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需要战争?除了一部分战争的原因是双方矛盾实在无法调和。大部分战争的原因其实就是战争,只要赢得胜利,就可以获得和平时期想都不敢想的婚礼。中美贸易战其实也是如此,比如特朗普就想着,只要自己胜利,就能大大赚一把,让美国真的再次伟大。但万万没想到,面对美国的讹诈,我们丝毫不怂。一次次加码之中,这场贸易战越打信心越足了。中国为啥这么强硬?这是因为中国坚信自己能赢得胜利。外交部长助理华春莹曾说过,我们完全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取得今天的骄人成绩。如果说中国正在打一场战争,那打的就是捍卫自身正当权益的正义战争。中国信心十足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有成功先例。我们回想一下,过去与美国的贸易战、科技战,我们其实已经赢得了丰厚的红利了。首先是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提升。咱们都知道,只要有国际贸易就离不开货币。那么问题来了,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货币,用谁的当交易货币呢?美国利用二战获得的特殊地位,让美元挂钩黄金,最后成功把美元变成了国际货币。后来虽然不挂钩黄金了,但美元又通过矛盾石油继续维持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让自家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好处太多了。比如美国可以直接开通印钞机,用纸就能从其他国家换来财富。比如,美国可以把通胀撒向世界,让全世界买单。此外,美国还可以发动美元潮汐,让美国在全世界割韭菜,所以不被美国收割的最好办法就是不用美国货币,用自己的货币结算。但问题在于,你的货币别人不认了,别人拿着你的货币,要么是划不出去,要么是你突然贬值了,咋办?所以大家看来看去,最后只能用美元,包括中国也是如此。很多对外贸易都是用美元结算的。就算人民币国际化提了十几年了,也上线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 i p s。但是在二零零五年的时候,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累计交易额只有四千八百零八亿人民币,占全球贸易交易量的百分之零点一都不到。但是万万没想到啊,二零一八年特朗普的贸易战给中国送来神助攻。在这里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下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动机。在特朗普看来,美国存在巨大逆差,相当于其他国家都在赚美国的钱,这是不公平的。但问题在于,你既然想要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那为了世界市场上有美元用,那你不就必须保持逆差才行吗?这就是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一九六零年提出,主要是指国际货币负有提供全球流动性的责任,提供储备货币的国家需要有越来越大的经常项目逆差,才能保证给国际市场提供充足流动性。想要贸易顺差,又想要国际货币地位是不可能的。虽然特朗普普的贸易战不符合经济学,特朗普这人其实也不大懂经济学,反正贸易战他就是打了,不仅跟我们打,跟日本、韩国、欧盟、印度都打了。反正就是俩字,任性。我不管他国用什么办法,就是要减少贸易逆差才行。但这样一来会造成一个问题,当他国用美元向美国购买商品平衡逆差之后,自己持有的美元会减少。那在国际市场上找他国买东西的时候,不就没有美元用了。没有美元,但又想和他国贸易,那咋办?只能挨个找其他国家搞货币互换了。货币互换是指双方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期限内交换不同货币的本金,并在期满时以约定汇率交换回各自本金的一种金融交易。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双方的银行互相借给对方一笔钱自己的货币。然后对方拿着这笔钱可以买自己的东西,等到期了再结算就行。那么这种货币互换谁最占优势呢?显然谁的贸易量最大,谁最占优势,为啥?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啊,中国可以提供世界上大部分商品。只要中国答应了货币货换,那这些国家拿着人民币不就可以买中国商品了,不影响国际贸易,同时也避免了美元收割,岂不美?在目前中国已经在二十九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三十一家人民币清算行,并与四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我们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协议总额超过四万亿元,是世界上最多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在全世界美元交易体系中撬下的一块四万亿元的大蛋糕。