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篇03】1400亿8次反转,中国六方资本内斗,揭秘背后博弈 #八卦 #房地产 #资本 #扒皮 #吃瓜

  • 巫师财经
  • 2天前

宝能姚振华进入保险业一零年,万能险不能再卖,资金来源直接给你断了。同时,禁止在买入股票。一切都天衣无缝,时间也刚好,宝能从各个角度都被束缚住了手脚。在深铁面前已经无力回天。六月二十一号,深铁改组万科董事会,王石卸任董事长,聘为名誉董事长。喻亮原万科总经理,接任董事长职位长达两年的万科控权之争终于告一段落。而此时,宝能一直拿着万科的股权,也没有更多意义了。二零一八年四月,宝能开始陆续减持万科股份。二零一九年九月,安邦也开始减持万科股份。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宝能卖的只剩百分之五了,再到今年六月三十号,根据财报,宝能彻底消失在万科前十大股东名册上。这场世纪财阀内斗也终于落下帷幕,但我的工作还没结束,我带你们来复盘一下每个财阀的得失。先说万科管理层,有人说他们保住了控制权纯属扯淡。如果是这样,深圳地铁的建议改名深圳慈善花了六百六十四亿,就为了保护万科管理层,那必然不是改朝换代,必有新的格局。只不过王石out,但这对于王石来说可能是最体面的离开了。毕竟在这几年中,王石本人曾经多次破防,阵脚大乱,很多公开的言论也被诟病。再加上红烧肉八卦和宝能舆论反击,王石的个人形象遭受重大损失。这个结局或许在这种级别的大战中,对王石和对万科都是最体面的了。我对王石是有好感,但免不了和有些人意见相左。我们还是回到上帝视角,不对个人做过多讨论。宝能方面粗略计算,动用资金四百多亿,最终股票套现约七百多亿,收益约三百多亿。但我之前专门说了,宝能的资金成本三百多亿,有很多还是要还利息的。说来惭愧,最近我招募网红分身乏术懒了,没有做过多研究,整体判断,宝能获益应该是二百亿左右。但姚振华吃了一记监管罚单,丢了万能险,你们觉得这两百亿他赚吗?再说华润,华润怎么也没想到。二零一五年七月,宝能那次举牌居然是他世纪万科的开端。王石多次求助华润,但傅昱宁除了在宝能首次超过华润时,增持一点意思一下以外,再没有采取应对。对于我们来说,整个斗争的过程好像惊心动魄,但也或许只是个分支,尤其是对于东海洋城的华润来说,不过沧海一粟。可以说,站在华润背后的视角,这只不过是众多故事里的一个支线故事吧。对于安邦的垂翼豹林,这更只是个知线。不多说了,再看恒大持股成本约二十三块,转让价格为十八点八,亏损超过七十亿元。恒大愿意亏损退出,当然是有原因的,这背后的真相肯定没有实锤。我给几个线索吧,一、恒大借壳上市。二、相关地块的配套开发,三总部由广州搬到深圳释放的意图。四、深铁后期和恒大的地块交易。再看最大的赢价,深圳地铁集团六百六十四亿拿下万科控制权,目前市值约九百五十亿,福盈二百八十亿。当然,这不是最大的收益控制,万科才是最大的收益。而且身体要钱给钱,要地给地,可见其对万科坚定的信心,以及把万科留在深圳的决心。而且说到这儿也可以理解我三部曲。第一个视频说的级别最高,且没有之一的含义。不说了,再看万科自己一五年,恒大、碧桂园融创的规模都超过万科,市值也都翻了三十五倍。当前几年,人们感慨万科是否选择道路的时候,时过五年,在品牌形象、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上,万科仍然傲视群雄,而这也证明了这个势力和新格局对万科最体面最有利。当然了,这样一来,万科也成了另外一个抽象符号,背后的故事也还在继续。导办之争不是万科第一次被恶意收购。一九九四年,居安证券就干过万科之所以老被搞第一,万科股权分散之所以这么分散,其中的案例我在开篇也就提过了。第二,万科管理层持股少,对实质维护没有太大诉求。虽然万科在二零一五年试图用一百亿回购股份,但是因为反应太慢,股价瞬间击穿十三点七的回购上限,方案几乎白做。第三,万科作为头部千亿企业,帝国,股价却长期在低位。这不是招狼群惦记了。第四,整个市场由增量转向存量的竞争,势必转化为对抗和大大小小的兼并收购。而对于整个过程的韭菜们,在刚开始宝能进场的时候,股价拉伤,拍手快快,后面一直在忙。我想大家看了个热闹,最憨的还是韭菜们。当别人看到财富排行榜上那些光鲜的人名,为他们奋斗和发家的故事,感动,被他们理论和智慧折服。请把这个财阀混战的案例发给他,让他们的目光也只停留在台前的幻想。而这个案例对于理解中国资本市场本质有极大的帮助。但如果我这一万七千多字能促使你们更进一步,我当然更开心。一方面你们通过我的视频看到资本的力量,感受到资本永不眠,而另一方面也看到更深维度。比如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没有永不眠的资本,下期见。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