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话说得再难听一点,如果一切问题都是技术问题,我还说人类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可控和聚变和复活甲呢非得抛开现实谈科幻,我更愿意跟你谈一谈,斗破苍穹。大家好,我是半佛老师。今天继续看魔幻的世界。自打火星人开了个头,自动驾驶就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似乎不吹一下这个车企就落后了。但同样也是火星人开了个头,各家的车在用户拿着当自动驾驶使用的过程中都出现了非常要命的问题。其实严格来说,现阶段各家自动驾驶之所以出问题,还真不是简单的算法问题或者技术问题,而是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暂时没有达到能让自动驾驶大展拳脚的程度。就像是现在给你一辆f一,给你送回到马车的年代,你在路上开一脚油门下去,可能就得狗带。不是说f一的性能不行,而是那个破路他就不平,自动驾驶也是一个道理。现阶段不成熟,这跟技术有关,但更多的是跟整个社会的运转体系有关。要改变的东西太多了,从法律法规到城市规划,到保险理赔,到车辆调度,那知道用户培训技术只是其中一个要素。第一个困难,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一个点啊,当前所有的交通法规为针对的都是人开的车,所有的教育对象都是人,规则也是归于开车的人。但自动驾驶严格来说并不是一辆人开的车,而是机器开的车。相关的责任和法规都要完善,对人的交通规则跟对机器的交通规则是不是应该有所差异呢?现在两辆人开的车撞上了法律法规是可以评判的。如果是两辆自动驾驶的车撞上了,怎么评判两个机器的对错呢?机器上的人同意吗?人肯定会去找车企的麻烦会不会有的算法算出后面麻烦更大,先创死自己的车主,或者先创死别的车主再说呢?如果是一辆自动驾驶的车和一辆人开的车撞上了。如果按照现行的法规啊,不看人,而是看两辆车的责任,那这时候又会扯到一个保险理赔的问题。保险公司认你算法开的车他得赔嘛,保险公司也不傻,毕竟当初交保费的也不是算法,而且大家都开过车,应该知道在路上出了车祸。在执行的层面是有很多更高效的调解的,方法的,是存在很多街头智慧的。而这些处理需要人和人的配合,这时候引入机器驾驶,这个变量就就会变得复杂。毕竟一个事故如果自动驾驶出现了,肯定会有人想,如果是人在操控,会不会不一样。所以用自自动驾驶的人,是不是在用机器谋杀呢?总不能让所有自动驾驶的人都签个生死状吧。现阶段法律也是不允许自动驾驶直接上路的。等到了允许的那天,肯定得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自动驾驶根本就不用谈好了,这是第一个问题。底层的法律法规问题。现阶段的法规针对自动驾驶不够完善。第二个问题,城市规划的问题。现在国内的城市设计其实是没有给自动驾驶留机会的。在马路上,不管你用不用自动驾驶,你必然是跟没有用自动驾驶的车混在一起开的那你其实拦不住别人的车怎么开。如果你在小路上,你要么跟别的车混在一起,要么还得遇到不定时出现的各种小动物以及行人。同样你拦不住别人用什么方法过马路,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除非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车都是自动驾驶,不然必须要在路上规划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跟b r t一样,不然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办法解决。注意啊,这里不是说的技术不行,也不是说的机器不行。我说的是人不行,其实机器很简单,复杂的是人,正因为机器简单才会被人来影响,人和机器都要遵守交通规则,但机器可以做到完全遵守。因为写程序嘛,人基本做不到。这时候机器再牛他也没用啊,因为架不住对手会整什么幺蛾子。车祸是两辆车乃至多辆车的事情,光你自己做的好不行,你还得指望别人足够聪明,就跟婚姻一样。这时候大家看同样达到目的,人和机器的思维模式其实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了大家的差异会相互影响。所以自动驾驶在初期它得跟人分开,又或者也不用分开。但是道路上要针对性的给到自动驾驶专用的提示牌,给机器看的,告诉机器这里应该怎么操作。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不是问题。因为当年汽车跟马车也出现过变形的时候,哎,不对啊,汽车跟马车的操作者都是人类啊,自动驾驶跟人类驾驶的差异是远大于汽车跟马车的。不会有人觉得自己的脑子跟人工智能一样吧。我一直坚定认为真正安全的自动驾驶得像是i robot里面的那种模式,最起码也得是自动的车跟人开了车分离。不管是哪种模式,解决起来都需要大量的城市基建的规划以及改变,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很高的成本。第三个问题,调度问题。现在这台车企啊,它是一家公司,一个算法,甚至大家的技术路线都不太一致。雷达系跟视觉系现在还在吵架呢,各自接对方的老底。除了技术路线,大家的算法也不同,这个是不行的。算法跟算法之间的差一根不兼容,就像是v和mark,安卓和i o s用户都是人开车,就像是应用。但是现在各家公司都是独立的系统,完全不肯把自己的数据跟别人交换。