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a股见过两毛钱的股票吗?你能想象曾经a股的第二大市值的资本帝国,一夜之间瞬间崩塌,随后一文不值的转观景项目。只不过利益记得者早在崩塌前逃离,留下陪着千疮百孔的散户们哀嚎遍野。我们之前看到过的康德新的业绩是这样的,但经过调整,注意看每列右侧的红色主,也就是其利润,其真正的业绩是这样的。追溯调整后,财报显示,康德新一五年至一八年连续四年亏损,直接触发退市标准。经过一系列法定程序后,二一年五月,这个曾经万众追捧的股票停止了交易,收盘价两毛钱。众所周知,港股有一堆鲜股,也就是几毛几分的股票,很常见,但在a股两毛钱的股票可不常见,还曾经是大白马,这就相当赛过彭合。最终,证监会对康德馨给予警告处六十万元罚款,终于等十三责任人罚款三至九十万元不等,终身市场进入移送司法机关。我在研究这个案例时,更多的是发现以前财务造假可能都是在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上做的手脚。但如把套路用在最赤裸的现金身上,玩起了最危险的地方,也是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如果说是康康先造假造的专业完美无缺,到瞒天过海,我是不信的。货币资金这么直白的科目,当时审计没有起疑心了。我有很多同学曾经在四大做审计,这个太反常了。所以我能得出的唯一结论,当然也是我的主观断定了。这场闹剧里面,全员恶人,虽然当年中国前十大会议事务所瑞华直接关门,银行相关责任人下台,终于入狱。康德馨与康德集团至今还在撕逼。这件事就是康德集团、康德馨银行、瑞华奎事务所之间的罗生门,而且没有谁是完全无辜的。其中布局之人确实有点东西利用了房间的大象,当着大家的面儿堂而皇之的在现金这个项目上完成了所有操作。而之后这些入狱的、倒闭的损失的各方就如同洪水滔天,上百亿的资金到底去了哪里,是不是真的投入了所谓碳纤维的无底洞,至今仍是个谜。但对于这些失去千亿市值的十三万的股东来说,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点资金在千亿市值面前微不足道。只有康德馨美好的未来才能支撑失职。而此时的康德馨已经没有未来了。复盘这件事,早在二零一八年五月,深交所就已经发现康德新存在双高和股东涉嫌违规担保等苗头,公开问询康德新存贷双高就是说一个企业存款多,贷款越多,这是不符合逻辑的,毕竟贷款利息要比存款利息高。与其这样支付财务成本,付给别人利息,还不如还上贷款或者不贷款。你自己把钱放着也比这个强。当时的可能性答复就十分牵强,说了一大堆,有的没了,监管也不傻,早就看出可能性有问题,只要是造假,就不可能天衣无缝。普通散户或许看不出,但骗不过监管的其中各层级人员都比你们想象中的聪明和专业的多,只是监管也很尴尬。以前顶格也只能罚个六十万。这就是说,到了证券法的不断进步,这个之后会系统的说。所以你们常常忽略的监管的公告,尤其是问询函、关注函都是有明确指向的。这些公开文件里面觉得无聊的,反正的话语里面的某一个用词可能就反映了一个经典故事。只能救你一命。另外,康德集团持有的康德新股票质押比例最高,是达百分之九十八,这已经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个在券商做质押的朋友跟我聊康德馨时说,当年康德馨到处打听哪家券商可以做股票质押,哪家机构贷款比例高一个现金牛奶的白马股怎么会问这些事儿。所以那时候他们就已经预判这家公司有大问题,只是当时这事儿并不热,反倒一八年频频出现上市公司股东被平仓暴雷后,大家才意识到股权质押比例过高是个危险的信号。可见,每一次的群体性认知提升,都要有人付出惨痛的代价。至此,可能新累计虚增利润一百一十九亿,一百二十二亿现金不翼而飞。资本永不眠然的属于是我之后会持续复盘那些资本催生的丑闻,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