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的果子是人家辛辛苦苦早出晚归,奇功俭学,做了很久的兼职,努力得来的,你只会认可,并且认为非常励志。因为人家真的付出了辛苦的劳动,这是人家应得的。如果他的果子是靠自己的本事拿了各种奖学金得来的,你只会佩服佩服,再佩服,并且恨不得抱上大腿,让大佬带你发现了吗?这里面的关键是,贫困生,也不是果子,而是获取途径。大家好,我是半佛老师,今天继续看魔幻的世界。这两天有两个新闻,大家吵的很厉害啊,都是跟领了补助,跟助学金的贫困生消费有关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在这两个新闻话题里,大家炒的是非常厉害的。从贫困生能不能高消费到如何定义贫困生,到如何定义高消费,甚至衍生到了人的权利义务,选择自由,以及贫困生的人格是否跟别人平等等层面,可以说是谁都说服不了谁。但我觉得大家把这个问题复杂了的太复杂了,没有那么复杂。作为一个风险管理从业者,在我看来,这个事情本质上不就跟互联网公司给大家发福利。但是有的人不讲武德,是图,薅羊毛是一回事吗?直接从风控业务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这个问题,就特别简单清晰。现在你作为一个风控从业者,你面对的是这么一个发钱的业务,业务的核心需求是要把钱发给有需要的人手里,不要让不符合规则的人把羊毛薅走。业务的刺激需求是这个人拿了钱之后,最好不要产生明显高于身边人的消费,不要引发大家的不满,也不要让学校挨骂。好了,事儿就这么个事儿。所以从风控的角度要如何做策略?答案很简单,做好两部分的控制就好了。第一个福利的获取流程,第二个福利的提现路径。只要这两点上做好管理,就可以筛掉大部分薅羊毛的人。注意啊,我说的是筛掉大部分薅羊毛的人,不是说杜绝薅羊毛,这个是不可能的。具体来说就是让这些补助不能来的太容易,以及让这些补助不能太直接的作为现金发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薅羊毛过多的问题。先说福利获取流程啊,不能来的太容易。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啥都没干,拿了补助的贫困生买了果子手机,你作为同学是不是会觉得有不爽呀?如果你不爽,那你思考一下你的不爽究竟从何而来。你不爽的是什么?你是觉得贫困生就低人一等,不配用果子吗?肯定不是啊,你会发现你真正不爽的原因不是他是贫困生,也不是他用了果子,而是你觉得他明明啥都没干。布劳尔获获得的这个果子是白得的。所以你不说,如果他的果子是人家辛辛苦苦早出晚归,勤工俭学,做了很久的兼职,努力得来的,你只会认可,并且认为非常励志。因为人家真的付出了辛苦的劳动,这是人家应得的。如果他的果子是靠自己的本事拿了各种奖学金得来的,你只会佩服佩服,再佩服,并且恨不得抱上大腿,让大佬带来。你发现了吗?这里面的关键问题不是贫困生,也不是果子,而是获取途径。所以在获取途径阶段就要涉及一个流程,对方真的是贫困生补助,补贴当然要给,但不能是啥付出都没有的,直接硬塞,不能白来的,而是应该让对方通过一些劳动来获取。这劳动当然不是耽误学业和占用大量时间的那种,可以类似于食堂打个饭,图书馆整理书籍、办公室文件整理打印夜里下课之后的一些场馆清洁等一些简单劳动就可以了。一方面,人家到手的补助就成了靠自己劳动换来的。另一方面,防止那些想不劳而获的假贫困生来蹭这一块,毕竟真的还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跟劳动成本的。说完福利获取途径,再说,福利提现途径。我们做风控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前面不拦截羊毛党。毕竟很多时候他们跟正常用户的行为其实是一样的,只是目的不一样。那要怎么拦截呢?在最后的变现环节进行拦截,套用到这个事件里面,其实就是给贫困生发的补助,不要直接是现金,想想看,发补助的目的是什么?是发钱吗?不是,其实发补助的目的是希望对方生活的不要太拮据,太辛苦。希望对方不要因为生活影响了学业。那其实只要补助能够达成这个目的就可以了。很多学校有自己的食堂跟校内超市啊,都是可以直接刷校园卡的,相关的补助直接一部分米粒打进校园卡里就好了。既不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消费,也防止了金额被拿来做一些超出期待的消费,同时也会筛掉一部分投机者。当然你说校园卡是不是也会有人拿来套现干别的呀?是的,会的,一定会的,但是不是就很直接的把那些有问题的人名牌给筛出来了。其实现在很多学校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逐渐开始实行类似的制度。但是这两条策略不管是获取途径还是变现途径,这两条策略必须要同时生效,才能起到既不影响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获取帮助,又筛掉一大批别有用心的想来占便宜的包装者。当然还是再说一遍啊,即使有这两条策略,不可能百分之百拦截,所有人很正常。就像风控做得再好,也不可能拦住所有坏人一样,所有坏人全拦住。那这些业务都不用做了,只能说尽可能的提高别人薅羊毛的成本,以及那些薅羊毛的人。如果被确认是在薅羊毛,那一定要给予相关的处罚,那就可以了。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