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游戏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他们现在积累的一切技术都在向着他们的终极目标前进。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在二零三零年之前,打造出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这句话确实很中二,但看他们做的事情很明显,他们把这个事情是当真的。大家好,我是半佛老师,继续看魔幻的世界。前两天,崩坏星穹铁道二点零终于开了一群乐子人欢天喜地的涌进匹诺康尼,打算看看崩铁,这帮乐子人会用什么方式诠释资本主义的灯塔。顺便猜测一下,这次编剧到底准备了几个便当,哪个角色会吃到这个刀。赶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候,米哈尔又放出了一个关于云技术的v c r,介绍他们云崩铁的幕后。本来大家前段时间刚刚经历了匹诺康尼预告的整活震撼,都想看看米哈游还能整出什么新活来。结果这次他们竟然认真介绍起自己的困难和解决方案了。只能说米哈游的精神状况还是十分稳定的,那么不稳定。虽然这个v c r没有整活,但是这里面藏了一个很大的狠活,那就是米哈游要开始玩硬件了。按照v c r里的说法,米哈游玩硬件的原因是目前的公有云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前段时间ai行业爆火,大部分高性能运算力都被租去跑ai大模型了,导致他们这些玩儿游戏的只能点剩饭,结果这些剩饭还过于营养均衡。不管你需不需要,都通通打包租给你,不要还不行,搞得租金居高不下,扩容不方便,价格还高。这就让米哈游那边感觉很头秃。甲方做的这么憋屈,实在太离谱了。我们将来可是要造崩坏神域的。现在这种规模的扩容都顶不住,以后还玩个锤子。在漫长的思考后,米哈游终于得出了结论,公有云是有极限的。啾啾,我不用公有云了,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设计,专门针对米家游戏的云服务器,在市面上没有成熟解决方案的情况下,米哈游只能发挥技术宅的本能。自己d i y硬件能研究的小零件通通自研。在针对自家游戏的特点进行针对性优化,然后把服务器铺到全国甚至全球。他们甚至自己开了生产线做定制版服务器,这才把自家云游戏的成本打了下来。乍一看,这事儿只影响米家游戏的云游戏的价格,仔细琢磨一下,你会发现这是米家又一次作死。点心科技术一直以来就有个段子,就是问米哈游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大多数人都直观的认为它是一家游戏公司,但资深粉丝会告诉你,米哈游其实是一家动画公司。工商注册上写着呢不作假。而一些分析则认为米还是一家内容公司,本质上是一个内容生产商。更深度的分析则认为,米哈游是一家i p公司,在打造一个可以变成文化符号的i p矩阵。这些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啊,但在我看来,他们其实是一家技术公司。一家公司到底是不是技术公司,不是看你手头有多少技术,你的技术有多么高兴,而是看你新技术的研发落地能力,对新技术的欲望,以及你愿意投多少钱。在新技术上,米哈游起步很晚,到现在也只有一一年历史,但他们的技术迭代速度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以前我说过,米哈游像赌徒喜欢梭哈,其实还漏了一点,这个赌徒不喜欢梭哈,那些稳赢的场子。这帮人有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狂热,总会义无反顾的冲进那些大家都不愿意去的领域,然后试图炸出安全场,要么成神,要么成河。回顾米哈游的发家史,其实他们一直以来的制胜法宝就是靠技术优势横推同时代,并在这种领先基础上不断迭代,形成持续的技术优势。所以,他们从不跟随风口,他们就是风当年的崩。三,在手机上做三d动作,其实就已经打爆同时代的手游了。只是当时的二游受众太小,才没有被主流游戏圈注意到。那时候有个段子说崩三在数码圈的名声要比游戏圈要大。就是因为崩三那过于离谱的技术以及对硬件的需求超过了同时代的硬件性能。掉帧炮掉多少帧是衡量一个手机性能的测试方式。元神时代,他们憋出来的开放世界多多端互通,放在今天也是非常炸裂的存在。而且我们都知道元神现在本质上是一款手机性能测试软件。果子用了都说好。而他们在游戏之外还一直在导购一些神秘的黑科技。前段时间的路名直播,直接看呆go路同行,这么家靠技术吃饭的公司,一直以来不被人吹,技术,反而一直被揪着美工、剧情乃至运营来聊,才是一件奇怪的事。米哈游的技术实力总是不被人拿出来吹,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工业产能或者说项目管理能力太强了。强到大家要夸米哈游会优先夸他们的工程效能管理,掩盖了其他地方的光辉。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家都已经默认了米哈游的游戏放到手游圈有点超纲了,所以总是拿各种pc主机上的大作来跟他比。米哈游虽然技术进步速度快,但一来客观上确实底蕴还欠缺一点。