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前你在学校里面掏出一个果子出来,你就是人上人。因为大家都是穷学生,你有一个果子会有一双a j天哪,我都不敢想象同学的羡慕,我都不敢想象。被大家羡慕的我会有多么阳光开朗。现在你掏个果子出来,我能不能认出他是果子还是两,说大家好,我是半佛老师,继续看魔幻的世界。之前有人问我怎么看果子?连续四个季度营收下滑,是果子没刀了,还是用户没有现钞了?如果从技术角度来看的话,数码博主们已经把技术跟配置都讲完了。说穿了这几年果子挤牙膏挤的确实有点过分。隔壁安卓上天入地,这边专注跟充电头,跟充电口博弈,还掏出一自然之母。当核心竞争力自然之母只能管人家自然界的事情啊,管不着商界的事情。上半年分析是客观事实啊,很有道理。但我其实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和看法。先给大家看一张图,你看到了什么?小米疯狂上升,对吧?但如果将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你是否会有一些新思路呢?不要急,再给你看几张图,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奢侈品的销量啊。看到这里你肯定想说了,哎,佛子哥,我预判到你的,预判了,你又想说什么?小米暴打消费主义了,想说大家都没钱了,不买果子了,都买小米了,是吧?市场说理智的消费官重新占领了高地是吧?不不不,完全不是这些事情都是现象,而不是本质。果子等一众高溢价产品销量下滑的本质,反而不是因为大家没钱了,恰恰是因为人们的生活变好了,因为世界变好了,社会进步了,所以很多人不买果子买小米了。我知道你听到这里会觉得这个逻辑有病啊,先别急,听我给你解释。如果大家都买小米,是因为小米的性价比高,因为大家没钱。那为什么过去十年苹果跟小米这俩牌子甚至都不能放在一起比呢?性价比这东西真要这么无敌,小米十年前早就该杀穿一切了。但现实在小米这些年一直在为世界毒打,为什么小米现在卖的特别好的十三和十四价格严格来说都不便宜哦,反而卖的开始好了,反而给果子上眼药了。你说小米配置高,所以吸引果子用户,不不,你搞错了,苹果用户大部分不在意配置,也懒得去了解。你见过有在苹果店纠结这是什么配置,什么相机参数多少瓦,充电用久了,卡不卡的苹果用户吗?咱不能说没有啊,它很少见,对吧?大部分都是分着果子这个牌子去的。发现有新款了,买就完事了。但这时候有趣的点就来了,大家物质水平提升了,精神水平也跟着升级了。大家越来越意识到一个事情,你用某个牌子的手机不能代表任何事情,你手里拿果子铧子、小米o v荣耀没有任何区别,也不代表你高人一等或者低人一等。所以现在大家买手机的时候,因为生活好了,所以更倾向于自己的直接的主观感受,而不是所谓的品牌光环了。事实上不只是果子啊,几乎所有卖标的品牌以及这些品牌的标都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了。归根究底是经济发展水平。把那个大家都认高溢价的时代给冲烂了。就为什么性价比这个东西一直在提,但过去卖的好的手机始终是溢价高的那一批。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太穷了,穷到真的真的真的很需要那个logo来给我们撑门面。你别笑,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太穷了,什么都没有,所以才想用logo来维护一点点尊严,甚至真的自己的生活。因为这一点点东西变得有一点点不一样。我们看了三十而已,顾家家为了混进富太太圈子,非得打肿脸去买一包往里面冲。这个包连人家的零花钱都赶不上,他就拿着这包,就幻想以为自己这样可以融入人家的圈子。这其实很长一段时间的社会现实是大家的幻想,因为没钱,所以还要争那口气。因为我们都怕呀,怕被人看清,怕暴露自己的窘迫,怕自己被自己所向往的圈子赶出来,或者根本就挤不进去。正当你有足够自信的时候,你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你也不会去考虑什么无聊的圈子。人家火云邪神拖鞋背心儿一样大,杀特杀,闲着无聊在精神病院里面吃过。以前有新闻说有人会卖肾去买一个iphone,这事儿放在现在的人眼里,那真是疯了,太不可思议了。至于嘛在那个时候,那可能就是他的全部,他活着就是睁着一口气。这个iphone身上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口气对他的生活如此重要,重要的可以付出一切去争取。还有非洲那个萨普群体在贫民窟里穿高定西装,倾家荡产来保留最后一点体面,来证明自己是个人。对那时候没钱的我们来说,消费这个事儿对我们太沉重了。因为太沉重,所以我们要非常严肃,认真的去对待,必须要想尽办法去给他上价值。当你真正过得好了,见得多了,自己更自信了,牌子不牌子的反而无所谓了。就以前你在学校里面掏出一个果子出来,你就是人上人。因为大家都是穷学生,你有一个果子会有一双a j天哪,我都不敢想象同学的羡慕,我都不敢。难想象被大家羡慕的我会有多么阳光开朗。现在你掏个果子出来,我能不能认出它是果子还是两。说真的,我把这几袋苹果拿出去,如果不是专属配色,如果不露出那个遮盖效果极强的灵动的,人家都认不出来,这是最新款的果子。