更宝贵的在于,先订货货款协议的不仅仅有普通国家,还有石油出口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每年进口石油需要大量美元,这也是中国过去离不开美国的重要原因。可是,中国贸易战之后,中国获取美元渠道减少,虽然有巨额外汇储备,但也不能总是坐山吃空啊。于是,二零二零年,沙特和中国签署了一个价值五百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且还可以展期三年。这可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货币货币的协议,而是沙特认可人民币的价值。人民币可以买石油了。还有二零二二年的俄乌战争,更是让中国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协议相关补充协议,其中有一条就是使用卢布和人民币向俄罗斯购买天然气。不要小看这两个协议,这意味着无论是俄罗斯还是沙特,都认可人民币的价值,也都愿意收人民币。那么问题来了,其他国家是不是也可以拿人民币来购买能源了呢?可以的,二零二三年就有媒体曝出,印度最大的石油公司i o c,开始以人民币支付部分俄罗斯石油的采购费用,这简直是把美元的根给抛了。各国为啥任美元,就是因为产油国任美元,各个需要的原油都要用美元来买。但现在如果人民币也能买,原因,谁还愿意再用美元,毕竟中国比美国好,说话多了,中国也不会像特朗普那样天天瞎折腾,让你平衡贸易逆差呀。可以说,正因为美国打贸易战,中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极大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各国纷纷开始加入c i p s,能用人民币交易的就不折腾着用美元了,毕竟美元获取困难,而且美国也不好说话。二零二四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 i p s处理业务八百二十一点六九万笔,金额一百七十五点四九万亿元。这是啥概念?相比二零一五年的四千八百零八亿人民币,翻了三百六十三倍,占到了全球跨境支付交易流量的百分之十二点八五。说实话,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过去是不可能想象的。在过去我们想推动自己的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易货币太难了。比如你要找当事国谈判,允许用人民币投资,当事国拿了人民币,还要能在使用后保证合理通畅、便宜的回到中国,换了商品和服务。光这一条就不简单,当时我总是会找出各种理由拒绝使用,而是要求我们使用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自由兑换货币来完成投资。比如你要说服当时和银行接入c i p s,但那边的银行到底能不能介入,介入后收取的服务费是多少?收高了没人用,收低了不划算。再比如,人民币的汇率一直受到国家层面的控制,你让别人用人民币,人家总觉得你会故意贬值收割人家。咱们假设一个土耳其客户想用里拉向你买东西,你敢不敢收?当然不敢,因为里拉贬值太快了,所以想实现国际化。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很难很难,你要一点一点找人家谈,一点一点建立信用,一点一点说服别人加入c i p s。可是现在呢根本就不用中国费劲,人家自己就找上来了。如果不是贸易战,倒逼哪会那么容易。其次是产业升级的助力。我们还记得二零一八年四月十六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激活拒绝令,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销售一切产品。这一经历意味着美国对华科技战的开始。不得不说,当时的一纸禁令给中国高科技产业带来的堪称灭顶之灾。就连华为开发布会,都要哽咽的说,我们没有芯片了,为什么中国搞了这么多年芯片还要被卡脖子呢?有人说芯片技术高,也有人说中国人不行,但其实当时的中国芯片落后另有原因。第一是市场,比如英特尔c p u芯片和中国的龙芯性能相差并没有到天差地别的地步。龙心基本可以满足市面上大部分应用,可在市场上的龙芯就是卖不动,为啥?因为英特尔和windows有联盟,很多软件只能在英特尔c p u上才能运行,所以用户只能买英特尔芯片,这就是生态的威力。而隆鑫哪怕造出来了,除了航天军工领域,也基本没人买。第二是资金,芯片产业是个投资巨大,收益周期也很长的产业。中国之前不是没搞过芯片产业,但因为芯片技术迭代极快,往往是等场次建起来,产品也落伍了。所以在业界一直有造不如买的说法。而且国产芯片因为生态问题,所以市场聊聊,既然没市场,谁还会投资建厂,没有投资,那自然也别指望技术能迭代了。第三是惯性。说实话,现在的芯片即使是性能过剩的,有谁能把芯片用到百分百。所以市面上除了手机、平板等产品,大部分用普通芯片就行了。而这个领域恰好是国产芯片已经突破的领域,但就算是成熟,至少国产芯片卖的也不好。为啥这里面有个行业惯性在里面。比如你设计一款产品,用的是高通的芯片,你的所有测试开发都是由高通芯片所做的。那么你会闲着没事把它换成国产芯片吗?不会啊,不仅要占用大量开发资源,而且谁知道换了国产芯片以后,可靠性会不会有啥问题,会不会影响自己产品的信誉。所以如果没有外力逼一逼,根本不会有人主动换国产芯片。这种市场惯性是无论怎么宣传,投资都改变不了的。可是,特朗普的关税战直接给中国芯片产业送来了神助攻,过去与美国的贸易战、科技战,我们其实已经赢得了丰厚的红利了。