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公布名单二十六国元首出席阅兵式。朝鲜领导人的出现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中方日前宣布了出席九三阅兵式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名单,总计二十六位,其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名单中,俄罗斯总统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朝鲜领导人的名字排在第二位,二十六人均因中方元首邀请出席。朝鲜领导人出席阅兵式,可以说出乎了外界所有人的意料。在中方官宣前,朝鲜领导人出席阅兵式的消息是一点风声都没有。韩国媒体、俄罗斯媒体以及一众西方媒体都没有拿到相关消息,甚至连在单纯的评论文章中都不会将朝鲜领导人的出席纳入分析中。要知道,之前外界一直关注的是韩国总统李在明会不会来,而不是朝鲜领导人。直到上周,这件事才算是有了定数。李在明不会来。而作为替代韩国法律意义上的三号人物,国会议长与原值将出席阅兵式,甚至就在中方官宣的前一天来华访问。三天的韩国总统特使朴炳锡还在北京的韩国驻华大使馆开记者会,介绍访华情况。而从朴炳锡一行人的表态来看,他们似乎没有从中方高层这里拿到任何一点消息。从目前来看,要么是保密程度拉满,要么这是最近才临时定下的行程。当然也有可能两者皆有。七月初的时候,一些韩媒曾报道称,中方曾通过多个渠道询问李在明是否会参加阅兵式。或许是在得到李在明不会出席的消息后,才着手考虑邀请朝鲜领导人。毕竟考虑到现在的半岛关系,尤其是平壤方面的态度,朝韩领导人重启会晤的时机尚不成熟。言归正传,对于朝鲜领导人来说,此次亲自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九三阅兵式,无疑是一次对外展示自己外交突破口的绝佳机会。过去几年,朝鲜虽然一直对内强调自力更生,但说到底,平壤是需要外部环境支持的。朝鲜领导人此番亲自现身北京,等于在告诉全世界,平壤并不孤立,他依然能坐在中俄这样的大国身边,甚至能在某种程度上享受优待自己的名字。能排在普京之后的第二位,说明中方给足了面子。按理说,这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一起来排名次序并不是随意决定的,并非简单的首字母排序。普京毫无疑问排在第一位,因为中俄关系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而金正恩紧随其后位置,甚至在一些传统的战略伙伴之前,这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在当前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里,中朝关系的特殊性被再一次凸显出来。去年六月,俄朝签署军事同盟协议后,就有不少分析认为,中朝关系可能会因此受到一些微妙的影响。而这次邀请俄朝领导人一同前往北京看阅兵,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种质疑声音的最好回应。中国对俄朝两国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东北亚的地区局势仍在中方的掌控之下。当然,中方此举也展示了一种反制围堵的气势,西方国家基本不会派出高层参加,但中方的朋友圈里依然有一大批来自非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对于外部的观众来说,这就是一种联盟的隐性呈现。虽然不是类似于北约的传统军事联盟,但至少是政治上的有力呼应。另外,中方或许也在借此向韩国释放一种间接的信号。李在明没来,而朝鲜领导人来了,这个反差本身就足够耐人寻味。韩国当前在处理中美之间关系时还在左右摇摆,想要在安全上依赖美国,又在经济上离不开中国。中方的安排。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提醒李在明,政府机会不是无限的。如果你们在关键场合缺席,那位置就会被别人填补。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阅兵式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契机,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的外交互动。这不仅是朝鲜领导人时隔六年首次访华,也是他自上台执政以来首次出席超过三边的多边外交场合。对他本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