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一百二十二亿资金凭空消失的造假之王,眼看就要让资产瞬间蒸发,让散户跌倒喊妈。这时候你们才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然而还有一道坎就是康德馨的钱不可能直接拿给大股东康德集团使用,竟然都是一家人,为什么不给我用的?很多上市公司老板可能会通过有失公允关联交易向自己公司输送利益。有点绕是吧?换成人话,比如一块钱的东西,上市公司花五块钱从股东那儿采购,这就是一个基本套路。但是康德集团却没有,不是他有多高尚,而是因为通过交易输送,可能会导致康德新业绩下滑。也就是我可不能增加那么多成本,我可是神坛上的机油股,这动了摇钱树的根基当然不行。所以我们看到另一番操作,也就是银行资金归集功能。这是康德馨,也是终于给所有资本市场的玩家上了一课。很多大型集团为了控制下属企业的资金安全,都采用了银行资金归集功能,集团在一家银行开一个一级账户。子公司在他下面开一个二级账户,也就是每当子公司的二级账户里,有钱进来就会自动划转到集团的一级账户里。子公司的二级账户里余额实时为零,二级账户要对外支付的时候,只要一级账户里有钱就能付。但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有独立性的要求,将上市公司作为股东的二级账户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银行在开车这种业务时非常谨慎,也就是一些头部v i p企业。能这样。康德集团和康德馨就在北京某行开通了这项功能。康德集团通过这种方式,在二零一四年至二零一八年的五年中,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高达六十五亿元、五十八亿元、七十七亿元、一百七十二亿元以及一百五十九亿元。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康德新的钱都被康德集团用着,而账面看康德新生是一家盈利高、资金充盈率的企业。当投资者们都沉浸在这个账面资金达到百亿的企业的幻想中,甚至二零一八年五月以前,还依然大批研究机构推荐买入。而此后康德新的股价却开始平均下跌。不知道是为了继续讲故事,还是股票质押平仓压力。这一年,康德馨选择了玩命平台,不让大家交易,也封锁住,股价变动,整了一堆星火,又重组又入收购,搞了一堆新业务。但其实到底有没有这事儿,仁者见仁吧。也就是这时候关于康德新财务有问题的传言,人在资本上甚嚣尘上。几次停牌后的复牌,也是伴随着股价暴跌,资本市场上大家也不傻,你用各种故事来停牌,要么是拖延,要么是有大事。总之,在一八年下半年,康德信大股东康德集团资金压力问题也成了公开话题,各种舆论和猜忌满天飞,国家继续暴跌。一九年一月十五日,一纸公告彻底引爆康德新的炸弹。康德馨称,某债券未能兑付十点四亿本金和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简单说就是有十点四亿的债还不上了,老子不还了。但是此时距离二零一八年的三季度,仅过去不到一百天。当时康德馨的张美尔资金还有一个一百四十一亿这么多的资金,怎么会七七十点四亿的债务都还不上呢?当所有人的目光转向在某银行存的一百二十二亿现金时,该银行表示,康德新的账户余额为零,而事实上账户上也确实没钱,所有人都傻了,但你没有了上面资金归集的知识背景,这块就懂了,结论就是,一,一百二十二亿资金早就被康德集团归集走了。六天后,公司再次公告五十二点一六亿债务也违约了,十亿的债务都还不上五十多亿的更还不上了。康德新的神话终于破灭。伴随而来的证监会的调查,账户冻结资产查封、被退市风险警示等等。十一家银行讨债招商,因为股票质押也损失惨重。故事发生到现在,又出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神坛上的大厦倾塌,各路债权人讨债。而康德新剩下的资产优先分配给哪些债权人呢?当然按照法律是有相关要求和解释的。但我们看看实际发生了什么。首先是康康新的银行账户里,钱,那一百二十二亿的账户里,钱被归集走了,这没法要了。但康德馨免交资金归集的另三个募集资金专户的钱里面,确实还有点,但都被债权银行划走或者冻结。而康德集团这个股票也被冻结,或许每个机构都有减少自己损失的手段,但个人投资者所持有的千亿市值资产彻底蒸发。散户们可就没什么办法逃回自己的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