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是这么急,我爸的每次他问我考第几,我都会反问他,你的工资排第几?你这么平平无奇,你得努力,你不能自己不行,却整天期望我行。每次我爸听到我的鼓舞都会非常自信,然后掏出拳击手套给我来一顿。现在我其实不是胖,是被打肿的。大家好,我是半佛老师,继续看魔幻的世界。前几天有人在后台给我发了一个魔幻的微博,大家也可以看一下,说的是一个九九年理想做富二代的孩子,每个月都要给父亲写家书,问候父亲的同时,还对父亲近段时间的工作状况进行点评,最后鼓励父亲要好好努力上进,升职赚钱。好家伙,这个操作让人不禁怀疑,他俩是不是各论各的,外面我管你叫爸,家里你管我叫哥。虽然事后博主表示这个小朋友本身就是一个富二代,但他的操作直接让我格局打开。对呀,早就该这么做了呀。有一说一,如果真的要对孩子好,你作为家长,首先自己他得好呀,你自己都不好,你怎么可能指望孩子好呢?这到底是基因的变异还是生命的奇迹?大家都清楚,虽然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传统美德,但美德之所以只是美德,问题,就在于他只能倡导,而不能逼迫人去实现。所以案例里的这个小朋友,不仅把鸡娃的路数给摸清楚了,还因地制宜地做出了对他的最优解。那就是鸡他爸思考一个问题啊,你说对孩子来讲,鸡自己跟鸡父母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很简单,鸡自己要靠个人的努力,要自己下场,跟别人卷很累的,但肌父母则是自己不动,鼓励父母成为风口,把自己给吹起来。虽然乍看上去后者很不靠谱,但实际上后者不管从收益角度还是可行性角度,都比前者要高得多。不信我给你讲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学生,你其实天然就被框在了学校这个架子里。哪怕你再努力,再能积自己,你阶段性的上限其实也就摆在这里。从项目投资的角度来讲,这个项目投入大,不确定性高,上限低。当然好好学习是一定要学的,但你的精力也得合理分配一点,去鼓励你爸妈奋斗。大部分用来读书,小部分来给自己铺路。当你还在读书的时候,你的父母是怎么样的一个生活状态呢?他们已经步入了社会,被毒打了一轮,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度过了大学刚毕业时候的青涩跟迷茫。当然如果你的父母比较厉害,你上小学的时候,他们上大大学,你上大学的时候他们读博,那你还是放弃吧,好好努力吧,指望不了他们了。假如你的父母是正常的结婚生子,理论上当你开始上学了以后,他们的发展空间是要比你大得多的,所以你得鼓励你爸妈努力奋斗,升职加薪。如果他们的工作本身不容易升职加薪,那就鼓励他们出去摆摊,或者弄点什么兼职副业,哪怕最终没有赚到钱,你也要让他们去做。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有多余的精力来击你人,这种生物闲着没事,就是喜欢击别人的,你得抓住身边的一切机会,击你身边和你有关系的人。如果你在读大学,你还可以击你的老师,击你的导师,鼓励他赶紧努力,多发论文,多做研究。要支棱起来,要成为结清,要成为院士,这样你的路也好走很多。如果你工作了,你也可以积极你的领导。如果他只是高级打工人,你就要努力鼓励他跳槽,带你一起走。如果他是公司老板,就鼓励他抓紧把公司做大做强,走向辉煌,哪怕最终没有给你涨工资,你也等于有了大公司的宝贵经历,有了跳槽的背书,你能力没有导师跟领导强资源,也没有他们多经验,也没有他们丰富路子也没他们也。但这些不重要,只要你记得好,你的世界就会变,那更美好。学会级别人就能成为生活的霸主,连人家牛顿老师都说,自己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咱们得鼓励巨人成长,让肩膀变高,这样你才能站得更高。仔细想想,比起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倒不如直接让父母成为别人家的父母。你舒服了,父母也荣耀了,何乐不为呢?不要总是想着走到罗马才算成功,直接让你爸妈发展成罗马也是一样的。我没开玩笑,我从小就是这么急,我爸的每次他问我考第几,我都会反问你,你的工资排第几?你这么平平无奇,你得努力,你不能自己不行,却整天期望我行。每次我爸听到我的鼓舞都会非常自信,然后掏出拳击手套给我来一顿。现在我其实不是胖,是被打肿的,今天还没有消肿。当然这不怪我的父母啊,是我手段有问题。经过我深入的反思,如果小时候我换一个柔和的说法,例如为了我们的家和未来,爸爸妈妈一定要加油努力打工呀。这个世界竞争太激烈了,为了守护住我们的小家不退步,大家真是辛苦了。用这种方法,我爸妈妥妥的得比生产队的驴还能干,天天加班,我早就不用努力了,再不济他们天天加班,加的要死要活的,也没力气打我了。可能很多人看到这儿觉得很迷惑呀,你这些逻辑是有漏洞的呀。你继父母可以,但你继父母也不一定是能够让他们走向成功呀。你说的很对,这确实不是百分之百成功啊,甚至他大概率都不成功。但按照这个逻辑走,你会发现父母鸡娃他也不一定成功啊,而且成功率更低。鸡娃的效率要比鸡父母低多了,为什么呀?父母现在的一切是吃了现在的时代红利,而娃娃二十年之后的时代,红利是什么还不好说呢。鸡爪属于一锤子买卖,压上二十年拼的就是一高考失败了就麻烦了,成功了。还有专业这个坑呢,就算专业选的好,二十年后的机会跟现在比根本就不够早。而鸡父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买卖,只要把握住现在当下的这个时代,拼一波如果能成功,那就过得相对自由自在。又或者再退一步,即家长就算机输了又能怎么样呢?即使是孩子的父母输了,对家庭来说不过是浪费了一点时间跟机会,但父母是不是也是从他们的切身经历中体会到了被击的感觉,以及鸡娃这件事情的荒谬,最起码他们自己也能感受到鸡别人是没用的,他也知道了被击的痛苦。大家周围看看那些真正自己支棱起来的人,他们会对旁人有这么多苛责跟期待吗?不会的,人家自己就是大腿,是给大家伙来抱的,他们就是被指望的对象,真正的强者根本不care别人,自己一自己积得起劲儿呢。等到那些有过激娃想法的父母,或是领导,或是导致真正认识到,即使他们自己被击,也大概率无法走向成功的时候,他们自己也被击得鸡飞狗跳的时候,他们就会跟那些被鸡的人产生共情。我们的生活就会过得比过去更加融洽,机赢了直接飞升。罗马鸡输了,大家互相不要把对方当牛马,大家都做个人不好吗?感谢大家的三连和关注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