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万众瞩目的中美伦敦谈判已经结束,对于谈判的结果,权威媒体有报道,这里不累述,重要的是怎么看待报道。特别是那句表述,中方与美方团队已经在原则上达成了一个协议框架。为什么双方都不公布这个协议框架的细节?中美伦敦谈判究竟达成什么成果?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抽丝剥茧,捋一捋。中美伦敦谈判一开始,外界期许还是很高的,原因有三,一个是中美才刚刚通话,都讲和了。如果下面的人还谈不拢,感觉是说不过去的。一个是谈判启动的。六月九日,特朗普就明确向外释放,我收到的都是好消息。我们和中国关系很好,这个表态也拉高了外界对中美谈判的预期。一个是本次谈判主题是根据中美通话的原则,大体就是落实稀土化芯片的问题。可能还要谈一谈双方能不能再加一点关税。这几个问题与地缘政治问题相比都比较简单,看上去没啥特别的技术难度。事实真是如此吗?不是。现在,综合各方面信息,中美伦敦谈判困难很大,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顺利。困难是两方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美方的难点。热内瓦中美谈判时,美方主要代表就是财政部长贝森特。这一次伦敦会谈。美方谈判代表是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格里尔。美方谈判团队明显扩大了,为什么会扩大呢?这里是有原因的,原因很简单,日内瓦我们谈判代表是可以协调各个部门执行协议的级别。而在日内瓦谈判的时候,美方只派出了财政部长在白宫权力架构中,财政部长与商务部长贸易代表是贫瘠的,各自没有隶属关系。美国财政部达成的协议,其他部门不但不会配合,而且还会相互拆台。举个例子,日内瓦谈判,美国财政部给予中国达成降关税协议。所以也不管其他部门的诉求答应了中方只撤销四月二日之后的非关税措施。美国商务部呢也不是省油的灯,在这里把谈判达成协议,第二天就出台了。全世界谁用华为芯片,我抓谁的经历明显是针对美国财政部达成的协议捣乱。气得贝森特跑到特朗普那里告状。最后特朗普下令商务部才不情不愿的将华为芯片的禁止令改成没有约束力的风险提示。这个案例生动证明了特朗普团队内部责权混乱,缺乏统一步调。说白一点就是一个草台班子。所以这一次伦敦谈判就扩容了。财政部长、商务部长、贸易代表全部出席,达成了协议,谁也不能相互拆台。美方谈判代表扩容了,又出现一个新问题,就是各个部门的内容分歧也暴露出来说一个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的事实。之前在美日谈判中,因为分歧巨大,美方几个谈判代表当着日本代表的面直接吵起来,让日本方面不知所措。这一次同样如此,虽然美方没有当着中方代表直接吵架,但是美方内部分歧依然很大。贝森特倾向于务实妥协,包括全面取消分三级关税,以及中方对应取消相应的反制措施。美方尽可能放宽芯片管制,中方也全面放开稀土出口管制。但是卢特尼克却强烈反对贝森特的主张。卢特尼克对华立场强硬,希望继续保持芬特尼关税,同时继续延续技术封锁政策,最多放宽一些不重要的芯片管制,换取中方稀土管制的放宽贸易代表格里尔受国内政治压力,倾向于支持。卢特尼克,从上述诉求来看,贝森特诉求是最有可能与我们达成协议的。卢特尼克的诉求是最容易导致谈判破裂的。当然,美方内部的分歧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要向特朗普汇报,让特朗普裁决,那么特朗普会偏向哪一边呢?特朗普才刚刚与我们通话,出于维护自己严密的考虑,应该是倾向于达成协议与成果的。所以理论上,特朗普应该是偏向于贝森特的,但是问题没那么简单。我们再来看看中方的难点,首先是稀土管制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我们稀土管制定义出西方制造业仍然麻烦,平时没啥稀土储备的西方汽车企业立马就有几家关门停产,就算是还有一点稀土储备的。美国军工企业也警告特朗普,如果在未来三个月不解决稀土问题,美国军工企业也必然会大面积停产。