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风追影》让成龙倒退了30年 #成龙 #电影 #科普 #影视解说 #学习

  • 硬核的半佛仙人看世界
  • 2天前

大家好,我是半佛老师,继续看魔幻的世界。前两天看了成龙老师的新电影,捕风追影,看之前其实没有什么期待,毕竟成龙老师近十年的电影水准,只能说勉强还算是在电影领域去看,纯粹是觉得成龙老师的作品,看一部少一部。况且客观来说,就算大哥他不怕折腾,把同样一把年纪的梁家辉老师拉出来和他拍打戏,不知道的,你还以为是大帝,让两个加起来快。一百四十岁的人在那儿进神,百口这件事情放在修仙界,勉强算是正常,放在人间界就有点费老头。但电影的效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部电影里,成龙大哥的水平退回了将近三十年,直接回到了他的巅峰时候,就跟华语乐坛一样,有些时候退回反而是一种优点。这个电影真的太精彩了,在连续拍了小十年一言难尽的电影之后,成龙老师终于决定放弃脑子,回归他最擅长的领域。别扯那么多,有的没的,先爽爽起来,爬起来就完事儿了。看完捕风追影,我感觉整个人都变年轻了,就好像又回到了当年那个蹲在录像厅看电影的时候啊,太爽了太爽了,真的太爽了。从电影院出来,我甚至都想去爬空调外机钻窗户回家了。我甚至很好奇,一个八零后导演是怎么拍出这么纯正的味道的。又一想,哎,其实很正常。因为八零后就是看着这样的电影长大的,就是那种故事完全不能琢磨,一琢磨全是bug,但它就是能爽到让你根本想不起来还有逻辑这回事的那种爽快感。反派就是要能掏出各种黑科技,上天入地,正派就是要头铁冲上去,靠肉搏玩命,各种极限操作,各种刺激镜头,各种小空间,激烈肉搏,各种不带慢动作特效的打戏。你未必记得我讲了什么道理,你甚至连剧情都记不住,但你一定记得我的名场面,别问为什么这么玩命。这年头玩动作戏不玩命,那观众看什么呢?如果非要追究捕风追影的剧本问题很多,比如为什么正派被反派用电子战打爆了,第一反应不是向上级申请找一个更强的电子战高手,而是请出一位古代跟踪高手。反派一票捞了五亿,为什么还一副自己没赚到钱的样子,还在那儿碎碎念要干一票,过上向往的生活,不知道还以为劳的是欢乐斗。梁家辉老师明明心很少了,对最喜的儿子也能果断下刀。为啥在有充足的时间可以秒了女主的情况下选择跟他说那么多话,还只是把他打晕,总不至于是因为女主吃过他做的西湖醋鱼。他觉得让对方活着,继续回忆那个味道更残酷吧。还有五千万就能买一支雇佣兵跑去攻塔警察总部。哎呀,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他们的命是批发的嘛,而且外国雇佣兵攻破警察总部,这种事情都发生了,为什么还是警察在行动?按理说应该直接军人就出动了。哦,不对,应该无人机跟机器狗都出动了,就你稍微动一下脑子,这剧本全都是bug。但看这个电影,我久违的找到了那种可以不带脑子的快乐,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快乐就可以了。在近几年被各种明明水平不高,但非得装深沉的电影狠狠伤害到之后,他让我想起来,原来电影的剧本没有必要那么有逻辑,没有必要那么复杂。原来电影没有必要讲那么多大道理。原来电影真不需要搞那么复杂的思辨,别教我生活的道理了,先让我快乐起来再说。娱乐电影本来就不需要观众带脑子,我来电影院是看成龙老师,也不是看他坐在电脑前敲键盘的。但是现在这些同行们实在太努力了,成天只顾着花里胡哨的自我表达,而不管观众的需求,动不动就在商业片里面把导演跟编剧那点贫瘠的观点拿出来喂给观众。明明一点都不聪明,就非得装的自己好像很有深度,而捕风追影不一样。开始就告诉你,你我就是没有深度,我就是要讲那些老港片玩烂了的警匪套路,再加一点看似小家子气的亲子关系,当点缀雇佣兵打进警察总部,这个事儿合不合理?你别想,你就说你想不想看枪战吧,只要用炫酷的名场面把观众看嗨了,逻辑什么的都是浮云。而这部电影就是各种爽爆的名场面。轰炸。一开始,犯罪团伙在酒店花式换装逃脱追捕的那场换装秀,就有那种惊天魔道团的潇洒感。这边爽完立刻来一段犯罪团伙内讧给你,期待吊起来。警局这边做前期准备的时候,还让张子枫老师跳出来秀了一下综合格斗,然后就是各种紧张的追踪和试探,几段潜伏跟拍的像狙击手决斗一样刺激。在你觉得这种试探还能再拖两轮戏的时候,突然故事就进入到了高速战斗模式。成龙老师和梁家辉老师分别和小贝打打完了,他俩就老狮子对老狼。当我看到梁家辉老师在昏暗的走廊里一v三十一下一个的时候,我为什么要去纠结故事里那个比较奇怪的a i为什么会有个实体?我甚至在想,当年大地老师要是有这个本事,阿乐哪里乐得起来?当我看到成龙老师在洗衣房跟两个帅小伙花式互殴的时候,我干嘛非要去思考警局大厅的布置。为什么那么像神盾恐怖,顶多觉得不如人家宜家的家具多。最后两个老师在餐馆狭小空间里的决斗,更是爽到让人气都不敢多喘。俩老头动作是没那么凌厉的,可那股子狠劲儿和我知道怎么打才好看的经验,直接把小饭馆的阁楼变成了他们的秀场。橙家班的武术指导果然宝刀不老。当这些真正有资历的人开始不讲资历,而是展示自己沉淀的功力的时候,真的很动人。而这几年,很多拍爆米花电影,总是产生一种幻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哲学家,可以教观众做人。结果扯了半天,自己过时的价值观,在访谈里大谈个人表达,最后电影拍的不好看。商业电影观众是花钱买票过来的,想让让观众看舒服了,观众乐意来看你,观众快乐了。然后再说什么内涵不内涵的,连让观众爱看你表面这层故事他都做不到,那内涵也没什么价值。还有吃饭专门研究桌子的古风追影,这电影的存在价值,就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把原始的动作快感直接怼到观众的脸上,让你全身发麻,简单直接的找回看电影的初心。我就是来娱乐自己的,不是来上课的,把爽片拍的够爽,才是尊重观众。以前负责提供这种爽片生态味的是那些好莱坞大,但好莱坞这些年,那真是越来越不给劲儿,硬是被两个老头打出了一片天。他就是把三十年前港产动作片那套大力出奇迹的套路,原汁原味的端了回来。但这些老套路就是能带来那种纯粹的不带任何负担的,只想拍大腿喊痛快的说,放下脑子,握紧拳头,享受这场由老狼和老师子领衔的漏洞百出,却又爽到飞起的动作狂欢,这就够了。毕竟,在这个所谓正确跟深刻已经过于泛滥的时候,能让你放肆的喊一句,牛的电影已经不多了。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