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保护黄牛的,是演唱会自己【半佛】 最想保护黄牛的,是演唱会自己#演唱会 #演唱会现场 #黄牛 #演唱会门票 #唱歌

  • 硬核的半佛仙人看世界
  • 2天前

运营方要的可不是公平,人家要的是赚钱,赚钱还是赚钱,怎么着都会被买不到的人嘛。那就选择最简单的方案,什么都不干,数着钱挨骂。大家好,我是半佛老师,今天继续看魔幻的世界,很多朋友会有一个问题啊,杜绝黄牛有那么难吗?为啥幺二三零六就做的那么好呢?作为一个风控,我得告诉大家,杜绝黄牛从技术上很很简单,就卡死购票,库存交票,合身跟门票转让这三个环节就可以了,特别简单,真正难的是什么?难的是触动利益,是人家根本就没有动机去打击黄牛。演唱会。运营商票务方跟黄牛的关系大概类似于品牌总代理跟各种小渠道小卖部卖盘小贩儿的关系,人家都是穿一条裤子的,一起分消费者的钱,左手打右手干嘛?闲着没事儿鼓掌玩吗?这里要多说一句啊,你要知道黄牛不是只负责涨价的,很多不那么热的演唱会,黄牛也是负责偷偷降价以及清仓的。经常看演唱会的人都知道那个指导价,你看看就好。明面上的买卖运营商做暗地里的调价,黄牛背锅,所以他们怎么可能自己搞自己呢?毕竟黄牛手里的票哪里来的那堆招待票,那部票团票哪里来的,总不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吧。先说技术问题啊,从技术上杜绝黄牛,它都不需要任何技术创新,直接照抄幺二三零六的做法就可以了。热门明星的演唱会门票也好,节假日的一二二三零六也罢,这些说到底它就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失衡状况嘛。想要的人多,票不够卖,在这种大背景下,它有两种分配法,对应不同的目的,一种是公平性,第一,那就是价格不变,隔绝一切转卖。大家拼手速跟运气,用户买不着也怪不到别人,毕竟票确实就这么点儿,座位就这么多,总不能让演唱会学印度卖挂票吧。具体执行的就是全部票,都在指定的窗口或线上官网全部放出购票实名,且一张身份证对应一张票。每张票带独立编码进场时,除了验票,还要核验人脸加实名票本身不允许转让,只允许限时退票,加扣除部分退票费用,增加违约成本。退出的票直接流入池子,重新上架难吗?今年都二零二三年了,一点都不难,顶多要投入一点服务器资源。但问题是,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人家幺二三零六这么干,是因为人家的目的就不是赚钱,人家不是商业活动。幺二三零六是民生工程,是极简保障,是国企兜底,是国家补贴,是人民生活的刚需,所以公平性是低优先级,盈利性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内,这么多年都是赔钱运营,所以才能这么干。但演唱会不是啊,商业演唱会又不是民生水电煤,这就是利益导向的商业行为,是娱乐消费,是增值消费,是精神追求跟民生保障,生活维持一点关系都没有,冤大头愿意出几倍的钱买他们的票,他们乐见其成的,好不好?运营方要的可不是公平,人,要的是赚钱,赚钱还是赚钱。至于挨骂,说真的,挨骂是躲不掉的,真做好了也要挨骂。发现这个业务的难点了吗?黄牛跟正常观众他是混在一起的,真要一点口子不留,黄牛是没了,正常消费者也一样要受到影响。就像你不能为了饿死癌细胞,先把自己饿死一样。另外吧,很多时候除了票贩子,很多黄牛跟消费者的身份还存在一些模糊,你知道吗?有很多加价转票的人,还真不是职业黄牛人。一开始可能就是单纯的想看个演唱会,后面一看价格涨得实在太离谱了,心里把溢价折算成别的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绷不住,心动了,这都不是我给你乱讲啊。之前显卡涨价的时候,大家也都看到了,人人都骂黄牛,一有机会人人都想当一波黄牛,事情坏就坏。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而且哪怕是那种全毒死的演唱会,也还是有各种内部票跟邀请票的。开一场演唱会。玄情世故能少得了吗?甚至于我当年还见识过那种临时雇你去会场当保安的,当志愿者的,当清洁工的,要你付钱买这个资格。因为可以进会场厅啊,买的人还不少,出钱又出力,这已经是社会独打的范畴了。