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交火大坝开始蓄水,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硬核深度计划

  • 唐驳虎主笔
  • 2天前

印巴两军已经交火,莫迪下令在印度和上游水坝断流蓄水,将下游数亿巴基斯坦民众的安危当作施压的筹码。接下来,这两个有核国家随时有可能因为克什米尔问题以及新的水资源纠纷而爆发一场全面战争。随着两国间的紧张态势加剧,印度和巴基斯坦军队均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而在陆地、空中以及海上都出现了军事对峙的苗头,在克什米尔方向更是出现了两军使用轻武器互射的情况,双方大打出手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在陆地上,印度军方宣称,印度陆军参谋长德维韦迪视察印控克什米尔地带印军部队。期间,阿军在夜间使用小型武器向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的印军哨所射击。印军随后进行回击,只是八方,目前则没有承认此事。仅从印方的表态看,双方大概率是使用小口径迫击炮榴弹发射器一类的武器进行了一次互射,且双方可能都没有人员伤亡。即便如此,此次事件也足够证明克什米尔一线局势的紧张。在空中,巴基斯坦空军加大了在克什米尔实控线与印巴边境一带的空中巡航频率,且出动了侦察飞机参与行动。明显是要尽量掌握印军动向。印度空军则出动阵风苏三,零等战机,在该国中部地区举行了代号阿克拉曼的年度空中演习。演习科目包括了对山地目标进行空中打击,明显是针对克什米尔方向的地形。在海上,巴基斯坦罕见发布了阿拉伯海禁航通告,明确要在阿拉伯海上进行实弹演习。印度海军则是派出一艘维沙卡帕特南南极驱逐舰。在阿拉伯海试射了一枚中程防空导弹,还有卫星图显示,印度海军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正在阿拉伯海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军方已经做出了双方可能爆发全面战争的预测,而在时隔数年后,印巴关系再度恶化。到现在这个地步应该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克什米尔,这个印巴之间的老大难问题。自二零一九年以来,莫迪政府就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实施了高压政策,逮捕社会活动人士和意见领袖,试图以此来强化对于印控克什米尔的控制力。新德里甚至已经在宣传其政策的有效性,偏偏在此时硬控克什米尔发生了一起,造成二十六人死亡的袭击事件,自然会引起莫迪政府的激烈反应,并按照惯例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而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巴基基斯坦也没有任何退缩的余地,只能以强硬姿态对抗。印发过去几年,印度、巴基斯坦军事实力不同程度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双方都有了更强的底气。其次,莫迪政府此次十分罕见的暂停执行了印度河水条约。印度河水资源可能会是此次双方的另一个主要矛盾点。印度和水系共有六条河流从印度流入巴基斯坦。按照原本的条约,印度控制东部三条河流,巴基斯坦控制西部三条河流,印度有义务允许西部河流的水流入巴基斯坦。可由于河流水流量不同,整个印度和水系有约百分之八十的水资源划归了巴基斯坦使用,剩余约百分之二十归印度使用。在条约最初签订时,这种划分还没有问题,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印度面临了国内外内河流水量匮乏问题,新德里早就盯上了印度和水系,想要修改条约。去年九月,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出正式通知,要求重新评估该条约。巴方则要求印度谨守条约,将相关争议应放在作为管理与沟通管道的印度和常设委员会讨论。莫迪政府当时就威胁过要切断西部三条河流。印度此前违反部分协议,内容,在西部三条河流上游建立了几座川流式发电站,也让印方拥有了短期内切断下游水源供应的能力。而巴基斯坦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农业灌溉需要依靠这三条河流印防的行动,事实上就是将下游数亿巴基斯坦民众的安危作为逼迫伊斯兰堡让步的筹码。很多人都记得,此前印度对我们在上游修建大坝等水利设施表现的异常敏感。现在看来,莫迪政府是真的敢用这种手段来威胁邻国,所以才会这般推己其人。即便是冒天下之大,不为也,在所不惜。在克什米尔问题与印度河水资源博弈的双重作用下,最初那场并不复杂的恐袭事件,已然演变为一场复合型危机,两国的较量早已超越传统领土,争端升级为涉及生存资源与战略威慑的全面决定。印度以切断水源为筹码施压,巴基斯坦不仅将民生问题武器化,暴露出其通过极限施压重塑地区秩序的野心。巴基斯坦的军事戒备与经济反制则凸显其在核心利益上寸步不让的决心。在这种时刻,国际社会的角色至关重要。联合国与其他地区大国需要推动双方重启印度和水条约框架下的技术对话,避免水资源争端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同时敦促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防止菱形摩擦演变为全面冲突。长远来看,唯有通过多边合作,探索跨境河流的科学治理,并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引入第三方调解,才能有效缓和印巴两国长期以来的矛盾,为南亚局势长期稳定创造更多可能性。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