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二十七国收到中方反制清单,既然欧盟一意孤行,不听劝,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中国财政部日前宣布,要求自即日起政府采购预算超过四千五百万元人民币的医疗器械时,应当排除欧盟企业的参与。此外,对于参与供货的非欧盟企业,其提供的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占比也不得超过合同总额的一半。中国商务部同日在回答记者问时指出,欧盟六月二十日决定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其医疗器械的公共采购。中国多次表示愿与欧盟通过对话磋商的方式解决分歧,但欧盟仍一意孤行采取限制措施,因此中方不得不采取对等限制措施。发言人强调,不得不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你欧盟先动手的,然后中方才决定对等反制。而就在中国财政部官宣的两天前,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进口的葡萄蒸馏酒平均征收百分之三十二点二的关税,主要其实就是白兰地。此举也属于中方不得不反击的范畴。针对的是,去年十月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最高可达百分之三十五点三。除此之外,欧盟之前还取消了一次中欧高层经济对话,而中方近日也将中欧峰会原定七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的两天日程改为一天,距离中欧峰会不到三周时间,双方关系却持续紧张。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就是电动汽车反补贴税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从二零二三年底欧盟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开始,中方就一直希望通过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并提出了设置最低出口价格的方案。设置最低出口价格是二零一三年中欧解决光伏出口争端的方案。经过十一年后,欧盟如今却对此并不买账。去年十月,反补贴税在通过欧盟投票后正式落地,而几乎同时作为反制,中方也宣布对欧盟出口的白兰地采取反倾销调查。这一调查主要针对法国,因为法国正是此次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的主要推手。进入二零二五年,随着特朗普对全世界挥舞关税大棒,中国与欧盟也于四月启动了电动汽车的最低价格承诺谈判,但截至目前仍没有决定性的进展。消息传出,据称,中方提议的三万欧元,一辆的最低价格并没有达到欧盟方面的预期,被对方拒绝。此外,在价格监管执行细则和联合监督机制上,双方也存在争议。欧盟还提出了技术合作的要求,比如电池回收、绿色技术共享等。中方对此持开放态度,但强调需符合国际贸易规则,避免单方面限制性条款。其次是在俄乌冲突上的分歧。上周,为了给接下来将要举行的中欧峰会做准备,中国外长王毅访问了一趟欧洲。然而,欧盟高级外交官员的说法,王毅外长此行并不顺利,尤其是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外交事务代表卡拉斯的会谈中,在谈到乌克兰,谈到中俄关系以及中东议题时,气氛颇为紧张。卡拉斯是爱沙尼亚前总理,一贯对俄非常强硬,去年十二月才接了博雷利的班,成为欧盟外交部门一把手。据称,王毅外长在长达四个小时的会谈中给卡拉斯上了好几堂历史课。中方在相关问题上的立场始终没变,只不过由于美国变了,欧盟寄希望于中国对俄施加更多的影响力。但说实话,这事最终还得看欧洲人自己解决。第三就是中欧关系过去半年的整体态势并没有像特朗普一点零时期那样向好的方向快速发展。在美欧矛盾增加的情况下,欧盟反而越来越重视中欧关系中的竞争性。这是一个反直觉的事情,但却是事实。在特朗普的压力下,欧盟并未明显向中国靠拢,他们似乎更希望通过推动中美之间的竞争来间接让中国做出更有利于欧洲的政策调整。当然,中欧关系现在还远远算不上降至冰点,只是持续紧张的程度吧。欧盟二十七个成员国之间利益冲突很大,加上特朗普执政,这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都决定了中国对欧洲的外交工作仍有相当大的空间。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中方目前对欧盟贸易限制措施的力度并不算大,而且留有一定的灵活空间。只要欧盟愿意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放下一些对中国不该有的心思,一切就好说。正如王毅外长不久前在访欧期间所言,中欧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