所以很多运营商跟票房他早就想通了,反正热门演唱会他就是人多票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毕竟这是无解的。资源不足问题嘛,怎么做都有,对有错,怎么着都会被买不到的人嘛,那就选择最简单的方案,什么都不干,数着钱挨骂。运营方费了一大把劲儿,把一切都公公平平的给弄了,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好处,甚至从他们的利益角度思考,可能还有坏处。为什么呢?你先想一个问题啊,对于演唱会的一个运营商而言,其实核心的利益是什么?赚钱咱就不说了,卖更多的钱,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废话。除了赚钱之外,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要素是上座率。这里要十分注意这个词啊,上座率上座率,上座率同样的事情说三遍,为什么要提上座率?因为作为一个运营方,他们一年要做的演唱会不是一场,是很多场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明星。这里不是所有的明明星都是五月天,周杰伦这个级别的不是所有明星的票都好卖的,更不是所有演唱会都是一票难求的。有有的明星涨价卖,那都是供不应求,有的明星打折卖,卖到最后都只能半场开卖交流。所以他们要评估的不是一场演唱会,是全年一个总体盘子运营的收益跟上座率,甚至很热门的明星演唱会。这些不愁卖票的明星的要价也是很高的,声光电舞美的成本也是很高的。按照票面原价,他们甚至可能会赔钱,你信不信?但赔钱这些人也要做。你可以理解为通过亏本爆款做一些案例出来,从而拿下更多的演唱会运营份额,跟网店补贴爆款买流量的逻辑是类似的,演唱会跟货物没有任何本质的不同。这时候他们需要黄牛,黄牛就是他们的经销商,这个经销商的作用是协助他们控价、囤货以及轻敲。再给你举个数码产品的例子啊,任何数码产品都有一个官方指导价。但当紧俏的时候,你在第三方平台上只能够买到黄牛加价后的产品。在不好卖的时候,你在第三方平台上就是总能够找到各种打折的产品。与此同时指导价还是没有变的。明清玉洁品牌方嘛,再直接一点,你就把演唱会门票等同一瓶洗发水,把这个生意当做是纯粹的快销品来理解。艺人是原材料加生产商,演唱会是总代理,那么黄牛就是小卖部,以及偷偷问你要不要盘的小商贩发现了吗?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层层加码,层层加价,层层转嫁,紧俏的货,我不涨价,卖给你小卖部可以让你赚钱,但不紧俏的东西你多少也要搭售一点,或者为了我的k p i互惠互利一下。另外吧,很多时候这些演唱会的运营方跟票务方,他们说穿了也未必是源头。很多时候他们也只是别人的更正规一点的黄牛而已。就看到这儿你应该懂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演唱会的运营方以及票务方跟黄牛剪不断理还乱。有很多事情他们需要,但不能自己做,总不能把演唱会门票做成竞价模式吧。很多脏活客观上就是得要黄牛去做,所以他们得让黄牛做热门演唱会赚钱,才能把那些不好卖的演唱会的票压货压到他们手里,才能驱动他们去卖那些不好卖的东西。这里不仅仅是商业算计,还充满了人情世故。这次这位明星特别火,你确实是不需要黄牛,你定价很高都能卖出去。那下一次呢,你敢保证你手上的每一场都是赚的,都是供不应求的嘛。你总有用的上好牛的时候,而这时候他就成了一个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了。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逻辑啊,它更是一个人情世故。只不过他们这帮子收钱的人,人情世故了,到我们消费者这边,那就只剩事故了。另外再一想,这套东西其实不仅是演唱会啊,又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只能说我爱这个魔幻的世界,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