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坚持推进新时代的能源革命(上集) #新能源 #新质生产力

  • 猫哥的视界
  • 3天前

说起碳中和这个事儿,一开始是个陷阱来着。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关于碳中和为啥中国早些年很不积极,但是近些年突然积极了起来。就是因为碳中和其实就是锁死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条锁链。碳中和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国家的碳排放量,要与本国的碳吸收量持平,由此来完成二氧化碳的绝对低效。在欧洲国家看来,这是全世界的义务,每个国家都要执行。于是在二零零九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欧美在其他国家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就给各国分配了碳排放指标。他们直接拍脑袋算出全世界碳排放量不能超过八千亿吨。然后二十七个发达国家总人口才十一亿人左右,就抢走了百分之四十四的碳排放权,剩下的五十五亿发展中国家人口只能分到一半多一点的量。其中就包括我们如果你把自己的指标用超了,对不起,你就要向他国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也就是碳排放税。这听起来似乎是资源的合理调配,但其本质就是一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我们都知道,西方国家利用能源最早也最早开始去工业化,所以基本上在一九七九到一九九二年期间达成了探风工作,一九九二年以后就开始逐年下降。所以碳回收能力非常强,碳排放指标非常宽裕。如果发展中国家想搞制造业,但自己也无法实现碳中和的话,那就只能找欧洲国家交钱买碳排放指标。但是别忘了,从一九零零年到二零零五年至一百零五年之间,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是发展中国家的七点五四倍。现在又要抢走几乎一半的蛋糕,这公平吗?凭什么西方国家消耗了大量化石能源,完成了工业化,就不让发展中国家消耗化石能源,完成工业化,让全世界为西方国家先发展了几百年买单。丁仲礼院士说的好,二零零九年的气候变化峰会涉及一个根本问题,我们要不要发展?凭什么你美国能肆无忌惮排放两百年,我们就必须为碳排放买单。如果真搞成了,我们从二零二零年后每年都得花一万亿去购买二氧化碳的排放权。所以在早些年,我们一直对碳中和问题不太感兴趣。但慢慢的我们开始转变了态度。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