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这个当年考上了清华的硬汉,被我的愚蠢逼得流出了眼泪。他抹着泪说,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你也才看上我这么个傻瓜,还嘟囔着自己当年考清华都没教我这么难。我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想了一下,说老师,那你的意思是我略胜清华吗?大家好,我是半佛老师,继续看魔幻的世界,看到标题你肯定会很奇怪。哎,聪明人怎么会不适合当老师呢?老师不是越聪明越好吗?这里首先要说,不是他们不能当老师,也不是说他们当老师当不好,而是他们当老师的损耗太大了,不适合当老师。我们是有聪明人崇拜的,大家都喜欢聪明人。一个典型的聪明人崇拜,就连那些学术成就高的老师抱有过高的期望,觉得他们学术弄得好,自己学的好,那就一定教得好。然后学校招聘老师开始学历狂减,就连家长们急,晚上要找家教,也要招一个学霸来帮着急。但现实中,这些人的表现并没有那么突出,他们自己的确非常非常优秀,但似乎没有办法把自己的优秀传递给别人。这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啊,因为自己学自己做跟教别人,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他又是攻坚的天才,是学术精英,是团团队出成果的猛人,但不是教孩子的神仙呀。带孩子需要的素质跟他们个人出彩的那些素质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不是说聪明人不行,而是因为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天赋这东西无从选择,也无法复制。一个聪明人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聪明这一天赋传授给别人,带学生,最需要的不是你个人的天才,而是你尽可能的把你的知识和思路无损的传达给对方,并且需要大量的耐心。因为对方跟你不在一个频道上,那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聪明人自己基于聪明这一天付衍生出的打法策略、思维模式,普通人很可能没有办法学,因为缺了聪明的基石天赋。同样的东西,聪明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甚至觉得不过如此。而很多学生一看他都傻了,每个字他都认识,但拼在一起根本看不懂。这个时候老师上的二零七七能不能流畅的运转,在学生的小霸王学习机呢,真的很难呀。老师大家硬件性能都不一样,软件系统也有差异,软硬件优化就更别提了。这咋整?再举几个例子,对梅西来说过,人呢,还用交一个变相,不就把博阿滕过了吗?对库里来说,三分还用胶,你投他呀,那玩意儿不是疫苗一个准吗?对博尔特来说,难道一百你跑进十秒不是很正常的吗?你就做,你自己就可以了。好就完了。这种特质你说让学生咋学呀,大家只能大眼瞪小眼,而知识他又不能通过眼神传播,但是这都能传输元宇宙早就实现了。一个人如果聪明,必然从小聪明到大,这对他个人来说当然是优点。因为一切变量抓在他自己手里,但对于教书育人,这未必是优点,因为学生的个人特质,这个变量他掌控不了教书育人,要的是有耐心,要的是懂心理,要的是因材施教,甚至要求有敏锐的观察力。要极高的沟通能力,这些都是毫无疑问的优点。但对于聪明人来说,他可能从来都不知道笨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它只会聪明人的高速玩法。聪明人跟普通人在思维方式上是存在着差异的,聪明人的思维方式是跳跃的。你说一他可以自己瞬间类推出一百,并且理解其中的关系,但普通人的思维可能是渐进式的。你说一一不行,还得一二三四,一直说到一百,还动不动迷个路,需要帮忙指点诀窍才能领悟。当然最后可能还没有办法领悟。举个例子啊,你告诉我小孩子三原色是一切的基础,有颜料三原色和光学三原色。一个聪明的小孩瞬间就能理解,颜色不过是三原色的各种重组,开始拆解几种颜色的搭配,获得探索的趣味。而普通的小孩需要你告诉他为什么是这个原理,然后通过几个例子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然后需要反复重复练习才能掌握奥秘。中间还经常会发生令人挠头的错误,然后再被骂一顿。聪明人更强的理解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上能够一点就通,从而成为世俗口中的天才。但这是学习啊,不是教学,学习,是知识的输入,跳跃性的思维能够极大的提高输入的效率。但教学是一种知识的输出,重要的不是教学人的思维,而是要以被教学者的输入为标准。学生的思维跟老师的思维,只要一对不上,效率,就会瞬间拉垮。不然为什么会有专门的师范类院校?为什么当老师是一个需要学习、需要考证的严肃专业呢?是真的是一门专业技能呀。教书是一门技能,非常专业,老师的工作是拆解,是把一个复杂的知识分解开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述,让绝大多数普通学生都能够理解。