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以前,中下层的孩子看起来更加自由快乐,跑着玩可以随便看电视,没有约束,没有学习压力。精英阶层的孩子明显受到更多的约束,还要学习钢琴、舞蹈、乐器,吃饭都不能发出声音,难道自由自在玩耍的童年真的对孩子是最好的梦。我们来看看人生的第一个赛点。二十一岁的他们精英三少约翰如期考入牛津大学安德鲁士剑桥三一学院,查尔斯杜伦大学。精英教育的孩子好像依旧顺风顺水,平民三姐妹在读完综合学校后,分别做着银行打字员、旅行社打字员、图书馆管理员这些工作。林英和杰基啊更是在十九岁已经结婚了,他们已经没有小时候的天真,已经开始直面现实生活。让我最惊讶的是,贵族小姐苏西十六岁辍学去了巴黎,读了秘书学校。二十一岁这一期,他手里拿着烟,满脸的冷漠,看到后面我才知道,十四岁时,苏西的父母离婚了,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小猴子托尼也没有那么多的桀骜不驯,离开了马场,准备开始新的工作。尼克在二十一岁让人眼前一亮,看逆袭的人生就此开始。他从农村一路考入牛津大学,后面是美国当了大学教授,这也是十四个孩子唯一一个完成阶层跨越的二十一岁考入牛津大学的尼克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自信有气场,侃侃而谈。目标明确,意气风发,帮助尼克彻底翻盘的是他从未停止过的求学上进。只有教育才可以拉平人与人之间的阶层。保罗和西蒙啊依旧在底层摆零工,或着日复一日的生活。这里我想重点讲讲小鲜肉怎么样从七岁活泼可爱到二十一岁的宫顶搬砖,每天浑浑噩噩。要知道他的父母,可是老师在英国是中产阶级,父母也并未离异或者破产。二十一岁这期他讲了很多和他父母的关系问题。我听完啊很受启发。要知道七岁时他就说过,他不想上大学,因为他又不想当老师。从那时啊,我已经感受到他的父母对他影响很大。下面这段话请所有的父母认真听了。尼尔说,我很难找到动力了,他们让我相信上帝,他们总是先考虑别人,再考虑自己。已经到了神经质的地步,这也影响到了我,别人打你右脸,他让你伸出左脸。父母没教我生活的原则,这也是他们最大的问题,让我自己去面对这个世界,他们却对此浑然不知。哪怕我跟他们讨论,我在学校面对的问题,父母也根本不懂问题的本质。他们对我期望很高,希望我当教授或者银行经理,这都是室内的工作,需要用到读写的技能。但他们从未挖掘我个性的另一面,有多少父母会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呢?如果他们想让我回去跟他们继续生活,前提是他们让我以成年的身份在家生活,尊重我的生活。他还说到七岁时,我生活的世界很美好,一切是温暖的,不必要规划未来,不要担心交朋友的事,因为一切都已经为我设想好。他们不知道该给孩子设立什么样的障碍,让他适应外面的世界,这可能是我成长过程中的错误。面对世界,我没有准备有多少父母给孩子在童年的时候设立了乌托邦,但是却没有告诉来自社会的残酷。有多少父母给孩子的童年没有约束,没有目标,但长大后却换来的是他的迷茫和失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是父母眼下的财富或者你认为的快乐教育,能给孩子一生的保障,而是有规划的教育和学历,才是孩子人生的兜底。关注董太太,我们下期看看到底哪个阶层的离婚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