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腐烂的欧洲(上集) #欧洲经济

  • 猫哥的视界
  • 3天前

随着欧洲央行持续加息,这个游戏越来越难玩下去。现在国际评级机构已经开始怀疑了法国女儿到底能不能还得起钱。更严重的是,这种高负债的财政模式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高福利支出本质上是一种需求刺激,大量资金通过社会福利注入市场,然后拉动经济。本来吧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这个游戏的弊端会被经济增长掩盖,还能玩得下去。然后呢,就碰上了俄乌战争。俄乌战争导致欧洲能源价格在二二零二三年间上涨了百分之三十四,食品价格上涨百分之十八。由于法国能源进口依存度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能源价格上涨直接传导至整个经济体系。二零二二年,法国通胀率一度突破百分之十,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二零二三年法国家庭实际购买力下降百分之二点三,低收入家庭受影响更大。有研究所曾经在法国进行了一项调查,高达百分之八十一的受访者表示,在近几个月内,至少曾放弃过某一类开支,涵盖食品、购物、休闲和医疗等多个方面。法国新闻台的采访也证实了这一点,因为食品价格大幅攀升,放弃购买食品的法国消费者数量持续攀升,达到百分之四十三。如果你觉得数字太枯燥,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之前介绍过德国的中小拇指数,指的是德国国民快餐土耳其烤肉卷饼。你可以理解为德国版的肉夹馍是观察德国通胀的一个窗口。那法国呢自然是法国人尝试的法棍了,所以也就有了法棍指数。在俄乌战争爆发前,虽然法国越王价格也有所上涨,但总体上还是能被接受的,价格在每吨零点九三欧元。但是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呢,一根法棍的价格一路从零点九三欧元涨到了一点四五欧元。比较贵的店居然涨到了一点九九欧元。与此同时,法棍的克重继续下降,从平均每根三百克降至二百五十克。为啥涨价?因为成本上涨了嘛。一个面包店老板说,烤面包需要用电。二零二一年初,每月电费为一千三百四十二欧元。二零二二年九月涨到一万一千八百六十三欧元,而且面粉、黄油等所有原材料的价格都在上升,不涨能行吗?搞到最后,法国人连最日常的食物都吃不起了。想象一下,一家人每天光吃法国面包都要花十九,那一个月就是四五百欧。可很多法国人每月收入也才两三千欧啊。最后法国政府实在是没办法,不得不搞了一批机械身上的法官,然后以政府补贴价的零点二九欧的价格推向市场,总算让法国人不至于挨饿。但问题在于,补贴的钱从哪来,这不还是要从财政支出中来吗?负担不就又重了吗?这里是猫哥的事件,让您轻松读懂大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