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考上了哈佛,毕业也是非常难的。作业量超大一门课,每周的作业要写四十个小时,所以很多人就放弃了睡觉。学霸到底有什么特质?你觉得你只要关心他两件事儿,就能成为学霸,甚至你就不用去替他学习操心了。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和城里的孩子们有什么区别啊?城乡的教育差距是非常的巨大,分别用三句话概括一下中国教育、英国教育、美国教育,这太难了。北京四中一顿工学,哈佛本科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是什么样的?欢迎我们的杨总今天做客我们心妄妄族的栏目啊。大家好,我是洋葱学院的联合创始人及c e o杨林峰。这么多名校的光环集中在你身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觉得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在中国、美国、英国都接触过一些比较好的学校帮助我。其实对教育形成一些比较独特的视角。北京四中可能大家的认知就是哎清北率很高,升学率杠杠的。伊顿公学可能是大家就是只听过能够去读的中国孩子是非常少。你当年去读的话,有几个中国孩子应该不到五个人,然后你就其中一个。呃,对,就是就是和北京四中,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感觉啊就是校园真的太大了,就光卒子上有二十多个,确实真皮在草坪,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各种各样的音乐教室,然后还有剧场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完全超乎我想象的。你不太可能在五年里面能够把学校提供的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活动全都体验一遍。因为它实在太丰富,所以这里面就需要你第一做选择,你要学什么,怎么规划,每个学期你要做什么样的选项,就是全部靠自己。对,就除了上课的时间,因为上课时间其实只占大概半天多一点。那你刚去适应吗?当去肯定非常不适应。信息过载,学校里有很多几百年都非常的黑话,叫老师,不叫teacher啊啊,他们叫beak,大概就是鸟嘴,说老师都是那种嘴很长的人,而且本身是一个寄宿学校。我之前没有在寄宿学校,那时候没有住过校,但但这个体验还是非常独特的。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你要不断的去陌生的环境适应,不断的去开拓视野,去体验新的东西。对伊顿的哪一堂课让你最印象深刻?他们对所有四年级的学生要求必须要上一门课,叫呃divi硬翻成这个中文叫神学。但实际上它是讲哲学,为什么必修呃这种不同的思想方式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帮助你逐渐的形成自己的人生无往世界观。那你怎么去的哈弗呢?正常申请哈弗在中国每一年录取的中海是个位数的。我们那一届大概中国大陆学生有五个人,那第一年哈佛学啥专业课和通识课之间去做一个混血。所以他们的通识教育是在很重要的一个位置。美国大学的一个特色专业课在本科期间的占比是不到百分之五十的。你觉得那边的大学教育和我们国内的大学教育有什么不太一样?它的课程的课时并不多,但作业量超大。我大二的第二个学期是每周都要刷一个通宵,然后原因是我上了一门课叫操作系统。这门课的作业,每周的作业要写四十个小时,相当于一个是工作对一门课特别大的代码量。然后很多的问题教解决,这就是他的教育理念。就是他觉得很多问题不是靠胶能解决的,是你需要动手去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所以即便考上了哈佛,毕业也是非常难的。或者说大家就反正读的很辛苦的,大学期间一点都不清闲。哈佛的时候,大家会留传一个段子,叫做学业、社团活动和睡觉,三者只能选两样,因为的时间只够其中的两者,所以很多人就放弃了睡觉。学霸到底有什么特质?你觉得成长过程中,你需要关注他两件事就能成为学霸,甚至你就不用去学校学习操心了啊,真的真的,快来快来,我小笔记一下。第一个事情就是他有没有好奇心,体现在他对建造的事情愿不愿意提问。第二件事,他有没有动力或者愿意自己去对提出的问题找答案嗯做探究。一旦这个闭环形成了,你的孩子开个玩笑,他就是个小有动机了。你只要这个时候不打击他的探究积极性,你的孩子一定会就是发展的非常好。但是我们见到的很多情况下,是家长其实在过程中,在不断的破坏孩子的好奇好奇心好奇心这儿是不需要培养的。你只需要别破坏就行,因为每个孩子生下来天然有好奇心,分别用三句话概括一下中国教育、英国教育、美国教育课、中国教育带给我的是一个是积累我们的基础,学习的量还是很够的,积累了很多能够未来去思考别的问题所需要的原料。第二个点,我倒觉得其实中国的教育还是能够帮助一个学生建立同理心的。我们有班级的概念,对吧?我们有很多同学之间的这种强化的概念,在集体的生活是会带给一个人同一性的。其实这个在欧美的很多教育体系里,反倒是不太强调更多,强调个人英国教育。我想我可能只能看到他一个侧面吧。因为英国的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区别非常大。第一个点是把学生当成年人,即使在高中,还真的把你当做一个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个体,你选择怎么安排你的时间,真的是你自己定。