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火药桶为何再次被点燃 #印巴冲突

  • 猫哥的视界
  • 3天前

大家可能有个错觉,就是认为克什米尔地区就是一个火药桶,乱七八糟的,为啥居然还会有游客呢?事实上不仅有,而且还很多,因为在硬控区域内藏着一个旅游圣地,就是绰号南亚小瑞士的度假小镇帕哈尔加姆。对,就是这次恐袭的发生地这个地方因为风景优美,气候清凉,相比普遍炎热的印度而言,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避暑胜地,所以非常受印度人欢迎。到二零二四年,就有超过三百万游客到此,已有很多人奇怪,旅游胜地和恐袭能扯上什么关系?旅游产业发展不是造福一方水土吗?要分析其中的因果,我们就需要对历史进行回顾。这里简单粗线条说说,其实整个克什米尔问题的导索,就是一九七四年英国殖民者草率划分的蒙矛盾方案,引起当时规定,克什米尔土邦可以自主选择加入印巴或独立,而印度教土邦大军选择加入印度。但百分之七十七的穆斯林居民倾向于巴基斯坦,直接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后来划分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度占据克什米尔土邦约一半以上的领土,包括查莫克什米尔谷地等。其中,茶沫地区以英度小人口为主,印度在这个区域的基本盘,而克什米尔谷地穆斯林占比百分之九十五,恐袭事发地帕哈尔加姆镇就是克什米尔谷地。这片区域简单说,这里一直存在,虽然是印控克什米尔,但是大多数土著却不认同印度,甚至排外情绪浓厚,穆斯林和印度教相互看不惯,长期存在反印度武装,这点和俄乌的克里米亚很像。前期印度为了摆平矛盾,出台了印度宪法三百七十条,就是说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具有特殊地位,拥有独立宪法旗帜,限制非本地居民购房和获取政府职务。默认国中之国形式的存在,但这种平衡被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打破了,他们认为这种特权就阻碍统一,并为分离主义提供温床。所以从二零一四年上台后,就着手废除这项宪法。二零一九年,印度人民党以压倒性优势完全控制两院,最终成功修宪。当然,那时欧、美、英拉拢印度制衡我们,所以对莫迪的这番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为莫迪改变区域现状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从一九年开始,这片区域就放开了投资,允许外来移民定居、购买土地以及开展投资活动。前面说了,因这里度假条件非常好,所以最近几年印度在这里已经砸下了上百亿美元的投资,在投资金还有二百亿美元。并且墨迹政府在这里大力发展旅游业,还有个小心思,就是像这个穆斯林集中区掺沙子,通过产业带动进行人口稀释。这就直接导致一个什么情况呢?英国克什米尔地区的旅游区那是混得风生水起,年均g d p增长超过百分之十,极建旅游一拥而上,热火朝天。而巴控这边呢基本上原地不动,再加上最近几年巴基斯坦整体经济低迷,所以这个地区现在是冰火两重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更关键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硬控区的穆斯林也不断遭到打压,当地人并没有付到多少利益,反而被新居民严重冲击生活,这就激化了区域内穆斯林群体的强烈不满。目的在硬控区域单方面改变现状,中国投资带动人口迁移,稀释穆斯林人口比例,对不同宗教信仰进行打压,加之区域贫富矛盾逐渐放大,导致各种矛盾愤怒越来越大,最终酿成了这次惨烈的居民个人认为这才是事件背后的真相。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