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互相卡脖子博弈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面对卡脖子的措施其实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应对方式。中国是面对卡脖子的风险,其实一直都非常重视,也一直做到提前布局。而这和中国被封锁几十年的心理阴影有很大关系。中国人总是相信,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有任何一点,搞不定就是不踏实,非要做个plan b不可。比如稀土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管控治理,比如大飞机的芯片,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搞备胎。比如看见什么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就总觉得不舒服,非要摘下来不可。哪怕这种行为短期是赔钱的,也难以影响中国搞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决心。这样一来,就算喊了几十年的卡脖子耸身到来,中国也会大失所望。回答一句,就这只要卡不住中国的脖子,那这场博弈就输了。而美国呢完全不同,美国的有识之士也的确能看到卡脖子的风险。但是呢他们一年一年的喊咱就是不做准备。一九八二年,美国出台了国家矿资和矿物法案,其中规定必须执行物资和矿物政策计划,确保一旦爆发战争时,美国有能力部出,部队不会因为缺乏关键原料受影响。二零零九年,也是中国稀土被无序开采最严重的年份,美国也开始探讨在稀土上高度依赖中国的风险。其实说实话,美国要想干点什么的话,解决稀土卡脖子是很轻松的。因为美国有芒廷帕斯稀土矿产量也不小。但是十几年过去了,美国不仅没有采取任何所谓稀土产业回流的政策,反而依赖性更强。虽然美国政府一个劲嚷嚷的稀土重要,但没有一个美国人真的做点什么来搞稀土产业,这真是美国人的特点。没有人真正做事,大家都是喜欢说,反复说,你在说,不断说,没完没了的说,一直说的真的被卡脖子了,又开始抱怨你怎么不早点做呢?这就是中美之间的最大不同,也是奠定了中美互相卡脖子的博弈中中美获胜的必然结果。那么中美通话谈了什么,有哪些成果成为最关键的,解决了美方心心念念的基础问题吗?请参阅我的新秀文章。中美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