数据是这个年代最宝贵的资产。大家没意见吧,这就导致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同算法的处理跟反应也有可能不同。很有可能大家都做了自以为正确的操作,但最终一起玩独子的情况。这个在人开车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很多了,数码产品倒是无所谓,无非死机重启嘛。但这开车可是人命啊。科技有没发展到出复活甲的阶段,而且不谈人命,就这种车祸你怎么定责任呢?自动驾驶的算法都是黑箱,没啥可解释性。你能说应该负责任的是a公司的算法还是b公司的算法吗?之前国外就出现了案子,俩车都是机器开的,撞了,双方互相指责对方的算法不行,这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打官司它也解决不了呀,取证它的麻烦呀,你总不能找人类给机器人作证吧。如果自动驾驶要保证安全,最好是得统一标准,不能是这些公司的算法各自为战的情况。得是城市大脑级别的算法做统一调度。所有的车在同样的命令下令行禁止,这样才能抹平算法的差异化,把算法差异造成的危险降到最低。当然前面说了,这个也要配合专门设计的给自动驾驶用的路。算法的差异化问题。其实可以类比当前人类的开车问题。现在人类开车,因为思维差异就有无数问题,只不过由于问题太多多,到了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你不关注而已。每年死人最多的事情就是车祸。现行的交通法律法规的完善跟保险公司的理赔制度,都是无数人命堆起来的。算法发展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那这时候就到了一个经典问题了,谁是那个代价?一二三这三个问题之后,还有第四个问题,驾校培训问题。别笑啊。如果自动驾驶时代到来,我们真的每个人都得去驾校重新培训这种全新的跟性命有关的设备,确实用起来需要说明书。即使没有心理准备,也得做点生理准备。大家思考一下,现在开车的人接受的培训都是人开车的模式,应对的也是人开车的模式。而到了自动驾驶时代,驾校必须要教人如何操作车。开车的车,包括出问题的时候怎么控制车,怎么保护自己,哪些地方不能开自动驾驶之类的。如果全面推进自动驾驶,人还真得去适应这套规则,就这四个问题都是非常重要。且基础的问题实际上在实现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多零零碎碎的问题。很多人会把自动驾驶理解为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但其实不是技术,是整个体系中的一个变量。自动驾驶是一套全新新的交通模式,是一个体系,问题里面涉及的变量太多了,当然肯定会有技术大佬认为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只是因为技术不到位才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一个终极的技术肯定能在现有框架中解决以上所有问题,做到比人还要老。司机顺道再搬出阿尔法狗来讲,技术如何叫人做人保有阿尔法狗可不会要人命呀。而且我话说得再难听点,如果一切问题都是技术问题,我还说人类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可控和聚变和复活甲呢非得抛开现实谈科幻,我更愿意跟你谈一谈,斗破苍穹。就算是技术有突破,技术本身它还有一个成本问题呢,很多技术在实验室环境里都牛的不行。但是实验室跟实况是两回事儿。d i y定制跟大规模工业量产能是一回事吗?各家都吹自己厉害,但实际上可能刹车都没弄好,就跟买家秀卖家秀一样,只不过买家可能没有机会给差评了。哎,这个生意可还行,现在自动驾驶的乱象,我都怀疑是有车企投资了,殡仪馆属实给玩明白了,闭环了。自动驾驶确实是未来,但大家争议的核心焦点从来不是自动驾驶是不是未来,而是在技术的发展中,谁享受红利,谁承担代价。如果行业乱来,那其实所有人都是代价,还记得吗?车祸是相互的,你不用自动动驾驶,路上有自动驾驶,你一样要面临威胁,就像抽烟一样,你自己爽了,别人也要被你影响。所以越是大胆激进的技术,越是要小心翼翼,越是要脚踏实地,还是当前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对生命跟规则的敬畏。目前看到的很多企业既不在意用户的生命,也不在意用户的钱包,甚至也不在意用户的隐私。用毫米波方案还是雷达方案,现在双方是在争路线,那如果选错了怎么办?几十万一辆车让用户拿真金。白银去给你实验吗?而且额外增加的城市管理成本和交通执法成本,谁来承担?当年共享单车乱象,让多少城管熬夜加班?况且,即使选对了,前面也说了,现阶段技术跟体系还不成熟。你选对了等技术跟体系都成熟了,你车上的方案可能都过时了,算力都不够了。现在科技进步是按天算的,再说软件问题,软件进化需要模型迭代,模型迭代需要大量的数据。现在各家车企都在吹自动驾驶,能不能告诉我你们的数据从哪里来的,你们拿数据的时候,用户知道吗?是不是有着把用户当小白鼠的嫌疑,他们获取数据这事儿到底干不干净,用户知不知情?车祸自动毁灭数据的事情存不存在,这都还是一笔糊涂账的真正落地,面向消费级市场的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怎么谨慎都不为过,因为这是生命的问题,没有人应该是新技术的代价。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