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美国财长贝森特预言,我们经济即将崩溃,理由是房地产将硬着陆,从而拖累经济崩溃。那么,贝森特预言会成为现实吗?今天就借着这个话题给大家认真聊一聊。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我们经济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房地产持续下行、地方债务巨大、产能过剩、内卷严重,出生率持续下降,社会老龄化加剧。还有就是居民分配g d p占比较低,贫富分化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都存在,如果处理不好,会拖累经济的持续增长,让普通老百姓体验感很差。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如果因为这些问题,认为我们经济即将崩溃就大错特错了。看人要看,根本判断,一个经济体也要看基本面。我们经济基本面是什么?对外外贸顺差天下第一,并且年年扩大外汇储备天下第一,外加严格外汇管制,对内居民储蓄天下第一,国有资本天下第一,中央财政负债率全世界最低。这些指标意味着什么?随便拎一个指标说一下,比如我们居民存款目前是一百六十万亿,扣除居民贷款,净存款就是接近八十万亿。如此巨大的存款规模意味着什么?两个字,耐熬,用大白话描述,就是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极强。以房地产为例,我们的房地产已经跌了四年,很多地方房价已经腰斩,房地产销售规模已经跌到二零零六年,也就是二十年前的水平。换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早就引发二手房市场崩溃,所有的人都会争先恐后抛出二手房,为何?因为美国老百姓存款少,美联储自己统计的二零二三年的数据就是百分之二十五的美国人拿不出四百美元的额外支出。所以一旦出现大部分的资产负债表的衰退,那么美国普通老百姓就必须抛出房产来换取现金流。而在我们这里,房地产跌成这个鬼样子,二手房挂牌量虽然在增多,但是远远没到踩踏实崩溃的地步。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如此稳定?原因无他。中国老百姓有钱,现金流充沛,居民净存款高达八十万亿,这就是耐熬的本质。再来一个很多自媒体宣传,全部失信人已经高达几百万,比过去增长多少多少倍。但是这些自媒体不会告诉你的是,中国失灵工作人口高达七点三亿,与这样的就业人口规模而言,失信人几百万,也不过是就业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已。在聚会中,涉及我国经济基本面的描述,一般都是这样。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说实话,对描述还是比较客观的,真不是吹牛,为什么真不是吹牛呢?我来打个比方,假如让大家评选一个国内最优秀的企业,大家能想到哪一个?可能很多。但是如果我们能深入这些企业内部,我们同样会发现这些企业一样会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不限于官僚主义盛行,形式主义严重,存在多个项目判断失败、投资失败、巨额亏损情况。有高管甲方金丝损害公司利益。简单的说,大家常见的公司病企业币,这些企业绝对一个不落下。但是这又如何市场对一个企业基本面认识,不是看这些,而是看一些更核心的指标。企业营收是不是在增长,利润,是不是在扩大。对应的中国就是外贸出口是不是在增长顺畅,是不是在扩大企业正常现金流是不是充沛?对于你的中国就是外贸储备是不是很稳定,对内居民存款数字是不是在增长,企业产品是不是应该有很强的竞争力?对应中国就是出口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占比是扩大还是缩小?如果以上答案全都是正向的,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被市场认为是优秀企业。同样,上述对应中国经济的核心指标也是正向的,那么中国经济基本面就是优良的。说实话,把外贸出口、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居民存款这些核心指标拎出来。横向对比一下,中国如果自居第二,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呢?我的理解就是因为过去中国经济发展太快,积累的问题与矛盾,西方列强工业化用了三百年,信息化用了七十五年以上。世纪五十年的第一台计算机出现为标志,而中国呢就算是工业化,从进步之初开始算起,我们完成工业革命也不过七十五年。信息化大致适用了二十年左右,而目前的成就却是中国工业产品横扫全球市场,工业产值全球占比达百分之三十五。信息化水平与西方相比也遥遥领先。我们的成绩固然显赫,但是跑得太快,同样也会有副作用。我们以城市化为例,一般来说,城市化率百分之二十是一个门槛,低于这个数字,意味着整个社会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城市化率高于百分之七十,则是发达国家的现代社会。