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华注定满载而归,俄罗斯拿到了最想要的东西 #硬核深度计划

  • 唐驳虎主笔
  • 2天前

普京这次访华,注定要满载而归了。中俄盟在北京签字同意,俄罗斯终于拿到了他们最想要的协议。普京访华的第三天上午,中俄、蒙三方签署了关于修建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管道和过境蒙古国的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俄方官宣的是两条管道,其实就是一条俄罗斯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叫做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其中过境蒙古的部分单独又被称为东方联盟,因为蒙古自己也需要借此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除此之外,跟随普京一同访华的俄气公司总裁米勒表示,普京此次访华期间,中俄双方还签署了另外两份增加天然气供应的协议,分别围绕西伯利亚力量一号管道和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三份重量级文件。这里一个个来讲,首先是计划过境蒙古国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管道。这里各方签署的是备忘录,通常情况下,在国际法上,两国间的谅解备忘录一般不具备严格的法律约束力,而更像是政治承诺或合作框架文件。如果文件中写明本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在内容上具备条约的要素,比如明确义务、争端解决机制、批准程序,那它就可能被视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但大多数备忘录实际上是软法,是用来表达合作意愿的文件,便于后续灵活调整,不需要经过各国立法机构的批准程序。根据米勒的说法,中俄盟这次签署的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说实话,听听就好。具体文件的细节我们也不可能知道,但只要签署的不是带价格的正式协议,那么一切可能就还会有变数。具体来说就是各方要签署长期的天然气供销合同,其中要把天然气的价格定下来。管道的建设其实从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各方之间最关键的博弈永远是天然气的价格。根据俄方的说法,二零一四年,中俄就西伯利亚力量一号管道签署的三十年供销合同,其涉及金额高达四千亿美元。同年九月,该管道开工,所以在价格没定下来之前,变数依然存在。毕竟这条管道事关每年最大五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出口,堪比北溪一号。从目前来看,这份备忘录的主要作用应该还是把之前的谈判成果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同时也确定好蒙古国所扮演的角色,不希望在价格问题之外再出现其他变数。去年八月份的时候,一度曾传出蒙古将管道建设排除在未来五年经济规划的消息。俄罗斯也曾试图找过哈萨克斯坦作为替代方案。一来二去,最后蒙古还是在今年年初与俄方再次谈好了条件。其次是西伯利亚力量。一号管道将从每年三百八十亿立方米的输送量提升至四百四亿。二零一九年底,建成通气的西伯利亚力量一号,原定于今年年底达到三百八十亿立方米的输气量,但由于俄乌冲突的爆发,大量俄气不得不向东出口,因此这一最大输气量的目标早已提前完成。而早在二零二二年初的时候,双方就开始讨论东线增供的可能。通过增加一些压气站和附属设施的方式,将这条管道的年输气量提升至四百四十亿立方米。在经过三年多的谈判后,这事儿终于落地了。第三是中俄远东线天然气管道,起点是库页岛,途经勃利至海参崴,进入中国东北。在莫斯科的不断推动下,双方在过去三年已经签署了一系列政府和企业间协议,现在应该就差正式动工了。一百亿立方米的年输气量提升至一百二十亿立方米。虽然不多,但对于俄罗斯来说,在俄欧决裂的大背景下,陆地管道天然气有单子就不错了。关于这条管道,重点还是要看什么时候正式动工。所以总的来说,别看中俄蒙元首会晤结束后,俄方就在第一时间官宣了三份协议相关内容。但实际上,对他们而言,真正能够在短时间内就看到收益的协议,就是西伯利亚力量一号增加的那每年六十亿立方米输气量。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