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象艾比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贪、嗔、痴、慢、疑等负面性,看到一个个使定小人物的内心阴影,甚至看到了自己人人都笑孙小川,但人人又何尝不是孙小川被网恋骗钱。现实中,没人喜欢,相貌平平,学习成绩差,生活拮据,只能在网上找点乐子。但大家第一反应不是承认自己也有这些阴影,而是用语言攻击的形式将阴影投射到抽象i p身上。说完阴影,我们再说人格面具,人格面具是有水分的,而且很大人格面具是经过每个人的设计和美化,目的是展现自己大家心中的良好形象,获得别人的正面认同。所以每个人,每天的每个动作,只要是实名的,你都会想我这么做了,别人会怎么想,我那我应该怎么做?你这些心思就是你在经营自己的人格面具。然而抽象i p就反其道行之,完全捏碎人格面具,用摆烂和阴影去迎接大家。当然最开始抽象i p呢也不想用这种方式去体现自己的存在。谁愿意被人当成小丑,被吐痰,谁愿意站在人群中骂自己的傻逼呢?但是,在这种被辱骂人格面具被击碎的场景下,可以获得关注和利益,甚至可以改变人生。那我就试试吧,有更多的阴暗面向观众释放,结果获得了更多正反馈。因此抽象和神宠爱p们加大力度迎合着因为网络匿名性而疯狂攻击,寻找优越感和满足感的围观群众,而完全抛弃自己。其实很正常的人格面具,阴影融入网络社会,反而表演式的虚假式的,把自己真实的人格面具隐藏起来。我知道你们把我当小丑,那我就扮演小丑。在我眼里你们都是小丑,但是我不说我就演好我的小丑。粉丝将抽象i p作为发泄的工具,抽象i p将粉丝作为获得利益的工具,也可以说是互惠互利的。但是抽象i p名气越来越大,竟然形成了榜样效应,大家甚至开始鼓吹和效仿。本来嘛我们心中的阴影受到公序、良俗和法律的制约,处在被压制的状态。然而网上可以匿名的释放人格阴影,还有这么多活靶子,甚至还形成了群体狂欢,制造出的节目效果和乐趣,也就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暴力运动。大家在欢乐和狂欢的海洋中但不自知。而对于那些任何在经营自己人格面具出现瑕疵的人,大众一旦发现了面具中的污点,就会噙起而攻,释放自己的阴影,并且获得乐趣。这个体这样的神丑和抽象的区别,像凤姐睁只属于神丑的范畴。大家出于对凤姐经营自己人格面具的失败而进行攻击,因为他不是在表演消丑,而他的很多行为就是小丑而抽象。爱品文往往是塑造人格面具失败,而则摆烂撕碎人格面具,彻底阴影活跃在网络社会。你们喜欢骂我小城市吧,那我就演给你们看呗。这种相处方式竟然形成了一种新文化,并且创造出了新的符号,表情和传播介质。而这里面不乏大家可以看到那些有才的创作者。而这个时候,大家为了对自己形成道理上的保护,就衍生出了一个观点啊,几乎所有抽象系主播都曾经这样正能量的批评过粉丝,包括李感、孙小川,甚至后来犯抽象系的陈奕。陈奕就是那个说大专人,大专魂,大专都是人上人的视频作者。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通过,别把抽象带进现实这个口号,试图割裂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给人的一种感受。就是我就在网上这么玩吧吧,现实中我还是很正能量的。然后这个对每一个参与到这场游戏的个体里啊,做出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就是你要时刻理智而又清晰的明白这个边界在哪儿。历史和现。但是也就是我们看到网络上发生的这些事件,以及各种评论区,告诉我们,很多人是无法分清楚这个边界的。我自己其实是读不进去心理学大家的书的。但荣格这个理论太适合抽象了,我就去看了一下荣格的自信现象学研究。其中指出啊心灵是整个人格的体现,它有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部分组成,且主人格和次人格相互并存,各自保留一定的自主性。在抽象文化中的婴儿面,也就是我们希望能实时分割掉的,能不带进现实的那个阴影部分。就是在匿名的网络中狂欢中,我慢慢形成的刺激人格。这种刺激人格还通过另一个主题就是图像文化的爱p们进行了客观的表达。而由于融合所定义的意识和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关联性,这种带有阴暗面的刺激人格也会慢慢影响现实中的主人格。据我个人观察,这种影响最明显的表现为语言上的变化。我们经常把网上的一些口屁、烂梗,甚至低俗恶俗的内容脱口而出的带入生活的场景里。根据以上说的人格面具和阴影互相影响和同时存在,龙哥又提出了第三个元素,也就是最开始说的自这个自信起来了。调和人格面具和阴影的作用,也就是当大家在打着别把抽象带进现实的口号的时候,真正让我们做出判断,什么时候可以抽象,什么时候不能抽象的一个标尺,而自信就成了一个关键。我们看到很多魔正人在现实中也高起抽象的大旗,其实就是自信。在调整个面具和阴影的平衡中,将天平压到了阴影那一边。所以我再问一遍,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就是说当我们在讨论抽象文化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其实就是这个自信。不知道。我说了这么多,解释清楚了没有。而除了自信,我还有另外一点思考,这一点是对抽象文化的正面肯定,就是抽象起到均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