英国城市化率从不到百分之二十发展到百分之七十七,化了一百五十年。美国城市化率从不到百分之二十发展到百分之七十三,花了一百二十年。日本城市化率从不到百分之二十发展到百分之七十,花了一百年。德国、法国城市化率从不到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七十,花了一百到一百三十年,而中国的一九八零年城市化率大至百分之十九。目前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接近百分之七十。如果算上非户籍常住人口,城市化应该超过百分之七十。所以把理念到二零二五年,满打满算也就是四十五年而已。也就是说我们用不到五十年时间完成了欧美发达国家超过一百年的城市化成果。而且目前中国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远比欧美国家更好,更现代城市的快速扩张同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衍生物产品,包括因为城市扩张太快,所以地方债务急剧膨胀。目前,地方隐性与显性债务超过一百万亿。这也没办法,你用不到五十年时间干出比欧美花了一百多年时间更漂亮的城市,不靠负债是不可能的。城市扩张就要三人。农村生育劳动力进入城市里就得解决就业问题,所以地方拼命招商引资,各种开发区遍地开花,这就直接导致了产能过剩,内卷严重。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还得买房置业,房地产泡沫慢慢就积累的越来越大。城市的发展太快,人口快速向城市集中在大城市,无论是婚恋还是就业环境,对农村女性更友好,导致了城市与农村的性别资源错配。城市三千万少女,农村四千万光棍影响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跨越式高速发展产生的衍生问题,否定我们的经济基本面,甚至预言我们经济即将崩溃,这不是实事求是的客观的态度。所以贝森特的预言是不正确的。中国房地产即便持续下行,也不横溢着陆,原因就是中国,美国不一样,美国房地产持续下跌会导致二手房崩盘而硬着陆。而中国居民巨额的存款就是防止房地产硬着陆。最强的互点。在这一点上,中国经济与欧美国家是有本质区别的。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中国经济目前积累的问题怎么解决呢?事实上,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中国经济这些深层次问题,地方债的问题。七月份,我们开了一次城市工作会议,在会议上明确提出,城市发展,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只要城市规模不再扩张,就控制了地方债务持续增长的总龙头,现有债务还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明确提出要反对卷,推动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出生率持续下降的问题。最近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辅助生育纳入医保、未来做试管婴儿之类的可以报销了三岁以下的婴儿,每年补贴三千六百元。学习教育免费等等。这里要多啰嗦几句,我看了很多人抱怨,每年补贴三千六百元,金额太小。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大国治理特别是重大政策,一般是不大可能一步到位的,因为国家太大,任何政策放的是四亿人口的基数,是出成本太高。所以我国的基本模式就是新世界效果好。再推广这次生育补贴政策也是如此,每个月补贴三百元就带有很强的试点性质。如果效果好,三百元可以提升为五百元甚至六百元,效果不好,也不至于给财政造成太大的负担。大致每年给中央财政带来九百亿左右的负担,这点事头成本,中央财政还是能够成本,怕就怕国家一次性面对生育补贴,直接每年砸几千亿进去,然后水花都看不到一个这种情况,下设的成本就太高了。治大国如烹小馨就是这个道理。三千六百元的补贴标准,这在国家的层面可能就没有指望过能够激发城市人群的生命欲望。但是这个三千六百元每年的补贴,如果是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全世界发达国家摆在那里,一旦城市化完成激励生育,就是激励城市人口生育结果便是是代价高,效果小。现在中国恰恰处于城市化即将完成的一个时间窗口,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大致在百分之六十七左右。方式,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百分之三十三的农户籍人口还有超过四个亿,农村养育小孩成本明显比城市低得多。我们也一步一步来,先看看三百元补贴投下去,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会有多大效果,然后才会有进一步的政策加码。