不对,其实根本就没有人在意你这个手机是啥牌子。大家对你手机壳上那只猫猫头的兴趣比壳子里面那个玩意儿感兴趣多了。现在讨论果子已经从过去的科技创新、人文关怀,改变世界生态玩法,变成了主播都求你别用果子充值,讨论厨子的牙膏到底有多长,果子的内存里是不是加了三体科技,不然价格怎么这么离奇,大家没什么敌意啊。真的就是生活好起来了,对品牌光环脱敏了。相比起夸某个牌子多么高端,更喜欢在你身上玩梗了。当大家怀着玩梗心态看手机这个工具的时候,背后就代表着一种松弛感。因为生活好了带来的松弛感。再说一遍,经济发展水平上来了,我们已经不需要再用这些外力来作为自己撑面子的工具了。用果子,他用小米,隔壁的人用华为,我用什么手机都行,随便无所谓。现在谁还会用,你用什么手机来判断你谁在在乎呀。当没有人在这些东西的时候,你自己也不在意了。我身边就有很多人从我的换成了小米,他们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自己换了那个手机,自己就不干净了,身价就下降了,手里用的更便宜了,以后吃起就只能上小孩那桌了。因为他们为什么换手机,他们能憋半天,主要是实在想不出啥理由,就一个手机好用,甚至看着顺眼换就是了。为什么要有理由呢?他们购买钱也不会跟你讨论性价比科技未来什么的。你跟他们评价芯片,评价屏幕评价系统,他们也真的不懂,也不愿意听你说多了。他们觉得你有病,他们追求的是某种微妙的玄学,你可以称之为质感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我身边那几个果子转小米的人,起点是看到了我的蓝色小米十三和粉色小米十四。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牌子,因为他们过去只用过果子,他们现在看到这个东西了,觉得有质感,拿过来摸一摸,觉得哎真不错。我说这是小米。他们大惊失色,以为雷布斯学会了通灵术,不然这个果味怎么这么正,他们自己也根本没有所谓。果子换小米是不是升级降级,这种想法都什么时候了,谁还在乎谁用什么手机啊,牌子什么的,早就不在他们的考虑围了,他们在意的就是手机拿在手里使用的时候,那种微妙的感官,谁能满足这个感官就买,谁直接换了手机,是不会改变人设。拜托,who care?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我身边的一个换小米的人,是为啥呢?是我们去王者荣耀周年庆现场,还需要蹭我的手机热点才有信号,因为自己的手机根本没信号。他第二天就去小米之家换手机了,现在品牌在跟用户讲,他有情怀有格调,是未来可能用处不大了,因为用户已经脱敏了,因为用户自信了。用户知道工具就是工具,你有再多的情怀,那是你的事儿。关我什么事,自信的最高形式是什么?不用困在别人的眼睛里。就像广东那边的拖鞋,白背心。大爷,你看他几块钱都要跟你计较,但你能说他没有钱吗?你都不知道还有多少钱,还有杭州这边写字楼的扫地大妈,天天跟垃圾堆里的空瓶子斗智斗勇。当你知道他家住哪儿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小丑竟是我自己。就这些人走路时候,要是一想起来,我都能感受到百亿补贴的呼唤。讲白了真的足够有底气之后,你才能大大方方的抠,或者大大方方的买。因为消费这件事儿本身已经配不上你自身的价值了,我用什么都不耽误我的生活,身份跟社交。我有一大把可以证明自己到底是什么人的东西。我不需要靠一个名牌来证明自己。说的难听点,品牌算哪根葱啊,你也能代表了我,你配吗?时代变了,真的变了。以前谈生意还要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厚厚的西装,再租个宝马去成本面,生怕被别人看不起。现在你见过几个日常穿正装的有钱人,遇到一穿正装的清爽帅哥向我走来。我的第一反应都是礼貌的,告诉他,我不买保险。这本质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当一个社会不再用你穿什么用什么来定义你是一个什么人,而是关注你这个人本身的价值,关心你的灵魂是不是有趣的时候。你才会活得更轻松,而这种轻松的生活会让你的消费观念改变。我们会更多的关注这个产品本身,去研究这个东西到底爽不爽,能不能让我自己爽,而不是去问他的溢价在哪里,能不能给我贴标签,别人怎么看我用这个东西。这时候你会发现小米这个东西特别有趣,因为它能提供一种确定性的情绪价值。就像一个网络段子说的,当你爸妈告诉你,他买了一个新的电器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大概是咯噔一下。完了估计又被骗了,坑了,家里的破烂库存又要增加了。但当他告诉你买的是小米的东西的时候,你会松一口气啊。那没事儿了,你都不用问他到底买了小米的什么,因为小米的东西未必好用,那肯定不是智商税,一分钱一分货的这个评价是当得起的。当用户已经足够自信,已经不在意所谓品牌光环的时候,大家都会让工具回归工具的本质。就像pc硬件一样,卷到最后没有人是品牌中粉,所有人都在客观比价比性能,所以世界越好,大家越自信越松弛。ni co品牌故事情怀营销身份符号,卖一价的牌子自然就越痛苦,世界越好。小米这种提供简单直接确定性的牌子就会过得越好。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