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又到了年度盘点的时间。去年我总结的是强者恒强,而信念则是完全相反,十四五报告中就已经暗中做好了标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用这俩词儿,把今年乱七八糟的事儿串起来就清晰多了。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转暖说是全世界人民疫情控制的功劳。但我说是有些国家玩命放水,只是在全球抵着白烂的。二零二一,我国前三季度增长百分之九点八,在重要国家中绝对领先,美国是百分之五点七,两国绝对值差距进一步缩小。由于彼岸放水放太猛,全球人民感受到的就是水涨船高,全球房价迎来了近十年最大涨幅。土耳其甚至因为放水货币贬值引来力波,外国人扫过程,美国通胀跃跃起飞,加上疫情和内部分化等诸多原因,供给端面临挑战。进而有求于我们,就有了后续一系列两国关系看似好转的动作和幻想,这个后面会说,而彼岸并不是个案。当众多国家物资短缺、通胀加速的时候啊,我国至少已经从对抗疫情的泥泞中爬出,变成了游击战,并且担负起来向其他国家输出产品和服务的重任。外贸数据席任据海关统计,今年前十一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三十五万亿,增长百分之二十二。贸易顺差三点七七万亿,同比增长五分之一。我国的贸易伙伴在二零二一达到了二百三十多个,其中有喜欢我们的,也有恨我们的。只不过每年贸易额超过一百五十亿美元,这个巨大的体量,早已不是互通有无,平衡于缺的调节剂,更是发展外交的纽带和手段。比如,最近的立陶宛事件,从今年八月开始,立陶宛就在台湾问题上屡屡作死,甚至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直到十一月底,立陶宛。不过,我们反复抗议和交涉,我方在十一月二十二日宣布将两国的外交关系椒为代半级。然而对方还不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十二月初,我们一没经济活的世界在立陶宛引爆。截止我做视频,中国官方还没有回应,但立陶宛的外交部的原话是,中国已要求所有跨国公司二选一,与立陶宛企业切断联系,否则将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立陶宛外交副部长后续表示,不少跨国公司已经取消了陶宛供应商的合同,立陶宛工业家联盟也向路透社证实了这一消息。立陶宛太小了,在供应链上没有话语权,在我国面前微不足道,而且老大哥欧盟也是嘴上在乎,心里不在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只是立陶宛背地里拿着弯弯的好处,明面上却一副弱小无助的样子。茶味实在太浓了,而且不只是立陶宛很多所谓的富贵小国,天天折腾繁华事件。这些西方的政客们收着繁华的好处,也该挑个典型的直接摁死杀鸡惊猴了。这又让我想起三体里的那句消灭你,你你何干?这事儿太小了,估计也没人关心,但也不应该放进几年大事件的。但这个案例证明了我上述说的我国巨量的贸易规模,其本身就是一个筹码。而今年的十一月,随着东盟六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加入,os正式达到协议生效,门槛将于二零二二年开始生效,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减去优化倒退的大环境下,东盟和太平洋周边除了美加之外的重要国家,组织了自己的朋友圈。没有,美国当然是一大特点,但更重要的是,我新增最重要的自贸伙伴就是日本。中日减关税将显著下降,对终端消费和工业领域有利好。当然,对厂商也会带来更大的竞争。说完外貌再说人口,我们总能听到几个事儿被放在新闻里来回的说,一是教育行业的洗牌和引落。全国学生减负,防止资本进入教育行业等等。二是房产税,四月就开始涨着要上房产税,年终政策去年信贷收紧,颠覆学期等戏码全上到了十一月的时候,房地产税呼之欲出了。三日,房价本身这座大山,我为什么也放到人口里,说后面就会知道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控制效果显著。可以看这张图,从今年一季度到我做视频,一线城市均价虽然还是有所上涨,但是涨幅受限。简单讲不猛涨,不猛跌就不错。如果暴跌已经被地产捆绑的银行体系岌岌可危,所谓的系统性风险真的来临,受苦受难还是底层百姓。而暴涨引镇之客,最后爆出更大的雷,还是给百姓买单。房价虽然是座大山,但房价是问题的表象不如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