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去买幸运的时候,其实也就是花钱图一乐,价钱合理不合理,只取决于你愿意为取乐花多少钱,以及你自己有多少钱。我不是说他们一样好,我是说他们一样坏。大家好,我是半佛老师,继续看魔幻的世界。盲盒的核心玩法就是一个概率,游戏是未知带来的刺激,是一种变相的合法赌博。为啥是合法的赌博?因为盲盒不允许官方直接回收兑换货币,所以你花了确定性的钱买回来了,不确定的东西,还因为概率问题不能轻松退换货。所以这其实不是正经的赌博。当然听起来这套机制是不是还不如正版赌博,没办法合法赌博就是这样的,大家理解一下。再读i p联名改变的也只是外形核心的概率,玩法又没有变。赌博还是赌博,无非是换了新皮肤,这就像有再多动漫人物印在香烟盒子,上香烟,也还是香烟,还什么惊喜。经济什么年轻人最爱可拉倒吧。现在年轻人被社会毒打的实在太惨了,内心空虚又痛苦。但是更惨的是又没钱,所以就连发泄都只能找这些廉价的赌博来满足内心的空虚。盲盒的流行根本反应不了年轻人的崛起,反而是代表着年轻人的消费能力越来越不行了。贵的东西也玩不起了,只能玩些便宜的。而且这东西以前小时候那种泡沫抽奖的性质是一样的。一个大大的泡沫板,上面有很多格子,有一张纸覆盖,你花几毛钱可以抠开一个格子,里面有各种小玩具、小奖品,还有隐藏奖券,可以换大奖。每天放学都有队,小朋友排队,花光自己的零花钱去抠泡沫板。那时候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就像被骗的,我是幸福的。后来再带一点什么大大泡泡糖的神奇宝贝卡小浣熊,干脆面的水浒卡,以及各种球星卡、数码宝贝贴纸之类的东西多不胜数。那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沉迷抽卡,我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小学生了。我数学很好,敏锐的意识到了商机。我通过观察发现,济南不同区的水浒卡配货不同,历下区的珍贵的卡,在隔壁的市中区就不值钱。精武路常出傻卡,堤口路常出傻卡。豹子头林冲还得看实木园小学附近的小卖部。然后我就非常有针对性的在各个地区收卡。但我忽略了两个基础的客观事实。第一,既然不同区的水浒卡配货不同,且都掌握在厂家手里,那么只要厂家的下几批货,一调整比例,分分钟我积攒了卡就砸到了手里。对应到盲盒,就是所有的生产权都在厂家手里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个,怎么配比,全看厂家的心情。第二,我当时逛遍了济南的各个区,但就是没有去逛英雄山文化市场。那地方成套的卡都是直接卖的,而且分辨不出真假。因为印刷这个卡实在是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对应到盲盒体系,就是各种成套卖的人。后来这两件事情双管齐下,获得钱包爆炸。我学透了数学,但是还没有学透社会学。从此之后,我就看透了概率游戏。当你自己不掌控生产和定价权的时候,不要在别人的规则里面玩。当然严格来说,这件事情最大的受害者不是我,而是我爸。因为被社会教育之后,我深刻的认识到,如果要做生意,一定要追寻确定性的生意。我爸有私房钱,我爸的私房钱藏在家里,我爸有私房钱,这事儿见不得我妈,我爸舍不得,直接打死我。什么叫确定性?这就叫确定性。于是我专注于在家找我爸的私房钱,并且我还很有细节的,每次不全拿走,而是留一部分细水长流,甚至会给他留下纸条,告诉他,我有能力全拿走,但是没有全拿走。下次他要是敢藏的更隐蔽,我就拿的比例更多,弄得我爸又生气,又怕我告我妈,又因为我还给他留一些,导致还有点感激。堪称子祠副校。那么问题来了,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概率不透明的东西,本质就是赌博了。我相信购麓鼓吹盲盒是潮玩的,分析师们起码应该上过小学。毕竟我对义务教育还是有点信心的那大家就不是蠢,而是坏了。就连那个做盲盒,做到上市的公司,人家联创在对外介绍盲盒特征的时候,也总结了三点,盲盒本身没有世界观,没有价值观,艺术性不强。人家自己做这个生意的,说的就是大实话。如果能再多说一句,核心玩法是赌博,那就是当代道德楷模。