所有美军军事装备都无法交付稀土,这张牌如此犀利,那么就面临两个问题,其一,我们要放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美方也必须拿出价值匹配的筹码。我们不可能拿着一块猪肉去对美方喊一个豆腐的价钱。按照这个逻辑,美方的芯片与中方框稀土是不匹配的。我的判断现在价值能与系数匹配的只有光刻机。其二,稀土是否卖给美国军工企业?如果我们把稀土卖给美国军工企业,那么未来美国军工企业对对面军售怎么玩?这是我们难以接受的。如果我们坚持不卖给美国军工企业,那么美国军工企业将全面停产,所有的军事装备都无法交付,这是特朗普政府无法交代的。那么,让美方承诺停止对面军售可以吗?这个也很难。目前美方不大可能在涉及对面问题上做大幅度让步。这个接触性的难题,也是中美通话时特朗普强调,系统问题具有复杂性的原因,所以伦敦谈判就面临着两大问题,美方团队有分歧,供事派还居于下风。我们这边有难点,稀土需要价值匹配的筹码,另外就是否恢复对面军工企业供应。所以一月十日,我在星球撰文对伦敦谈判结果预测了三种可能性。可能性一,达成几率是百分之六十,延长关税缓冲期,分层级关税由我们反制不变。美方放宽部分芯片出口管制,将我们对美方部分企业发放稀土出口临时许可证。可能性二,达成几率是百分之三十,台湾取得超预期进展,美方些分散的关税我们也取消相应的反制措施。美方以技术出口白名单方式,大幅的放宽芯片以及其他软件收口管制。我们与美方以成立联合供应链工作小组的方式,大幅度放宽稀土出口可能性。三,达成几率百分之十,谈判没有实质性成果。美方的后期恢复暂停的百分之二十对等关税,我们也到期后同等恢复相应关税与反制措施,也就是美方将对华关税恢复的百分之五十四。我们对美关税也恢复到全面百分之三十四,能源与农产品百分之四十四到百分之四十九不等,叠加稀土出口管制。那么我们现在回头来看,全面媒体报道的伦敦谈判结果与上述可能性对应。那么是哪一种结果呢?我加入一段关键表述,双方已达成实施认证码共识的框架。若获得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将予以实施。当然,框架只是第一步,以消除美中经贸方面的负面情绪。稀土和磁铁问题预计将在框架中得以解决。从这段表述来看,好像更像是可能性。一、双方达成有限的合作协议与条款。但是事实真这样吗?这里给大家捋一捋。报道,中美对外吹风是中方与美方团队已经在原则上达成一个协议框架。合作协议框架但凡有商务谈判的经验的人都知道,任何协议一旦加上框架两个字,意味着这些条款一定具有模糊的、无法落地实施的特性。所以,中美达成了所谓的协议框架设计的条款大概率也是如此,那么,会不会未来中美会按照这个框架协议继续谈判,把它落实到可以实施呢?报道明确提出,美中保持密切联系,双方目前没有安排其他会议,也就是中美双方未来不会就这个框架协议继续谈。那么中美为什么未来不就这个框架协议继续谈判深化落实呢?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中美为什么不公布这个框架协议的具体内容呢?答案你懂的。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权威媒体报道的中美谈判内容的核心关键。其一,中美达成一个有限的框架协议,并且双方目前都没有计划将这个框架协议深化落实。其二,双方都很默契,没有公布这个框架协议的具体内容。另外还有细节值得注意,美方谈判代表最大的鸽派贝森特在会谈第二天就找了这个理由离场,也过了,这个细节也可能说明问题。最后谈谈我的看法。中美轮的谈判结果低于市场预期,但是我觉得是无所谓的。我们洗手盘这么犀利,是真正的能卡住美方的脖子。所以不可能美方随随便便换换芯片管制,就把稀土这张牌给放弃了。特别是还涉及军售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将稀土价值最大化。要播就不是博芯片,而是光刻机,同时也要落头打兔子,看看能不能让美方军售形成某种程度的约束。反正即便谈判没有达成比较理想的成果,我们不急,急的是,美方这里是猫哥的事件,让您轻松读懂大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