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送12岁的儿子去留学#留学#出国留学#vlog

  • 董太太
  • 2天前

我和伊登为什么选择这么早来英国成为低龄留学生?很多人说我是为了虚荣心,也有人说我为了流量,可以牺牲自己的孩子。第一,留学一定是一等的自愿选择,一个孩子被强制送家门口的幼儿园都要哭上一个月。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出国留学,为什么有这么稳定的情绪,并且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大家应该问这个问题,但凡接触过我儿子的人,都有共同的评价,他怎么什么都知道。五岁的一等就已经知道什么是钱,什么是关系。我是虎妈,但不是在考试成绩刷题上火,儿子在成长的路上,我灌输的就是强者思维,我在不断激发他的企图心,企图心才是梦想的本质,也是改变的前提。我开车路过上海中心的时候,他会问我妈妈,什么样的人会在里面工作,我会耐心的告诉他什么样的人在里面,什么样的人还可以在里面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我会在他做过无数次经济舱后,带他体验一次商务舱。他会和我说,妈妈还是商务舱。好,那我会告诉他这个票价是经济舱的五倍,所以你要付出比普通人五倍的努力才可以总做商务舱一等。在洛阳读过半年的公立学校,在上海读过四年的国际学校,又在英国读过两周的哈罗。离开哈罗的时候,他坚定地说,妈妈,我想来这儿读书。从那一刻,我知道,这就是最好的开始。因为是他想,而不是我要给当她想要的时候,遇到困难就不那么容易退缩。养孩子很有意思,你给他们上套路,他们就很容易上钩,还会很快有结果反馈。我是虎妈,但我不卷知识,我卷他的企图心。但我儿子拥有了企图心,就像拥有了一支画笔,一切东西都可以长出来。这是我敢把它送来因果的原因,因为它有更大的追求。第二,我们要从内部竞争抽离参与世界的竞争。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我儿子特别喜欢历史和商业资质通鉴儿童版,他都读了三遍。这次还带来了英国。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对他们很专成绩,更多的是抓见识。应试教育,强调结果,成绩过程中非常缺乏一种成人教育指导,你怎么去思考和理解这个世界。我们现在需要更多能跟老外吵架的中国人,如果我们不懂他们的思维方式,就像鸡同鸭讲。如果我们不能像母语一样运用英语吵架,都吵不赢。我们中国的拼多多、抖音在国外超级火。当我们在国际上越来越有竞争力的时候,我们需要更懂他们的规则,才能更好的运用规则。最后我们足够强大,团结的时候,还能参与制定他们的规则。你们根本想不到印度人在英国现在有多舒坦。公务员、律师、医生都被印度裔霸占了半壁江山,这才是最顶级的爱国,争取真正的利益,而不是口嗨,一定是看过世界的人更爱国。最后给大家看一张照片,这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生。这一群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留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一八八二零年,也就是他们到美国的第八年,已经有二十二个人就读于耶鲁大学,八个人读麻省理工,三个人读哥伦比亚大学,一个人读哈佛大学。我们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北洋大学的校长蔡少基,清华大学的校长唐国安,民国初的国务总理唐绍仪等等,都在这群孩子里。我没有那么高的格局,但我一定会引导我的孩子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