如果没有外力逼一逼,根本不会有人主动换国产芯片。这种关系是无论怎么宣传,投资都改变不了的。可是,特朗普的关税站直接给中国芯片产业送来了神助攻。首先就是资金。当芯片被卡脖子之后,芯片成为国家主导的投资热门。二零一八年七月,我们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二期,募资二千亿元。二零二四年五月,中国。又成立了大基金三期,募资三千四百四十亿元人民币,重点投向设备、材料领域,其次是市场需求。过去,国产芯片造出来了也没市场,现在呢国外断供只能用国产芯片。虽然适配过程很痛苦,但适配了之后整个市场惯性就变成了国产芯片的了。再想改回进口芯片,大家就又没动力了,而且国产芯片性能够用,价格还便宜,还不用担心断供干嘛不还。比亚迪的故事最有代表性。二零一八年,比亚迪百分之八十的i g b t芯片、电动车电控系统中枢依赖英菲林。美国打压后,采购成本飙升,倒逼比亚迪加速切换的过程方案。如今,比亚迪自研的i g b t芯片不仅满足自家三百万辆新能源车的需求,还以性价比优势打入东南亚市场。二零二三年出口量同比增长百分之一百二,有了资金,有了市场需求,甚至都不用政府引导,芯片产业自己就会技术进步和迭代的。所以七年过去,中国芯片产业已经非昔比。设计领域,华为海思汉姆技能企业在a i加速芯片方面持续突破。长江存储,用三年时间完成从三十二层到二百三十二层的三d n a n d的技术跨越。直接把固态硬盘的价格给打崩了。中芯国际完成从二十八纳米到十四纳米的跨越,甚至有传言具备了七纳米制程的生产能力,设备领域突破更具有战略意义。北方华创的n m c六幺二d刻蚀机进入了中芯国际十四纳米产线。上海微电子的s s a八零光刻机实现二十八纳米制程工艺认证。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成功自主研发五纳米刻蚀机,还有原材料,国产光刻胶,市场份额从二零一八年的不足百分之五涨到百分之三十。在芯片研发领域,华为海思开始使用国产e d a软件来研发芯片,并成功推出了两款高端产品,麒麟九千s,将华为再次送上手机排行榜。而升腾九幺零b性能已经超过一美达a一百。据二零二四年的海关数据,中国出口芯片数量达到二千九百八十一亿元,同比上涨百分之十一点三。出口金额也来到了一千五百九十五亿美元,增长百分之六点九。中国芯片自给率从二零一八年的百分之十五,预计在二零二五年会达到百分之五十。这么庞大的市场份额,如果只靠商业竞争,基本没希望做到,但贸易战、科技战帮中国做到了。那么二零二五年中国芯片产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三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半导体嘉年华在上海举行,来自深圳的半导体设备新创企业新凯莱一出场就亮出王炸一系列设备,直接切入七纳米以下先进支撑领域。显然,新凯莱是想做中国的阿斯麦,更关键的是,新凯莱的设备不仅制程先进,而且采取了多线并进的策略,只在构建完整的半导体设备生态链条,而非单一环节的突破。这么牛的公司是怎么冒出来的呢?大家一查发现,这家公司原本是华为的,后来深圳国资委接手并注资成立,既保留了华为技术积累,又通过国资介入,规避了国际制裁风险。这次新凯来的成功,显然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随着国家对半导体设备自主化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a i智能驾驶等产业的算力需求正推动芯片装备市场稳步增长。以新卡拉为代,为了中国芯片产业,很有望抓住这一波红利,最后和国家一起逆袭,最终形成一个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从工艺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完整的芯片产业链。说实话,如果按照正常市场逻辑按部就班的发展,恐怕再给我们二十年时间都发展不到这个程度。但就是因为特朗普的科技战彻底断了,中国国内造不如买的美梦,把压力变成了动力。全民此刻,芯片最后在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下,才走到了如今坐二望一的地步。而这就是中国和美国打科技战带来的红利。下一步,随着中国芯片产业的全面突破,平常干啥都能干出白菜价的本事,恐怕该焦虑的就是美国人了。其三是外交突围。在民主党当政期间,因为美欧之间价值观的趋同,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并不那么友好,往往跟着美国的指挥棒,对我们采取意识形态领域的敌视态度。就算中俄之间有经济合作,但也往往被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制造莫名其妙的障碍。说白了,欧洲就是一帮好日子过腻了的落魄贵族,只要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就总是放不下自己。那股傲慢劲,总是喜欢报了一下,对你指指点点,嫌弃这嫌弃。那既然如此,那就让特朗普教教他们做人吧。我们看到特朗普上台后,一通王八拳,几乎所有政策都在跟欧洲对着干。比如俄乌停战问题直接关系欧洲安全,欧洲只是希望美国支持乌克兰打下去。可是特朗普却绕开了欧洲,直接和俄罗斯进行了谈判,相当于剥夺了欧洲关于全球事务的话语权。搞笑的是,特朗普的核谈方案还让欧洲出钱出兵去维持乌克兰的和平。