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战斗群,频繁出现在第二岛链演练,意味着什么?—上集 #航母战斗群

  • 猫哥的视界
  • 3天前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的这种体系作战能力到底是怎么炼成的呢?第一,这就要感谢我们这次史上最牛军改了。在军改之前,解放军实行了四总部军种加大军事制度。这种制度运转了几十年,应该说是为国防事业立有大功的。但是,随着新形势新变化,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跟不上形势变化了。最简单的一条就是条块划分的组织模式,极大增加了各部队的协调难度。举个例子,在过去的陆军中,有步兵师、炮兵师、坦克师等,可一旦打仗,步兵能不能很好的坦克协同,坦克会不会压到步兵,远程炮兵会不会把炮弹砸到自己的步兵和坦克头上?为了搞协同,陆军在历史上做了很多工作,才基本实现了陆军各作战单元协同。但问题来了,这只是陆军内部的协同,还算好协调,如果涉及其他军兵种就比较麻烦了。军区和空海军是平级单位,有的甚至还有第一级对空海军只有请求权,没有指挥权。各军种独立发展单个菌种合同作战的年代,通信和信息系统是独立建设的。也就是说,海军的电台和陆军的加密方式不一一样,通不了空军和二炮的指挥系统建设也是独立的,也没有互通接口。陆军军官没有经历过海军、空军专业知识的训练,就算请求空海军支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支援。比如,当陆军发现对面有个山头,阵地打不下来,需要空军支援时,连报道莹莹报道,团团报道师是报道军军报道总参,总参去找空军机关,空军机关在就近找飞行师飞行团制定作战计划,才能起飞机去轰炸。但是问题来了,陆军距离这个阵地有多远?飞机投弹会不会造成误伤,炸的准不准,毁伤效果怎么评估?要不要来第二次轰炸飞机和地面部队有没有通联方式,在轰炸目标选择上是听陆军的还是听空军的,这一套协调下来成本太高了,时间也太长了。可是等空军的飞机飞过来,黄花菜都凉了,打击效果也不一定好。所以这次军改改的就是这一套军兵种隔离和合成化不足的误给军改有三个重点,成立战区,赋予战区协调战区内所有军兵种的作战指挥权。一线不必的需求,可以通过联合参谋部门,从引领一级直接传达到战军部队协调过程中,也由战区机关直接参与,大大减少了指挥层级。城里联系保障部队,把各个军兵种的后勤合到一起。同样的子弹可以给陆军,也可以给空军同样的油料,陆军可以加,海军也可以加。还有装备维修,涉及通用装备的话,空海军不用到自己的修理机构去修,直接就近找一个修理机构就行了。成立合成旅和合成营及步兵、装甲通信、工兵、侦察、炮兵于一体。过去一些复杂的事情还需要找人协调,现在营长和队长直接就搞定了,根本不用再协调了。无论什么任务,合成部队能够快速反应,真正能够做到以快打慢的在最快的时间快速结束战斗。这样一来,军改之后,过去阻碍信息流通的机制不复存在了,专用的沟通机制成立了军兵种之间的通联,指挥顺畅了。这就是体系化作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