又在咱们的东南沿海搞事情,这就让咱们心里很不踏实。因为这要是万一出点什么事儿,那咱们这些个摊在大平原上,本就脆弱无比的工业技术,就会第一时间成为被打击的对象,根本就无险可守。啊,于是他们当时就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那就是开展三线建设。哎,相信不少哥们儿都听家里的长辈提起过这个词。那什么是三线呢?就是咱们把各个地区根据战略位置的不同,分为了三条线,一线就是沿海或者边疆的省市,二线,就是一线和三线之间的缓冲地带。这个三线呢指的就是京广线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山西雁门关以南和贵州南岭以北的广大内陆地区。而所谓的三线建设,就是咱们要把所有的国防基础工业全都化整为零,分散到内陆地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大后方。所以呢从这个时候起,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的总体规划就应运而生了。攀枝花这个地方位于西南川天椒芥的腹地,山高路险,隐秘,警察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符合咱们三线建设的所有要求,可以说是后方钢铁基地最理想的选择。客。但是要想在这样一片荒芜之地,从零开始打造咱们新中国的钢铁之这个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一方面,苏联专家之前就曾断言说,攀枝花就是一座不能冶炼的呆矿,因为用普通的大型高楼去野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本身就是个世界级的难题。而另一方面,这里地处深山,又收着金沙江交通运输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那就算练出了钢铁也运不出去,完了就更甭说咱们还要在没水没电的条件之下,不光得让大兴工厂平地而起,还得让它运转起来搞生产了。这怎么看都是个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吧。可那个时候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却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他们舍家撇业,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征途,跋山涉水来到了大西南的茫茫深山之中。科研人员做了上千次实验,攻克了技术难关。十八万铁道兵靠着手里的钢钎、大锤和铁锹,洋镐更是用人力凿出了一条横贯云贵船,全长一千零九十六公里的成昆铁路。而从全国各地辗转来到攀枝花的数十万名建设者,风餐露宿,占天斗地般的克服着重重困难,让一座座工厂在山水之间拔地而起。就这样,冶炼技术、铁路交通基础建设齐头并进。到了一九七零年的七月一号,攀枝花就建成了第一座大型钢铁厂,攀钢一号高楼正式出铁。而就在同一天里,成昆铁路也顺利通车。至此,六盘水的煤可以运到攀枝花,攀枝花的钢铁可以运到重庆,重庆也可以把机器和技术人员送到攀枝花和六盘水的工业基地。而之后以攀钢为中心,煤炭、建工、矿山、电力等现代化工业体系就开始逐渐在这片土地上开枝散意。时至今日,攀枝花已然发展成中国四大铁矿基地之一,探兵储量达到七十一点八亿吨,占到了四川全省的百分之七十二点三。同时呢,由于攀枝花高泰星凡太磁铁矿的特点,就使得半生凡的储量达到了全球第三的水平,而半生态的资源储量更是惊人,占到了全国的百分之九十三,位居世界第一。虽然说如今的攀枝花早已完成了当年的历史,也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攀钢生产出的含钒百米钢轨,也被广泛应用在咱们的高铁重点项目之中,更是作为咱们国家出口免检的顶级钢轨,远销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它也难逃被撞倒的命,逐渐成了年轻人想要逃离的四五线小城市。五十多年前生产出第一炉铁水的一号高炉,他的烈火如今仍旧在熊熊的燃烧着。他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奇迹,传承着老一辈建设者们的热血,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