然后如果你做的不好,你要为自己选择,不该考察了,考察了该被罚就要被罚,那么该没到规定的时间,跑到规定的地方。我们的你要认,但是他给你时间,让你自己去安排,让你不断的在错误中成长。所以这个很重要。再补充,就比如说你参加社团活动,它会让你有相应的着装要求,不一定是一定要穿的非常好。比如说要求你在一个地方上必须要穿长裤,运动的时候必须要穿短袖。越给孩子在那个情况下的一种仪式感,他会更加的重视的一件事情,进而去花心思去思考我要怎么更好的完成美国的教育。我觉得是动手能力,他会让你大量的时间去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他们遇到一个新问题,就是你第一反应不是哎呦,这个应该怎么解决,马上就开始说是这个方案,是这方二了,八九十改了就改,动手能力和想方案的能力非常强。有想法马上去马上去试。所以他们迭代很快。对,这我觉得这是一个就是他们在大学之前的教育过程中,给到他们的一个习惯,来养成一种习惯。就是你觉得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和城里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呢?其实从智力水平上来讲完全没有区别。他们能够学的东西或者应该学的东西,其实也不应该有区别。因为很简单,你不管是你在乡村长大还是城市长大,你未来都要融入现代社会。你只要融入现代社会,现代社会需要你掌握的这些基本的知识都是需要掌握的。为什么农村的学生普遍在学业上跟城市有很大的差异?其实这个差异最大的点就在师资,不是在楼上,不是在硬件设施上,师资和教学的过程是最大的差异。是的,谁来教怎么教谁来教怎么教怎么学。二零一零年时候,我们去甘肃全村都是玉米地土房子,平时的一个民房都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学校是楼房,企业有自来水且有网络,盖的也非常好。就国家在教育硬件投入上投入了非常多。但是当你走到教室里面去听他的一节课的时候,你发现老师跟学生的那个讲解的方式。三十年前、四十年前、五十年前就没变过。因为它是很传统的一个状态,课堂的氛围还挺活跃的。比如说老师问白白们,听懂了吗?听懂了,声音巨洪亮,喊着聚齐。但是你知道,其实他没听懂,就是在一个无效的固定状态下,然后老师一节课就当照自己的。我讲完了,一考试发现考的非常差,老师其实真的压力也非常大。每个村小的教学水平都不一样。我们在甘肃看到了非常真实的情况。初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摸底,满分一百五十分的数学卷子,最高分全班一百二十分,还不错吧,一百八十分最低分三分。而且这三分的孩子呢他每一个选择题和填空题认真都写了。他不是因为就是我我不想写啊,不是交白卷,全都写了,选择题居然可以做到一道,没对努力,认真答题,做到了完美,避开了所有正确答案。对,所以老师面对这样孩子,怎么他不能天天把孩子叫到办公室去,然后半夜就是他自己休息,然后天天给孩子补课,从小学开始补起来。我们到村去看的时候,还看到一个让我们很揪心的点,就农村的孩子自信真的是不行。嗯,你跟他的问题其实很过于腼腆,腼腆到你问他名字的时候不回答你,我叫什么名字,而是本能地瞥一眼自己教科书书上的封皮,就仿佛所有答案都在他的书里啊。然后老师上课问问各种问题的时候,孩子本能也是先翻书,看书上没有原文的,有原文的话起来读原文。那什么造成的,我觉得过程中不鼓励他用自己的话去表达,不鼓励他用自己的话去思考,而是更多的去追求标准答案。所以我们就当时就在想说,我们能做哪些的事情。在大三的时候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能不能通过数字化的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通过平板电脑把一些资源带到农村。那个时候哪有平板电脑啊,那时开始有平板电脑时,iad已经发布了,但是发布不很贵啊。是,所以我们就想说,能不能在深圳去。因为中国的电子产业是非常发达的。嗯,我们当时就联系深圳的工厂,我们把这个安卓的平板做到了非常便宜啊,千元以下啊千元。然后我们去募捐,然后把它交到农村去,然后我们带着这套学习资源和。方式帮助农村的学生去更好的去学习你的父母送你读的一顿北京四中哈弗,然后最后你年薪百万不要了,做公益了。对我当时跟他们讲说,你看你们做了这些努力,其实不就是希望我能够对未来多一些自己的选择。嗯,那现在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其实你应该觉得说哎挺好的,没走新长路,我们教育成功了,对吧?啊,你觉得是不是这个你名校的光环让你有了九条命啊,就如果普通人我感觉活不了这么久,肯定还是我们是相对比较幸运的一批人。就我们从来没觉得说我们做这件事儿,什么在自我牺牲啊,或者是什么东西,就是真的是我们很有兴趣觉得这事儿太好玩了。谁对你的教育影响?肯定我妈给我的价值观和做事的方法上关注,比如给了你什么样的价值观,经常鼓励我独立去做事情,不要怕犯错,就是很小就让我独立去。比如跑到银行开账户去啊,真的,对对,就是让我自己去跟柜台去去沟通。他至少让我觉得说每当我提出问题的时候,得到的是个正反馈。现在在大街上,比如说看到很多家长孩子互动方式,孩子很热情的在问问题,然后家长很烦躁。然后有些老师其实也是孩子问题的时候,家长老师就说你是这个事儿,接下来考竞赛吗?你未来是要专注工具学科吗?还是说不是我就是好奇问问你,问你要干嘛。