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是印度迷之自信。有人可能有疑问了,为什么印度营商环境那么差,却还有那么多外资去投资呢?其实吧这和印度的巨大市场潜力有很大关系。印度是南亚的第一大国,近些年,印度的科技和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g d p总量也是年年提高,目前已经排在了世界第四位。同时印度人口红利极大,释放,潜力巨大,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着的十四亿人的巨大市场,对世界上任何一个跨国公司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西方国家为了抗衡我们近年来开始狂吹印度,各种数据和报表非常漂亮。睡得久了,印度人自己也信了,正因为如此,反而让英特尔有了一种密集自信。全国上下的言行举止始终被一种自恋到癫狂状态的神经性过敏症所支持,总是认为自己体量大,其他国家都有求于自己,于是自己可以随意叫价,拿捏。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简单来说,就是印度人眼中没有平等护理,只有不占便宜就算是吃亏。你去随便找个外贸人都知道印度人商品交易时赖账、拖欠尾款、钓鱼欺骗的事情简直是司空见惯。最典型的套路就是找公司下单,非标准产品量打加油,交期较紧,印度客户先打了百分之三十预付款,公司加班加点把货赶出来。临近交期,结果客户表示货不要了,你必须要降价百分之三十以上,否则他们不提货也不付尾款。你如果答应就变成了给印度人打工,还要赔钱。你要是不答应,客户就不理你了。但等你资金链断裂的时候,就会有人问你,你这计价的非标准的产品五折买不买,这个时候一般企业都会忍痛盘活资金的。这不是一两个印度商业的问题,是整个印度商业文化的问题。各种不要脸的行为总是让我们感到无法理解。这种奇葩思维体现在国家层面,就是不顾规则,变着法的占便宜。举个例子,当年中日韩和东盟计划签署一个二c e p协定,但日本人为了抗衡我们影响力,硬是把印度拉进了谈判之中。但是呢印度人一来,整个谈判就乱了。比如r c e p的原则是对等减税。我们承诺对印度百分之九十二的产品税号予以免税。那么按照对等原则,印度也应该对百分之九十二的中国商品进行免税。但问题在于,印度人对此如临大敌,生怕中国商品涌入会摧毁印度的经济。所以印度表态说,愿意十年内分阶段对中国百分之十商品税后予以免税,还强逼着我们签字,这怎么可能签嘛?所以我们在和其他国家都谈妥下,和印度谈了整整七年,还谈不成。最后看达成协议无望,其他国家索性把印度给踢了出去,最后才保证了r c e p生效。搞笑的是,印度国内竟然把被踢出r c e p,认为是保护了印度的民族工业,视为印度的胜利。再举个例子,精专组织自从印度加入之后,运作效率大幅度下降,一直无法推进到实质性紧密合作阶段。一有关键问题,印度就出来搅搅局。比如,二零二三年,金砖国家准备设立一个共同货币,主要目的是为对抗美元的霸权地位。具体方案有两种方案,一是建立一个全新的货币已金币方案,二则是从各种业务的主要货币中选择一种现成的,其实就是人民币。对此,绝大多数成员国都表示赞同,唯独印度挑选反对,非要说让卢比当金砖币,这不是开玩笑吗?破卢比跟白纸一样,谁要啊,这种情况其实印度也清楚,但印度人的想法要么让卢比作为金砖货币,要么就搅黄这件事儿,反正就是不能让人民币当金砖币。你看英国这种作风,就是哪怕不利己也要坚决损人。当然印度这个教授问,不光是霍霍上河与金砖,而是谁的霍霍。比如美国提出印太战略,要搞亚洲版小北约,那么对应的经济层面设想就是印太经济框架。一开始美国的心中冲把印度人拉进去了。但是呢印度人发现美国人是只想让印度承担责任,不想给好处。关税和市场这些印度关系的一个没送口,反而在环保、低碳、反腐败等方面诸多掣肘。我印度配合美国已经做了让步了,你们竟然半年前头都不给。结果在二零二二年九月八日,美国主导的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部长级会议中,印度工商部长直接发飙了,说在环境、劳工和数字贸易问题上的贸易承诺给印度带来的好处尚不清楚。所以不玩了退出结果,印度成为赴美参会的十三个国家中唯一没有欠税i p f国国家。美国一番心血白费了,也正因为印度缺位,这个印太战略永远停留在纸面上。仅此一,美国也认识到了不怕有神对手,就怕有猪队友,有印度这么个朋友,能把所有的好事变成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