二来平台限制,想要打败那些在主机pc上积累了几十年的大厂,一口直接吃成胖子不现实。但一米哈游的迭代速度,他们在移动平台以外的地方大杀特杀也只是时间问题。某种程度上,我们现在看到了米哈游是一个自封印版的米哈游移动端限制了它的技术上限。而现在云游戏可能会让大家看到一个完整的米哈游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游戏这东西前几天火啊吸引各大互联网公司下场疯狂卷结,大部分参赛选手都被市场打得鼻青脸肿。只有微软这样财大气粗的土豪,才能在这个领域里耗住,并且成功的持续掉血。而米哈游就是敢往这个大坑里跳,还等到第一梯队都已经大喊着不玩了,钱还我才往里跳。在作死这一点上,他们确实是认真的。但米哈游做云游戏的目的跟其他大厂不一样。大厂进军云游戏是看好云游戏的发展,而米哈游缙云游戏是因为他们确实有这个需要看一下哈游暴富之后干的那些事儿,像什么的。核聚变啊、投资脑机接口啊,就能看出来他们到底想做什么,做游戏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他们现在积累的一切技术都在向着他们的终极目标前进。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在二零三零年之前,打造出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这句话确实很中二。那看他们做的事情很明显,他们把这个事情是当真的原神的开放世界无缝大地图路名的a i老婆都是崩溃神域的拼图。而云游戏同样是迈向崩溃神域的关键节点。米哈游发展到现在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游戏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内容一定是堆积的,这会导致游戏的体积不断变大,配置的要求不断变高,让很多用户的设备不堪重负。如果他们搭建出来的虚拟世界变成了一种只有土豪或者高配玩家才能参与的贵族虚拟世界,那肯定是走歪了一个虚拟世界。要好玩,一定是门槛越低,人越多才越有趣,所以才要上云。把大部分计算放在中央服务器,将运算转向云端后,用户可以大幅降低硬件压力,不用受到手机配置容量的限制。而米哈游也可以更放肆的堆料上技术,做更多内容。按米哈游的说法,就是拔高上限,降低门槛。米哈游现在手里很多技术都是超纲的,根本没有办法塞进手机里。很多东西你别说在手机上放p c端,都需要玩家有足够昂贵的设备才能实现。而用了云游戏后,即使是设备不怎么好的玩家,也能体验到同样牛的画面效果。从长期来看,云技术对米哈游的意义还有很多,比如说米哈游的核心目的,让纸片人真正自己开口说话,就需要给虚拟角色配上上语言,生成大模型。这背后的算力和训练,不可能靠个人设备来完成。所以想要做出能陪你聊天的ai恋人,就得靠云技术。而在后期,米哈游开始脱离现在联网单机的定位,开始做大型多人。同时在线游戏的时候,现在在世界各地搭建服务中心,寻找光速限制下的区域,最优解的经验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甚至主要计算都放在云端的技术,能直接把外挂作弊这些东西一波打光,更别提米哈游开始在硬件上使劲。这件事情本身意义云云,硬件对米哈游来说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开拓之前没开拓的战场。从现在的角度,没必要砸这么多,但进入这片战场,是为了未来的布局,哪怕云游戏这个领域很卷很亏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先把这套云服务的框架跑起来,为以后切入更高级的版本做准备。可以说米哈游的目的不是抢占云游戏份额,而是云游戏技术本身。而现在的星球铁道就是米哈游用来试验云技术的前线。我前段时间出差啊,带了不适合游戏的笔记本,无聊的时候就在用网页玩崩铁。在一些微妙的细节上还能感受到网页端的别扭,比如浏览器有手势操作的时候,没法按住右键拉屏幕。但在大部分环节,云崩铁已经可以满足我日常游戏的体验和需求了。幺零八零p的画面足够应对部分场景,操作起来几乎感觉不到延迟。再加上本田本身的特点,也很适合运营游戏,不需要过于极限的响应速度,也不需要精准操作。让我那段时间全靠风帖缓解游戏。就是很可惜。那段时间,匹诺康尼还没开,所以一直在割草刷素材。如果是现在光一个匹诺康尼就足够探索好长时间,一个寒假都顶不住,所以现在就是入坑星铁的好时候。二点零刚开有一堆福利可以领,还有限定五星送。关键有了云游戏,随时打开就能。玩其实米哈游这样的公司非常奇葩,大部分公司即使建立的时候,带着梦想也会在赚到钱后走向奇怪的方向,渐渐变成利润的奴隶。米哈游这样能够在暴富后依然坚持初心,不断去尝试未知领域豪赌那些没人探索过的市场,拼命往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使劲的公司真的太少了。同行们都是暴富之后给后人添堵的。而米哈游是找新路,这真的太少见了。但赌本身就代表了输和赢两种结果。我不知道米哈游什么时候会赌输,但我希望他们先做出崩坏神域再说。毕竟这样远大的梦想,如果没有几个疯狂的梦想家,势必不会有人愿意去完成,一定要狗猪啊。米哈游,我等着大家在虚拟世界相逢的那天呢,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