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银行给大家保本,实际上做了一个什么事儿呢?其实就是让普通投资者们吃大锅饭,你买银行理财,银行给你百分之五的收益。但其实银行拿你这个钱赚了百分之二十五,这个时候你就开始叫银行真黑,赚这么多就给我个零头。但是这件事儿另一面是什么呢?就是不行的时候,银行还给你保收益或者保本了。他其实把所有投资者的收益率都放到一个大锅饭里,喂,给大家,少是少了,但不至于亏。但是现在不行了,可能要赔了。那现在大家怎么办呢?又给所谓的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这两个市场一个空间。现在没有银行理财的懒路径了,什么理财都有风险了。那其实银行就无法留住这些受了伤的,或者觉得受了委屈的客户。那这些客户会去哪儿呢?会被谁吸收呢?答案就是券商和基金,形式就是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外人看似一个小改变,其实金融行业里面一次大变革,而且以前银行是不服务客户的,我就卖你理财,风险提示签合同就完事了。但是基金和券商想接过这些客户的话,就要加上服务的部分投资者。教育直播短视频的陪伴。那谁服务的好,谁在漫长的岁月中对我长时间的输出更专业,更深度,那我慢慢就会和某个金融品牌,亦或者是某个金融品牌的头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分析师建立一些信任,从而把我以前买银行理财的钱交给我信任的品牌或者人。其实就是去做有风险的投资。而且在金融机构的视角啊,这个客户一旦被你培养出来了,他在你平台的框架下,无论是开户后的交易佣金收入,购买各类产品的收入,各类创新业务的收入,都将在未来几年长时间的不断增长的为这个金融机构带来收益。想要更效率的从线上抢夺银行吐出来的这个群体,那就更要求金融机构有前瞻性,提前启动布局。新媒体总结来讲,不重视是金融机构在新媒体做的烂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一点在慢慢好转。第二点原因就是监管了。但这和你们的理解完全相反。强监管其实打掉了很多个人i p给天然有资质、有牌照、有背书的大型金融机构,以空间反而树立了壁垒,机构占据了一定优势。但我还是那句话,合规合规还是合规。金融机构的合规是做任何业务的前提,是跑马圈地的基础。不只是说内容,平平台和金融监管部门对其合规要求。在此之上啊,每家金融集团对自己的合规红线要更上一层,在层层的镣铐下啊,当然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做。那我们又知道新媒体上的内容,本来就觉得大家为了博得观众的信任,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还有合规上的掣肘,那当然更加无法发挥。所以这才需要我们这样的专业机构带着镣铐跳舞,对我们来说早已经家常便饭。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做真正专业和观赏性兼顾的内容,是我们长期用肉体实践得来的经验和方法。即使是越来越强的监管,越来越卷的内容环境,更要面对财经垂泪下,对内容财经专业度的严苛拷打。我们的整个人员体系内部晋升制度、团队配比、直播脚本内容制作方法,甚至剪辑、动效设计、包装引导获客。每个细节都是以这三点为基础而搭建,完全为金融机构和财经美容而生,这就导致我们无法获得其他领域的项目,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套高专业度、高质感,又懂金融,又懂新媒体,又懂合规的流量体系。啊,在面对普通品牌新媒体全包的招投标是完全没有价格优势。其他品类的品牌对财经专业度和带着镣铐跳舞的要求没这么高,完全不用配置高成本的团队。所以我有时候会想,我们在财经区做的这么惊,是不是反而在限制自己的发展。但说这个就说远了。所以监管其实对金融机构是有多面性的。那肯定就有人就说了,那金融机构有没有做的好的呢,或者说你们代理的怎么就做的好的呢?这一部分没法公开说。但是我们数据部门的同学会监测金融行业的四大细分行业的每周排名。我们做了无数个案例,其中太多亮眼的操作了。虽然我很小,但肯定不能在这展示我们给客户做的东西。除了我以往的视频系列,比如明星资本、资本战争等等,内容还会不定期更新。这个金融机构不及新媒体系列,我也会长期更新,反正我们长期做这个业务,一些方法和心得。财经新媒体领域的一些事件和背后的分析,我们还是可以聊一聊的。毕竟我们一直很垂很专精这个小领域做的时间也最久,自本又不眠,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