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半佛老师,继续看魔幻的世界。最近外卖行业越折腾,我越是同情那些服务人员跟店员过去,如果他们存在问题,我或许会指出来,或许会不满意,但现在我已经只会说好的。是的,可以,谢谢。辛苦你了,辛苦你了辛苦你了辛苦了辛苦了。不是因为他们做对了,而是我真的看到他们累得要起飞了。这种情况下人犯错,我觉得实在是太正常了。红利他们一点没吃到,黑利,他们一点没少了。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再也不会纠结上菜慢或者东西给我弄错了,我只会充满感激和尊重。尤其是一想到赚钱的是老板跟平台,他们如此努力,也没有给他们多多少钱。换位思考,我自己也绷不住呀。朋友,如果你最近发现服务不太行了,我个人建议也不要计较了。最近人家真的太累了,尊重跟礼拜就可以了。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付了钱就可以当上帝,那属于没想明白,因为双方的成本跟收益在目前已经完全不一致了。理解成怂也ok啊,但评估成本跟收益之后,综合礼貌才是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什么意思?这么说吧,人家服务人员收入的那点钱真心不够,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的,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服务。那个价格会让你的钱包大声吆喝,人家就拿那一点点钱,每天工作压力那么大,那么累,最近订单那么多,还会遇到无数的奇葩顾客,导致心累。你都不知道他在服务你之前已经瘦了多少期了,没有人知道她经历了多糟糕的一天。但很显然最近已经累得要冒烟,只缺一个没眼力见、自我意识过剩的引线,我反正是不想成为那根线。所以我会要求我自己有一点眼力见,关键是人家这份工作就算不干了,根本无所谓。因为工资太低,平台补贴又补贴不到他那里,而类似的工作又太多。最近补贴的茫茫多,招人小广告都开始贴到小区电梯里了,这就导致他的离职成本很低,流动性很高。而在博弈中,成本越低的往往优势越大。你跟人家起冲突,弄不好你就会受到社会的毒打。就算五五开你也是亏的,因为人家的待遇比较低,所以成本低,而你是劣势方。我的朋友好了,现在你再带入一下服务人员的视角,一边是一份可有可无,随时可以找到的工作,一边是非常低的薪水以及非常累的身体和一整天的奇葩经历。而现在遇到了喋喋不休,啰里啰嗦,还试图威胁投诉的你,一旦他绷不住了,你猜猜看会怎样?所以呢没有必要大家和和气气的。这时候或许要说自己也没做错,什么是对没错。所以有事儿去找公司,去找平台,有事背后说不要当面冲着人家服务员员使劲了,而且也要放平心态。充分意识到其实说了也没有什么用,因为人家公司这么设计,工资本身就暗含了这个岗位是高流动性的意思。从公司的角度,他也选择了低成本模式。这时候大家都低成本了,就我们成高成本了。想明白了这一切,你看看人家服务人员的脸,你也会扬起笑意,因为这个冲突毫无意义。这时候就算有所谓的道理,但道理比不过社会毒打简单直接的冲击,会有人会不服气。明明我占理啊,是很多时候占理,但并不能在博弈中获得利益,并不是说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而是你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行为所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的比例。硬要站在一栋危楼下,说物业不禁止你站在这里,你没错,被砸了也是物业的错,确实如此。但你要去跟高空坠物去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因为硬要站在围墙下的,不是君子,而是吃了君子。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或许你是对的,但结果就是容易给你整不会了。如果世界都是讲道理的,那首付应该是一头驴。当一个行为可能带来高风险,而这个行为本身可做可不做的时候,不要做就好了,规避风险也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别天天网文看多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现实中真这么霸气的龙傲天,给人收拾的都数不过来了。选择对抗策略的前提一定是风险小于收益,且双方在规则内被约束到极致的情况下,这时候你下限低,你就占便宜,就或者你的预期收益足够高,让你觉得值得一搏。而当去面对那些服务业的朋友的时候,人家已经累得不行了,人家下限比你低,好不好?成本也比你低,非得不依不饶,那必然得不了。好,完全没有必要,大家和和气气,互相尊重就挺好。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