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坚持推进新时代的能源革命(下集) #新能源

  • 猫哥的视界
  • 2天前

中国为什么坚持推进新时代能源革命?碳中合作玩意儿虽然是陷阱,但玩好了恰恰也是中国的机遇啊。第一,改变中国能源结构。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国,进口石油占到石油总销量百分之七十三,这可不是个好消息。石油依赖进口,意味着中国不仅每年要花费海量外汇购买石油,而且非常依赖海上石油运输,而海上石油运输又依赖马列甲。海下无数人都担心,一旦东边开战,美国封锁马路街海峡的话,我们油路被断绝。就算有俄罗斯的管道要做补充,我们制造业也要面临危机。巧了,我们虽然缺油,但并不缺电,无论是煤电还是风电、太阳能、核能发电都不缺。如果把最好持有的汽车行业全部替换成新能源,那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只需要现在的百分之四十的使用用于石化加工就够了?这百分之四十的需求自产石油就能解决一半,剩下的用俄油、哈萨克斯坦油等中国可控的油就差不多足够了,不用再担心自己的命门被美国掐住了。不过因为各个产业都有路径依赖,不逼逼大家根本没动力搞新能源产业。所以我我们才在后来积极响应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倒逼新能源产业轰轰烈烈的搞起来了。发展到今天,中国能源结构有了本质性改变,石油依赖大大减少,虽然总的进口量仍在增加,但其中炼油占比已经大大减少了。到了我国实验碳中和的目标时候,可能我们就再也不存在能源安全的问题了。粉碎美元霸权。说实话,欧洲在搞碳中和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针对美元霸权。美元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货币?就是因为它和石油挂钩,全世界的国家都需要石油,而石油卖家只要美元,逼得大家不得不想办法挣美元,储备美元。所以欧洲人一琢磨,搞出个碳中和,这玩意儿就是个阳谋。首先是他政治正确,其次是可以制约使用美元。第三是表面上美国看不出来是在搞他。本来欧洲人的想法很好,但万万没想到我们后来居上了。在我们看来,所谓碳中和不就是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回收吗?简单。一方面,我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可是当之无愧的行家。过去二十年,中国植被面积仅占全球的百分之六十六,但是全球植被面积净增长的百分之二十五来自中国。再过去二十年,中国将总面积四点二二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人工消灭,而且连塔克拉玛干沙漠都锁边了,还有黄土高坡,也正在部分推收改种牧草。这都是中国正在增加的碳回收能力。你说要回收多少碳吧,需要回收多少,我们就种多少树不就得了。另一方面,二零零八年中国的光伏新增与累计装机容量、风电新增与累计容量可再生投资总额就已经达成了世界的首位,拥有全球最多的绿色能源产量。一边增加回收量,一边减少石油消化量,这样一直持续下去,那可能过不了多少年,中国可能就不用花美元来进口石油了,用人民币就搞定了。更关键的在于,中国已经从传统能源消费大国变成了新能源技术大国和输出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与其苦哈哈让美元去买石油,不如请中国来投资光伏电站和充电桩啊,毕竟绿电便宜啊,就算有投资成本,也比用进口石油划算。越绿多的国家转投中国的新能源怀抱,不仅让新能源产品成为中国新的出口产品,而且直接冲击了石油美元的生存基础。当大家都不需要石油了,谁还会需要美元,美元霸不就崩塌了吗?这就是二零零九的本哈根协议的时候,我们不感兴趣。可到二零一五年巴黎气候协定的时候,我们就很积极的真正原因。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巴黎气候协定。可以说,很多的条款都符合我们现在发展方向。所以中国搞碳中和,搞能源革命,既有经济利益,又有政治上的好处,还符合我们的大国形象,何乐而不为?只是可怜欧洲人本来是给自己量身定制的,杨某最后却给我们做了嫁衣。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