人家这么坦诚,反而是一堆分析师在这里瞎造词。难怪平时科幻小说都没有研报好看,建议大家多学点财务知识,直接看分析师研报。你会对文学产生巨大的信心。那么问题来了,明明就是赌博是概率游戏,为什么非得说是潮玩?是i p是文化,因为卖玩具根本没有想象力啊,玩具行业的利润多透明啊,如果盲盒真的是老老实实的在卖玩具,资本根本就不会来陪你玩。资本投你是要赚钱的,谁想搞潮玩,大家只想割韭菜好不好?所以你看你说你是卖玩具的,这就没有想象力了,这不就是小卖部的生意吗?但说成四时代潮玩年轻人最爱文化现象,后面再来个什么i p赋能,这就有那味儿了,有想象力了。另外盲盒本身也确实是个好生意,盲盒卖的不是那个娃娃,是抽盲盒瞬间产生的快感,或者说是一种不确定性,人类本能就会喜欢这种不确定性。玩具。这东西有多容易制造所谓的稀有款,在中国制造和供应链面前有多可笑,这都是常识了,我就不老调重弹了。反正对于本质是合法赌博的一个商业模式而言,这些都不重要,娃娃本身根本不重要。大家买的其实是未知带来的快感和刺激感。开盲盒的时候,里面的娃娃就是色子和麻将牌,摸到一个好牌,投出六六大顺。这种快感的来源是因为我很幸运,而不是因为牌和骰子本身具有什么稀缺性。但是既然说到盲盒是赌博游戏,抽卡也绕不过去,游戏抽卡也是赌博,大家都是合法,赌博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一样的。割韭菜。我不是说他们一样好,我是说他们一样坏,盲盒剩在好歹还有个实体的娃娃跟你玩游戏抽卡胜在概率相对透明。玩家清楚明白这东西的本质,而且不花钱也能玩,无非就是没充钱,玩的是黑暗之魂。充了钱之后玩的是三国无双。这种模式在法律上叫涉嫌合同,涉嫌就是侥幸的意思。我花钱买的并不是某样商品,而是得到这个商品的机会。贩卖的其实是幸运。盲盒也好,游戏抽卡也罢,这种生意是一个愿挨一个愿打。只要不违法,本身其实没有什么问题。抛开道德,当然是个好生意。当你去买幸运的时候,其实也就是花钱图一乐,价钱合理不合理,只取决于你愿意为取乐花多少钱,以及你自己有多少钱。同样是充一万块,有的人叫适度消费,有的人叫韭菜炒蛋。肯定有人说不对啊,你怎么不能小看i p的威力,真正的i p人家都是明码标价的,你花多少钱我就给你相匹配的东西,这是确定性的i p的核心模式是通过创造文化来榨取议价权。典型的就是迪士尼做出了一个经典角色,靠授权,靠周边吃。一百年往近一点说,日本各种经典动漫,国内各种动漫,哪怕是网络小说,都可以算是i p文化。因为创造了一种新的东西,并依靠文化来做一家。来来来,现在盲盒这玩意儿核心搞的是概率游戏,这怎么做?流行文化是不是起码得拍个动漫,出个游戏之类的,再来谈文化塑造二次元抽卡游戏,好歹还知道给宅男们画一堆精美的大长腿,以及挺厉害的声优呢。策划天天给美工磕头,人家对文化还有点起码的尊重。盲盒现在啥都没有,就那一个个设计的跟辐射过量一样的玩偶,放文化一码吧。盲盒不仅自己不创造文化,还在忙着找大i p来买授权,让自己的赌博游戏看起来似乎有那么点文化。真正的i p创造文化。虚假的i p是自己玩的概率游戏,租赁别人的i p给自己脸上贴金,哪天盲盒不玩概率游戏了,开始用心做内容了,再来谈谈所谓的文化吧。需要注意的是,我不是说盲盒生意没有价值,盲盒没有价值,不等于盲盒生意没有价值。盲盒没有文化,但是做盲盒生意的人很有文化。做盲盒的公司自己也没有否认这东西具有赌博性质。但大家很有趣的都是装作一副盲盒,这东西很有价值的样子,毕竟你要是真的去做学p玩具,而不搞概率游戏了,这太没意思了。你一年能卖多少玩具,市场有多大,产值是多少,这些都可以算出来。但是一旦开始炒概念了,这就已经进入了玄学的范畴。这个东西长得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走起来像鸭子,吃起来味道也像鸭子。但他非得管自己叫文化大鸟看的我都笑尿了。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在干嘛,但是都装作自己不是在干这个,而是在干另一个。于是整个场面就会变得特别滑稽。所以这个游戏的名字可以叫击鼓传花,或者叫比谁跑得快。巧了,在我老家山东有一种扑克牌玩法,也叫跑得快,祝大家玩的愉快。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