皮肤差质量以及居民分配g d p占比较低的问题。贫富分化是市场经济一种必然,因为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就是营销通知。当然政府层面也可以在税收层面做一定的调节,也就是通过税收这种二次分配的方式,将财富资源适当的倾斜给普通民众。但是我们情况有点特殊,我们是制造业帝国在产业升级完成或者说大部分完成之前,国家的资源调配主要向制造业,也就是供给端倾斜,也就是实行一种先发展再分配的模式。这也是居民财富g d p占比比较低的根源。好消息是,我们制造业产业升级目前基本完成。所以从今年开始,国家在调控财富分配上明显开始从供给端向消费端,也就是居民端转向包括发放普惠型育儿补贴、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强制社保等等。虽然目前力度还没有达到很多人预期,但是国家重大政策转型需要一个过程。当然,我们经济存在的问题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矛盾病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能期望这这几十年积累的矛盾,在一两年时间就得到彻底解决。但是两三年之内我们应该能看到一些较好的变化。房地产气本旨跌。二零二六年左右,地方债务出现明显的拐点,市盈率下跌。从目前陡峭的直线变成坡度趋缓的曲线,国家资源将更多向消费者倾斜,消费者信心开始缓慢恢复。慢慢来吧,只要中国持续发展,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就只能在发展中解决。最后我们再来聊一聊老美,老美今天同样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如果看基本面,老美有两点很强,一个是联邦利率目前维持在百分之四点二五,利率的弹药非常充足,一个是老美的美元无限印钞空间。有句话怎么说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老美的美元霸权以及印钞机空间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比你的说的印钞就不能不收老美的债务。几年前,某大佬曾经做过一个预测分析,按照当时他的测算,老美国债突破三十万亿美元就到顶了,也就难以为继了。但是老板现在债务已经突破三十七万亿,目前来看还远远不到难以为继的地步。老板的债务上限到底在哪里?这个数字更像是一个选选我个人的判断是这样的。老美的债务上限与其说是一个经济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军事问题。只要全世界基本贸易秩序主要还是靠美军的支撑。只要老美还能维持十一个航母战斗群,以及二百多个海外基地,那么老美的债务是没有上限于天花板的。逻辑很简单,贸易的基础是秩序,秩序是靠暴力支撑的。如果全球进化秩序在依赖美军的背景下,老美债务就不会有天花板。但是,如果老美为了军事力量衰退一半,现有装备老化,退役新装备,因为制造业太拉胯而补充不上来。老美海外军事基地减掉一半,那么老美的债务就会见到天花板,不可能是这个债务数字是四十万亿还是五十万亿美元,都会是老美债务的天花板。所以在十年之内,也就是老美军事力量衰退一半之前,我们不大可能看到老美经济出现较大的背景。所以中美经济大概未来就是这样情况,我们经济基本面优良,但是前期高速发展积累的问题矛盾也很多,这个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大问题。没有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不可避免。对应的虽然g d p增长还能稳定在百分之五,但是普通老百姓企业与二零一九年之前相比会有很大差差距。老美则是由美元银钞这个开挂的作弊器。未来十年大的问题也没有。但是基本面与社会凝聚力比中国差得多,内部的震荡比中国更大。作为个体,痛感可能比中国更差。除了中美之外,其他国家就不够看了。我们不说发展中国家,就算目前发达国家,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全部拎出来有一个算一个,我们就把他们当做一个企业家,几个最基础的财务指标。拿出来盘一盘,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企业营收与利润实际下降对应,就是出口下降,贸易顺差收窄或者逆差扩大。企业账面现金流很紧张,对应就是外汇储备基本不变,但是均民存款下降,国家负债持续增长,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对应就是核心支柱产业。在中国产业升级严重冲击下溃不成军。所以今天这些国家还顶着一个发达国家名头,还有点历史光环。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看这些国家就如同华为自己。腾讯在看恒大都是渣渣。这里是猫哥的事件,让您轻松读懂大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