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保时捷和大众这边,还记得二零零七年吗?就是二零零八年金融风暴的前一年,美国为首的股市、房市疯长,中国也是全世界的经济。如同开了氮气,加速制造出大量的新兴富豪和高净值人群,同时也带动了高端车的需求和销量。那年保时捷赚的盆满钵满,并决定在次年加大杠杆继续收购。这儿说一下杠杆啊,战术降为幼儿园开始做笔记吧。说白了就是借钱收购。你们经常听的加杠杆投资或者加杠杆炒股,说白了就是借钱买股票。比如你现在手里有一百万,你借了四百万,加起来一共五百万,这是是五倍杠杆的投资。你如果赚了就能赚五倍,赔了也是赔五倍。而无论你用什么融资方法,你借来的这四百万都是有成本的,都是要给别人利息的。保时捷就是借钱继续加速收购大众的股票,此时账面上已经持有了百分之四十二点六的大众股票。请大家记住这个数字,而他也欠了一屁股债,每年都有大量的利息要还。同时,保时捷此时的收购手段从直接购买股票改变为买以大众股票为标的,这里面包括各种互换合约和各种创新对赌。保时捷为什么这么做呢?就是为了利用法兰克福交易所的项规定,可以规避收购要约,需要向市场公布的要求。当时法规规定,占股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股东有义务公布每次后续的买入。但是如果购买股票期权并且全额支付权利金,就可以自行决定在何时公布。这儿期权肯定有问的。继续降温笔记警告。举两个例子,比如我保时捷会一家投行对赌,现在大众的股价是二百。在六个月后的那天收盘,无论大众股价如何,我都以三百块每股收购十万股。所以对于投行来说,他们就会算未来大众能不能涨到三百。比如到时候涨到了三百五,那投行就亏了。因为保时捷从他们手里用三百就买到了十万股。但是比如到时候没涨到三百,只涨到了二百五,那投行就赚了股价,市价只有二百五。但保时捷从我这儿买要三百,就算我手里没有大众的股票,我从市场上以二百五十块每股买十万股,再以三百块每股卖给保时捷,那不等于这是第一种。下面讲的。第二种是保时捷运用最广泛的就是我先交一定的保证金,从投行或者基金手中买下一项权力。就比如说现在股价二百,未来六个月我能以股价三百块的价格从投行或者基金手中买下十万股。但是为了购买这项权利,我得付一定的权利金。比如合约规定的权利是,未来可以三百块买十万股,那该合约的总规模就是三千万。如果双方商定先付百分之三十三的权力金,那等于保时捷就以一千万的价格买到了。这一项权利就是未来可以三百块的价格买十万股的权利。对于保时捷来说,就是提前锁定了这十万股,还不用公告,而且就算未来股价暴跌,我还可以选择不行权。那样的话,我只损失了权利金。那个时候就看股价损失和权利金损失孰高孰低,再做决策。这两个例子只是当时保时捷购买复杂金融衍生品中的其中两种。在我查阅各种外文资料中,很多文献列举了其中各式各样的期权合约,对主条款五花八门,绕来绕去。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保时捷想方设法偷偷提前锁定股票,但保时捷为什么这么费劲做这件事儿呢?还是那句话,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这些期权根据法兰克福交易所的规定,不用公告,整个欧洲金融市场都不知道保时捷这段时间里的秘密操作。这一手盖牌未来成了一颗核弹,这里埋个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