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我也希望未来的我能依旧爱你。但我知道人是会变的,我认识到了世界的混沌,无法笃定未来的自己会不会不当人。所以借助一场耍猴的婚礼,把自己从今天就变成一个猴,从遥远的过去给你留下一份保障,也给自己发出一个诅咒。大家好,我是半佛老师,今天继续看看魔幻的世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参加过一些别开生面的奇葩耍猴婚礼啊,就那种把新人当猴耍的射死。现场我参加了很多甚至有个同学的婚礼,我参加了五次,每次都有全新的版本和体验。相信你只要去过这乱七八糟的婚礼现场,你就会感到害怕。前段时间后有个朋友问我,他说自己要结婚了,本来想要私下领个证去旅行就好了。他们抓着要去办婚礼,他们那边的风俗呢比较疯,又特别俗,他非常荒诞,又逃不掉。所以他搞不清楚这种乱烘烘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希望我能够开导他一下。注意啊,他问的不是婚姻啊,他问的是这种闹哄哄的婚礼有什么意义?这种耍猴婚礼显然已经不礼貌了,就像是没处理干净的大肠,还要用喜长的水浓缩在回锅一样。室里。我告诉他,你没有办法反抗,你就享受吧,玩的开心一点,因为不开心,你也没有任何办法。你觉得这种耍猴的婚礼设死吗?射死就对了。这种乱哄哄的婚礼模式,其核心就是通过一场超越极限的射死表演,把你们已经结婚了。这件事儿烙印在亲朋好友的记忆中。为了强化这段记忆,还有份子钱,这一记忆辅助工具。结婚这事儿本身很简单,两个人去民政局很快就搞定了。除了盖章的大姐,大哥,甚至不需要第三个人参与。如果没有婚礼,那这场婚姻理论上只存在于廖廖几人的脑海中建立的默默无闻。有一天,如果崩塌也会悄无声息,就像娱乐圈里很多人不仅结婚了,你不知道,就连人家生孩子了,你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天天嚷着婚呢?就是因为不希望别人知道这事儿嘛。对明星而言,吃单身人设是事业的一部分。对普通人而言,公布婚姻是一种互相威慑,是一种原始的区块链,也算是一种保障。这就是耍猴婚礼的目的。把这场婚姻广而告知,增加婚姻双方的违约成本,给到了双方彼此道德绑架的工具,同时引入对应的监督机制。如果可以广播到越演越好,三体人都来见证,那更好,这就是一种涉死捆绑。很多夫妻明明已经快过不下去了,但就因为不想被人说闲话,丢不起人,又或者担心影响他单位里面的升值,还是不敢离婚,或者离了也要藏着掖着。很不舒服,很不自由,但稳定性确实是提高了。这其实就是一种捆绑。你作为被绑的一方不舒服是很正常的,要给你绑舒服了,那你多少有些不正常。这时候我们思考一个人为啥要结婚?一部分人像我这样是因为爱情。哎,先别笑,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啊,不要笑我这种满脑子贪财好色,一天不敲计算器就浑身难受的死。胖子会允许自己被约束,就是因为爱情,除了爱情,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一个人的力量不够抵御风险,所以需要两个人乃至两个家庭把自己的资源通过婚姻融合重组。说好听一点,就是携手在这个世界上战斗,战斗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赢。这个赢不是说大富大贵。人生通关而拥有一个比一个人时期更稳定更好一点的生活。那让我们都知道,大部分婚姻没有实现这个结果。更有魔幻的是,大部分婚姻不仅没有办法实现这样的结果,甚至双方都不太能一起奔着赢去努力。大家走到一半就开始互相嫌弃。讲一句很现实的话,世界跟人都会变,你怎么会保证你或者对方不想换队友呢?靠婚姻取得人生的赢是很难的啦。既然婚姻是组队打伙,面对世界的挑战,那就一定是存在一个队友稳定性的概念。游戏里面有乘发机制来提高玩家摆烂乱来的成本。而结婚证跟耍猴婚礼就成了婚姻中一种惩罚和监督机制。甚至有些地方彩礼都成了一种保证金机制,发现了吗?我用的是惩罚机制,因为很多人不想这么麻烦的是被迫的,这当然算是一种惩罚了。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一种广播,是给双方增添道德层面和社会关系层面的违约成本。成本越高,代价越大,乱来的概率就越小。最起码指导双方结婚的人越多。再有一方出轨之后,另一方收到通风报信的概率就越大。前面说到了区块链,其实完全可以从区块链的角度来理解一场婚礼。假设一对新人在老家办了一个盛大的婚礼,或者是特别耍猴的婚礼,双方亲朋肯定会到场。从此他们在你眼中属于我,我属于你,咱俩变成了一体,这就是对婚姻关系的确权邀请了同事,那同事就成了这段婚姻。在职场上的储存节点不仅丰富广,并且无法篡改的。而这时候,这么多人见识到了你们的婚礼,甚至还通过各种耍猴和分子钱强化了记忆。最终这不就成了一种威慑嘛,都是一个个质子盯着你们呢。不管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还是出于朴素的对热闹的喜欢,他们都会下意识的紧盯着你们俩骚操作。毕竟传八卦是人类的本能,而这些八卦迟早会传到另一半的耳朵里。婚礼邀请范围越大,这种婚姻被分布式储存的规模就越大。人家三体是从威慑纪元到广播纪元而耍猴。婚礼是从广播纪元倒退到威慑纪元。由此可见,能放能收耍猴,婚礼更高一筹,赶紧把活动范围内的亲朋好友都邀请过来的时候,一套全天候围绕着你的区块链监督模式,也就完成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婚礼可以把这块坟上传到每个婚姻参与者的记忆里,搬成储存,同时威慑潜在的掘墓人。只能说,这是一条伦理学跟社会学意义上的区块链无形无质,直到记忆尽头。为了强化记忆,所以才要整活,所以才要分子前来激活,所以才要弄得这么奇葩,让你感受不到快活。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种设计其实还是有一点浪漫的感觉的,毕竟属于两人。把违约成本堆高的行为,如果不是因为爱,谁愿意给自己亲手套上枷锁,化身为吼,而且还得自己掏钱呢?我爱你,我也希望未来的我能依旧爱你,但我知道人是会变的。我认识到了世界的混沌,无法笃定未来的自己会不会不当人,并借助一场耍猴的婚礼,把自己你从今天就变成一个猴,从遥远的过去给你留下一份保障,也给自己发出一个诅咒,谁背叛谁,射死,代价很大。但任何没有代价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是虚伪的。感谢大家的点赞与关注,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