这需要老师能够理解大多数普通人的思维方式,以及针对普通人的渐进式逻辑分解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重复重复反复重复反复修改自己的表达方式,做到尽可能多的适配。你们说天才能做到吗?那当然是能做到的,但这对天才来说,这是不是一种痛苦跟折磨呢?它等于强行要把自己的思维模式给降维。所以我用的词一直是不适合,而不是不能。这里还要再提一个知识的诅咒啊,是指人一旦掌握某种知识或者经验之后,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的感觉。高中生解小学生的方程式往往会采用各种超出小学阶段的不懂式,因为它已经陷入到知识的诅咒中,无法用不知道高中数学的想法去解题。而研究生去解高中生的方程式,对不起,研究生可能已经忘干净了,解不出高中生的方程式。我的意思就是知识有时候会成为沟通的障碍。智商同样如此,聪明人没有办法自降智商,普通人也没有办法瞬间提高智商。因此,当一个天才作为老师,面对一大堆资质平庸的学生的时候,最大的可能就是鸡同鸭讲,火冒三丈。他们太聪明了,在自己的领域跟普通人之间已经产生思维隔离了。聪明人在没有办法理解笨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忍受笨。在聪明人看来,普通人缓慢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难以忍受的。他不知道对方怎么这么蠢,他们自己习惯了高效率,习惯了一脚地板油,就一百八的时速,加上他们去限速四十的路段。三档行,他们的血压根本控不住,更别提弄不好提供的工具是o f o了。你有没有参与过给人做辅导?那种对牛弹琴的感觉是真的难顶你的火气蹭蹭往上冒,甚至都觉得赚那点钱应该算是精神损失。你恨不得狠狠的拍拍他的脑门,为什么,我懂,因为我就是那翟志给我补课的老师,总是恨他不能施展武术,不然他会有一万种方法让我物理开悟。他根本不懂我为什么听不懂,我也不懂为什么他不懂我不懂,他觉得我在耍他。甚至这个当年考上了清华的硬汉,被我的愚蠢逼得流出了眼泪。他抹着泪说,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你也才贪上我这么个傻瓜,还嘟囔着自己当年考清华都没教我这么难,我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想了一下,说,老师,那你的意思是我略胜清华吗?他终于崩溃了,实在忍不住无助的哭喊着,你怎么这个时候脑子这么好使啊。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深刻理解到了,对聪明人来说,脚不聪明的人是一种折磨。如果你初高中成绩还行,你大概率也给成绩差的同学讲过题,那么你也大概率的能理解这种感受。真的这个我太懂了,每一个给我讲过题的同学都能给我阐述一下这个感受。这种难以忍受慢慢的就会变成暴躁跟不耐烦。看着那些家长为孩子做夜折磨到暴跳如雷的视频,家长拿头撞墙,扇子加耳光的样子。家长受折磨,但其实孩子也承受着家长的怒吼,你以为孩子他好瘦吗?当然我自己其实觉得还好,但我觉得可能普通人不太会好受,大家互相折磨,互相精神层面的殴打,这个事情他就诡异了。老师是一个需要耐心的工作,因为你是在教授一个自己已经烂熟于心,但对方并不理解的内容,对方天然处于弱势,这就要求作为强者的老师,更加需要照顾对方的感受。而天才聪明,人们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没有办法理解学生学习进度的缓慢,也必然会失去耐心。他们被迫舍弃了聪明这个要素,要拿出耐心、共情、心、同理心等等。这些过去他们未必擅长的因素进行教学,他们难免也要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再问自己一个,凭什么最后再问自己一句值得吗?他们还要再问自己,自己这么聪明,为什么不能找个高收益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工作而要做一个如此折磨的工作呢?更何况,许多学生,如我一般,甚至都不愿意听你讲,纪律性差、服从性差、态度差,动不动还接话茬,提升自己知识输出的效率,甚至主动去配合学生。但学生他就是不跟你适配,你有什么办法呢?为什么,凭什么,就像那些辅导小孩作业的家长一样,第一遍是宝宝加油,第二遍是宝宝,你得这样做,第三遍是孩子。你听我说,第四遍是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蠢货,第五遍是毁灭吧,赶紧的。所以对于聪明人来说,好老师太难做,无论是影视剧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见过不少这样的案例。老师是学术大牛,科学天才,但学生听课就像是听了加密天书,完全不明,所以他不是不想当一个好老师,也不是不想教好学生,而是他的聪明,不允许他理解愚蠢,这不怪他放过那个聪明人吧。就像当年我的老师,让我这个蠢货放过他一样,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