天哪,这就你会对孩子是很大的影响。是的,但是站在那个师角度来讲,他能确实很辛苦。一个老师要管我五十多个,一个班,一人一个问题就是五六个问题。对,所以其实你怎么能够让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好奇心得到一个保护。并且有人鼓励他说,哎,提问的是一件好事儿,这个其实非常重要。一旦孩子形成了这样的正反馈之后,他的信念加强的足够强之后,他会带着他的自信往上走。因为一个愿意问问题的人,一定是敢问问题的人,背后一定是有自信的。你说为什么外国的教育总讲一个什么叫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来讲,其实就是你要对任何事情多想一步,不一定是怀疑的,或者说你要反向批判他,凡事多想一种可能性,你可以更加的全面,你更加的周全。所以填鸭式的教育是不可行的。对我觉得现在呃很多体制,这些学校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是惯性嘛他他就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一点点时间。对,哎你鼓励超前学习。如果是被强逼着做超前学习,这是肯定不对的。因为学习这件事儿你逼不得,你能把一个孩子的身体摁在一个地方,你能保住他的心灵吗?学习这件事儿,最终归根结底一定是他自愿自发的行为,不想上前学的时候,你要做的不是给他灌更多东西进去,而是先让他怎么激发学习的兴趣,怎么让他觉得自己擅长一件事情,应该回到人本身,人都愿意做,自己擅长嗯,人喜欢正反馈。当然对吧?所以这个时候大家要考虑的问题,家长不是要去埋怨孩子,说你们这点东西都不会啊,你们这个这这都不好好学,一定是不刻苦,不用功。不是的,他那个状态下越刻苦,越用功,他受到了反向的那个伤害,可能会越大。现在可能是练学个一两天,你这么去逼他他可能就真的一年就不再碰这个学科了。哎,真的,有的时候孩子可能因为一个事儿或者一个老师就是一个学科就会有。对,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呢,不是逼他硬上,你要换个方法。教育是一个特别简单方法的事情,用科学的方法换一个引导的顺畅的方式。他可能会发现一片新的世界,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应对?chat g p t的竞争啊,这个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未来这个阶段其实人最重要的不是去背答案,而是去提问题。其实chat b这个工具最重要的调动这个工具的方式是把你想他把你干的事情描述的越清楚,才能够越快的帮你解决掉。所以你要如何去构建自己提问的能力是非常重要。所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变成了一个香饽饽啊,如果在座加上你的孩子是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你真的上高香去吧,太幸运了,你照顾好你孩子好,对对,你千万不要去扼杀他的好奇心。哎,你觉得怎么能够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面培养更多的我,我还是从家长角度想的问题吧。可能在座的家长对这件事儿的把控权会更大一些啊,第一呢就是保护好奇心。在孩子提问的时候积极的回应,鼓励他提问题,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被鼓励和值得持续做的事情。第二件事就是千万不要给孩子再制造焦虑了。他考前没有紧张感,他考前不焦虑,我都比你焦虑,怎么你你都不焦虑呢?我们说哎呀,家长您稍高香吧,你碰上一个孩子的心理速度这么好,考前难得不焦虑,你你你还非得让人焦虑,你图啥呢?其实加上给到孩子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给他一个鼓励成长的背景,让他自己往前冲是最重要的。你不可能给他安排好他未来发展的一切的东西。你趁着他还没有真正接触到社会去,有机会被社会毒打之前,你尽可能让他多摔跟头,对他一定是好的。因为他这个时候吃的是小亏,未来会吃大的。为什么美国的硅谷他们的创新能力比我们强了一点?首先就是鼓励提出疯狂的想法,鼓励去思考啊,然后让大家觉得说哎,你有个idea我愿意听。呃,听完之后我愿意给你评判咱们对事儿,不要对人,这个其实是维护呵护一个创新环境中重要的点。你最怕的是一个学术辩论会讨论,讨论的变成了你是不是只是我这你说还怎么怎么讨论最后一个问题,你对中国未来教育说点关键词,第一个还是要自信,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培养自信。中国的未来的二十年一定是在引领很多科技创新,引领很多社会模式、经济模式。那这些事儿你没有自信,你不敢去探索,不敢去试。第二个事情是科学,我觉得关键词是科学。这个科学不是指的是科学,创新的科学,而是用科学的方式学习。两个人之间的学习效率差异可能以前是一倍,现在可能是十倍一百倍。就你用对了方法学,你的效率就是会高一百倍。还有一个点开放吧,教育应该让大家更多的去打破自己,去愿意去接受一些新的东西,愿意多元的视角思考问题。到时候我们中国就可以第一名了嘛,这有很多别的因素,但是我觉得至少在教育上,我们会是一个更加成熟的收获,收获特别大。谢谢杨总做客我们的栏目,特别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