而且一旦这些士兵遭遇袭击,不触发北约共同防御条款,这不就是把欧洲人当冤大头使吗?欧洲非常恼火,比如气候问题。二零一九年的时候,特朗普就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气候协议,引发了欧盟国家的强烈反应。气候问题是白左政府最重要的一题之一。这次上台之后,特朗普又说要大力发动石油工业,显然是不打算搞环保了。欧洲人更是郁闷。更关键的在于,特朗普直接干涉了欧洲的政治,不仅让万斯在慕尼黑会议上把欧洲各国都骂了一遍,而且还公开支持欧洲的右翼震荡。显然是要把民主党的欧洲盟友逐一清算,引发了欧洲强烈不满。这一次,特朗普又给德国商品加了对等关税,不仅直接打击了德国汽车工业,还严重威胁到法国葡萄酒、意大利奢侈品等传统欧洲优势产业的出口市场。特朗普这种盟友和敌人一起打的玩法,就是要逼着欧洲造反呢。果然,承受巨大压力的欧洲,终于认清了现实,务实了一点点,开始主动找我们接触。中欧关系迅速回暖。四月八日,拜登时期对美国言听计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亲自给我们打来电话说好话。此前,他还提到,中欧之间有可能达成协议,还强调了深化贸易与投资关系的重要性,显然是暗示中欧投资协定要重启的。四月十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第三次访问中国,呼吁欧盟改变对华立场,希望保持并谋求扩大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四月时,欧盟委员会宣布与中国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将启动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已取得欧盟二零二四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方案。如果协议达成,意味着中国车企能多卖钱,欧洲车企也死不掉了。如果不限价,比亚迪秦能用一万欧元的秦plus,把所有欧洲车多干饭,可谓双赢。四月十日,德国的三个新执政党的联盟文件上也悄悄删除了禁止华为设备的华为条款。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华为参与德国市场的政策障碍基本清楚,德国的政策在欧洲往往有风险标的作用。如果德国不限制了其他欧洲国家,大概率会登上。显然,相比美国把欧洲彻底干死,欧洲人明智的选择和中国合作,共同对抗美国压力。说实话,欧洲人太傲慢了,如今却选择向我们低头,真的很难得。欧洲人的合作如果没有这场贸易战,中国需要多少充满来换,需要耐心说服,多少傲慢的欧洲人需要打多少嘴仗。现在呢中国死抗着打了一仗,不费吹灰之力,欧洲人就乖乖过来了。一旦中国投资协定解冻,欧洲这个巨大市场就会彻底向中国敞开,为中国经济发展再次增添新动能。除了欧洲、日韩和东南亚的情况也差不多。二零二五年三月二十二日,中日韩三国外长时隔十六个月再度聚首日本东京,举行第十一次外长会议,是彭茂亲自出席会议。显然也是想推动中日韩自贸协议来应对美国的冲击。还有四月六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也表示,马来西亚将继续拓展并强化与欧盟、亚洲、中东及非洲等主要贸易市场的联系与合作。紧接着,我们就访问了跃马简三国,签署了一大堆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什么?欧洲、中国、东亚、东南亚这个人口超过三十亿,经济规模达到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经济体正在努力团结在一起,共同抗衡美国。最有意思的是,这个群体中有不少美国的小弟和美国小弟一起对抗美国这种情况,中国过去想都不敢想,过去哪次不是中国一维多,虽然不落下风,但终究心力交瘁。但现在呢轮到我们多为一了。显然,随着特朗普的贸易战,世界圈子正在急速变革。过去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可能要让对于中国主导的新秩序了。这种秩序变革过去可能要等几百年。现在随着特朗普的助攻,中国不需要付出多大筹码,就可以轻松获得。这就是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获取的最大红利。说实话,这次中国制造的红利让我们自己也吃了一惊,也在促使中国的政策改变。在过去,我们总是想着以和为贵,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这样虽然最后往往能妥协,但总是要让多出很多利益。但现在呢,既然要谈判,既然谈判要吃亏,死磕能得到红利,那我还要顾虑啥呢?肯定大打特打呀,不仅打的过程中红利都吃不完,而且只要打赢了就能获得过去几十年几十年都拿不到的红利。说实话对美国来说很不妙,过去美国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因为美国算准了,中国不喜欢纠纷,最后肯定要妥协。但以后呢,过去那个喜欢讲道理的中国不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感觉和美国死磕的国家,而且是带着一票人一起和美国死磕,那美国还有什么好日子过?不知道。特朗普日后回想起中国的转变,是他一手送来的时候会不会后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