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拖到最后一晚才签字。中美关税战继续休战九十天,他心里其实很不甘心。中方日前正式宣布,自八月十二日十二时零一分起,在九十天内继续暂停实施百分之二十四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同时保留百分之十的对美关税。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已经签署行政命令,暂停对中国加征百分之二十四关税,直至美东时间十一月十日凌晨十二点零一,两国休战协议的所有其他内容保持不变。此外,双方还发布了中美斯的歌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确认了上述内容。其实,早在七月底,斯的歌尔摩谈判结束后,中方就宣布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百分之二十四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九十天。五月十二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休战协议,双方互降百分之一百一十五关税,其中百分之二十四四的部分以暂缓九十天的形式执行。截止八月十二日,截止日期一天天临近,但美国方面这边却一直不肯给消息。美方谈判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关税是否延期九十天,需要等待特朗普总统的最终确认。拖了整整半个月,在第一轮关税暂缓期截止的最后一晚,特朗普才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简练的帖文,低调宣布关税暂缓期延长,确认展期九十天。显然用不着花半个月。况且斯德哥尔摩会谈结束后,贝森特第一时间就给特朗普打了报告,而且从事后特朗普的反应来看,他应该是对谈判结果比较满意的。最有可能的解释是,特朗普希望与中国休战,不想再为此让美国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但与此同时,他却不想那么快让外界认为自己在与中国休战。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在过去半个月,特朗普试图向外界展现出某种对华强硬。比如,在进口俄罗斯石油的问题上,点名中国威胁加征更多关税。再比如,将矛头突然指向英特尔的华谊c e o,让后者辞职,理由是与中国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但实际上到了最后,尽管特朗普依旧很不甘心,但他该签的休战令还是得签。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不能再承受新一轮中美关税大战升级的风险了。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七月份新增非农人数仅七万三千人,显著低于市场十万到十一万的预期。此外,五月和六月的非农数据更是合计下调二十五万八千人,创下近年来罕见的大幅修正。眼见如此糟糕的数据,特朗普一怒之下解雇了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麦肯塔芙把锅甩给负责统计数据的人,还称他是拜登的人。然而,换汤不换药,七月份,糟糕的数据以及罕见的大幅度修正,已经反映出美国经济在此前几个月就已显现出增长乏力的迹象。失业率从百分之四点一升至百分之四点三,为三年来的高点。长期失业人数增加,劳动参与率下降至百分之六十二点三,制造业就业减少一万一千人,批发和零售业也出现萎缩,就业数据中的增长部分更多集中在非贸易领域。就业的下滑与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进口成本上升高度相关。零售商在补货环节承受成本压力部分将关税转嫁给消费者。而当消费者需求承压时,零售商只能减少库存和员工规模,确保利润、物价上涨。同时,就业与生产却在下滑,就容易形成最危险的智障。当然现在我们还看不到这一点,目前支撑相关论点的数据还不够多。短期内,美国的关税收入暴增,但从长期来看,最终的影响毫无疑问将是负面的。这就像英国脱欧天不会立刻塌下来。但过了几年后,再看脱欧对英国经济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特朗普当然也清楚关税带来的风险,但他指望四件事来帮他对冲。一是大而美。法案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二是制造业回流美国以及外国政府承诺的投资。三是美联储降息。四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升。特朗普的想法很美好,但时间是一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以上四件事对美国经济带来的正面效应,需要赶在关税的负面影响全面显现前生效。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要催美联储降息,这也是为什么他需要与中国休战。若不这么做,那么关税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力度和升级速度恐怕将远远超出特朗普的控制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