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冯德莱恩等一众欧盟高层的面,中方提出了三大主张,希望欧盟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环球时报消息,中方领导人在北京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根据中方的通报,中方元首就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三点主张,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定位。二是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摩擦。三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秩序。中方元首强调,欧盟领导人应该做出符合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战略抉择,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而根据外媒的报道,冯德莱恩在会晤中表示,随着中欧合作的加深,不平衡的现象也在减少,双方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中欧必须承认各自的关切,并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尽管此前多次对中国出言不逊,但冯德莱恩这次来中国之前在公开表态中还是采取了更为缓和的语气。在峰会举行前不久,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此次峰会是推进和重新平衡中欧关系的机会,相信双方可以实现互利合作。与冯德莱恩等欧盟高层面对面坐下来谈。中方这次要传达的信号很清晰。首先,中欧不是战略对手,双方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和地缘政治矛盾,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大于分歧,仍然是中欧关系的基本面和主基调。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将中国对冲突的立场与中欧关系相绑定。中方不谴责,不参与西方制裁,保持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立场,被欧盟解读为对俄罗斯事实上的支持或默许。过去三年多,欧盟及其成员国领导人频繁在双边及多边场合向中方喊话,要求谴责俄罗斯停止所谓规避制裁的行为,并减少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联系。比如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对此,中方始终坚持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和对冲突的判断,独立决定立场,强调劝和促谈的根本解决之道。中国并未因欧盟施压而改变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包括必要的经贸往来。在本月初,王毅外长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的会谈中,中方已经清晰的表达了相关立场。卡拉斯是去年十二月刚刚担任这一职务的,之前还曾声称要让中国为支持俄罗斯付出代价。据外媒的说法,在双方持续近四个小时的会谈中,王毅外长给卡拉斯上了好几堂历史课。欧盟需要认识到,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有其自身的复杂考量和独立性,一味施压难以奏效。务实的选择应是,一方面,管控分歧,清晰沟通关切,防范最坏情况。另一方面,双方在共同利益领域寻求并扩大合作,通过积累互信,为未来更广泛问题的对话创造空间。其次,中欧在经贸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之间的贸易摩擦应尽快妥善解决。去年十月,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希望借此保护本土产业。中方对此采取了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通过技术磋商和价格承诺机制,比如最低进口价格方案,为中欧电动汽车产业构建动态平衡。另一方面,作为反制手段,中方对欧盟某些商品加征反倾销税,迫使欧盟重新评估相关政策的代价。中方提出的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本质上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替代关税壁垒,既保障了中国车企的市场准入,也充分考虑到了欧盟市场的实际情况。中方并非简单进行对抗,而是以务实的态度推动中欧双方的利益协调,的确是在认真办法解决问题。总的来说,无论是俄乌冲突电动车,还是欧盟最近关心的稀土出口管控问题,中方都给了欧盟足够清晰的交代,分别是不向俄罗斯提供军援最低进口价格承诺以及绿色通道。可以说,在坚持立场的前提下,中方已经把能给出的最好的解决方案给了欧盟。剩下的变数就看欧盟能不能接受了。实际上,相比于特朗普,中国已经是一个很容易打交道的谈判对手了。四月二日,特朗普给欧盟的对等关税是百分之二十。在双方谈判刚开始的时候,欧盟要求零关税,但在特朗普的持续施压下,欧盟不得不做出让步,同意百分之十的关税结果。本月初,特朗普一封信送给冯德莱恩,一口把关税加到百分之三十。而随着八月一日的倒计时进入最后一周,欧盟也不得不让步。多个消息来源称,欧盟准备接受百分之十五的关税,欧盟跟特朗普来回拉扯了近四个月,最后才可能让关税降五个点,同时还得答应一堆附加条件,包括对美国产品开放市场,承诺对美增加投资等等。扛着美国百分之十五关税的欧盟,如果再不尽快解决与中国之间的各种分歧,只会让自己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变得更加被动。特朗普的任期还有三年半,而他的继任者很有可能在赢得二零二八年的大选。欧盟需要面对这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