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和化工品不仅在利用率上有明显差异,而且在可替代性上二者也完全不同。我们生产汽油和柴油本身是为了让汽车跑,但问题在于,并不是只有他们可以让汽车跑呀。更便宜的天然气和乙醇可以,电池也可以,可是化工品的,你的石油还真玩不转。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能源能像石油这样提供,如此廉价且量大的化工产品。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不少炼成燃料油,多炼成化工品呢?这样不就可以完美利用石油了,而且还能多卖钱。理论上来说的确可以。但现实中,因为各国的汽车保有量实在太大,已经形成了油料绑架,所以每年超过百分之六十的石油都不得不拿来燃料油。然后在汽车里烧掉,变成了二氧化碳排放到了大气中,而不是生产化工品。这种情况一直到中国开始搞低碳革命,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之后才有所改观。其实说起来,我们一开始也并不信任新能源汽车,早些年,电动车辐射大掉头发的传言可见一般,但是大部分人一试电动车就发现真相,使用成本实在是太低了。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二零二四年中,新能源汽车充电一千一百亿度,因为不同车型能耗有差异,我们按每度电跑六公里,比亚迪汉和特斯拉都是七公里来计算,一千一百度电能跑六千六百亿公里。那么如果换成油车六千六百亿公里需要多少油呢?我们按最省油的日系车来算,百公里七升油就是四百六十二亿升油。前面提到了燃料油的利用率在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六十之间。也就是说提炼四百六十二亿升油需要差不多一千二百亿升左右的原油接近一亿吨,这是啥概念?二零二四年,中国进口石油总量才五亿吨,一亿吨的原油需要多少钱呢?一吨原油约合七点四四桶,按二零二五年四月一日价格计算,价值约五百六十亿元,也就是三千七百多亿人民币。可是这六千六百亿公里的里程所耗费的一千一百亿度电,如果充电要花多少钱,按照风电、光伏以及水电的上网价来算,差不多也就人民币不到四百亿。四百亿人民币实现五百六十亿美元的效果,是不是赚翻了?这简直是开挂啊,这就是新能源的优势,也是中国这些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更可怕的在于,中国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只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百分之八点九,电动车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大。如果把全国的汽车都换成新能源车,结果会如何?中国只需要四千亿人民币就能解决掉所有汽车需要的能源问题,能够省下至少六千亿美元的能源支出。这也就意味着,可能在二零六零年中国燃油车到售淘汰后,进口的原油基本上不用再提炼昂贵的原料油了,而是直接可以用过化工品的生产,直接把化工品干成白菜价。这种化工品成本的降低,将直接反映在化学衬衫、梳子、牙刷、保鲜膜、视频带,除非水管、电线、电缆外皮、玩具、家具、新车内饰等等产品的成本急剧下降,再次给中国商品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力。现在我们看看推动低碳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买卖。算完了经济上我们再来算算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