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的印度梦,为啥是黄粱一梦(上集) #印度经济

  • 猫哥的视界
  • 2天前

最近一场六比零的空战,让印度成了全世界当之无愧的群嘲对象。虽然印度人还在满不在乎地宣称自己的胜利,但被欺弱的战斗机总不是假的,也让印度十几年来的强军宏图彻底破产。有人甚至指出,这一招是印度版的甲午时刻,所有国家都看清楚了印度的真正成色。所以有人就提出了当年中国甲午战败后,马上就有了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那么,印度人会不会因此而奋发图强,大力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从而在未来一雪前耻呢?答案是,不可能。印度工业化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近些年有很多人分析什么民族性啊,什么基建啊,什么教育啊等等。不过今天我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剖析农业,说个冷知识。我们都听说过中美巴西都是农业大国,但其实要论耕地面积都比不上印度。别看印度领土面积比中国小,但人家的耕地面积可比中国大得多,有一点九亿公顷,妥妥全球第一。美国一点七亿公顷排第二。中国一点二一亿公顷,位列第三。按道理来说,这么大耕地面积在国际上怎么说也是个农业大国吧,并没有印度的粮食单产低的让人择舍大米。每公顷二千一百九十一公斤,小麦每公斤二千七百五十公斤,连世界平均水平大米三千零二十六公斤,小麦三千二百八十九公斤都扣不着,更不要说中国了。至于总产量就更可怜了。二零二四年,印度粮食总产量三点三二亿吨,而中国呢是七点一亿吨。也就是说,印度以中国一点五倍的耕地面积产出了中国一半的粮食问题来了。印度的耕地面积远超过中国的情况下,为什么粮食产量远低于中国?首先是土地制度的问题。印度土地是不少,但问题在于土地的使用效率要和土地制度相适配的。印度地处热带,阳光充足,降雨量也很大,自然禀赋远超中国,但是农业水平却远低于中国,根本原因还是土地制度私有化。比如,最影响农业收成的水,印度的水资源禀赋相当优越,其全国平均年降水量约一千一百四十毫米左右,约等于中国的两倍。但是呢超过百分之五十二的印度农田灌溉不足,为啥?因为印度的气候特征是典型的下雨就落雨,停就汗。印度的雨季主要在六到十月之间,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在这个时期,印度许多地方经常面临洪涝灾害,但是只要过了几个月就马上干旱,甚至连河沟都会干涸。比如,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的乞拉朋齐,世界预期最高年降水记录二万六千四百六十一毫米,平均年降水量一万二千七百毫米,竟然每年十一到二月份严重缺水。按道理来说,你缺水的话,修个水库,把水蓄起来,等枯水的时候再用不就得了。可是有意思的是,除了北面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有几个大型水库以外,印度其他地方罕见大型水库。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