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印度为啥会产生贸易逆差呢?一方面,印度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其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与中国相比,印度的制造业存在着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中国不仅拥有华为、小米等知名品牌,还形成了从芯片研发、零部件生产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而印度的智能手机产业呢,大部分零部件依赖进口,主要以组装业务为主。虽然卖出去能挣外汇,但买零部件也需要大量外汇,产品附加值低,挣的少。这样一来,就算印度人把电动螺丝刀打包烟,最后挣的每边可能也没多少。另一方面,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这种土地所有制使得贫富差距巨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印度最富有的百分之十的人口掌握着全国约百分之五十五的财富,而最贫穷的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仅拥有全国约百分之十的财富。在这种财富分配极度不均的情况下,印度的地主富豪形成了一种过度消费的风险。消费主义盛行。不信,我们可以看看,印度每年六千七百七十二亿美元的进口额都进考了些啥?除了一些工业品和零部件,印度进口最多的竟然是高端消费品,比如黄金。因为历史文化因素,印度人对黄金十分热爱,特别是富人,黄金是非常合适的炫富工具。所以光二零二四年一年,印度就进口了一千二百吨黄金,价值上千亿美元。比如名酒,印度已成为全球威士忌消费的领头羊,其消费量在二零二三年接近二点四三亿箱,市场规模更是高达约一百八十亿美元。印度贫民窟那些老百姓肯定是喝不起威士忌的,你猜这些威士忌都是谁喝了?更夸张的是,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额预估下降了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二十,而印度的奢侈品市场却逆时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一点六。印度地主婆没几个奢侈品包包出去,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此外,还有豪车、奔驰、宝马、奥迪以及一些跑车,在印度的销量都在快速增长。二零二四年,奔驰在中国的销量下滑百分之七,而在印度却猛增了百分之十二。但问题在于,当中国人都在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印度市场排量大,耗油多的汽车越来越多了,汽车多了,要烧油吧。但问题在于,印度也不产油啊,印度是国家虽然面积不小,但石油储备却没多少,石油进口依赖度高达百分之八十八点二。无论石油和天然气都高度依赖进口,可是进口这些东西不还是要花外汇嘛。所以一方面印度外汇来源少,另一方面印度要花外汇的地方多,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分配不公,导致国内消费市场畸形发展,高消费群体的过度消费,加剧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扩大了贸易逆差。而贸易逆差又迫使印度政府采取不利于外贸的政策,进一步恶化投资环境,减少了工业化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