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德罗夫手中兵权暴增,“俄罗斯安禄山”名不虚传 #硬核深度计划

  • 唐驳虎主笔
  • 2天前

短短数年之内,卡德罗夫手中兵权暴增,俄罗斯安禄山之名的含金量也水涨船高。再这样继续放任下去,普京未来的继任者只能单方面指望他能继续保持对莫斯科的中心。俄罗斯独立调查机构项目日前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俄乌冲突持续的两年多内,卡德罗夫回下的武装力量编制比战前增加了三倍多。一千多年前,安禄山通过唐廷对契丹的战争,最终完成了对河北诸镇的整合。现在,俄罗斯卡德罗夫同样也抓住了俄乌冲突的时机,不断把自家做大做强对照一下。如果说之前俄罗斯安禄山之谜更多的还是网友的调侃和戏谑,那么现在只能说卡德罗夫的这个魂铭的含金量是越来越高了。其实简单回顾一下就能发现二零二二年之前,卡德罗夫会下只有七个独立的赢或团体单位,而在冲突爆发后,卡德罗夫以支援前线为由,组建了十三支赢或团体,单位人员组成,大部分都是车臣人,尤其是中高级军官,清一色大胡子。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一个概念,从编制上来看,车臣的这些兵,从警察到合同兵,都隶属于俄罗斯联邦政府,属于一个强力部门的序列,跟其他地方是一样的。从中央拿工资,具体而言,车臣这些兵大多数隶属于俄联邦国民禁卫军,分管部门,为俄联邦国民禁卫军驻北高加索军区指挥部。而不同于一般的俄军国民禁卫军,直接对总统负责,也就是普京。然而问题在于,卡德罗夫组建的这二十支部队,大部分都是由车臣人组成。地方性武装的属性极强,加上克里姆林宫对车臣家族式统治现状的默许,导致这些部队实际上接受双重领导,听命于莫斯科的同时,也听命于卡德罗夫,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卡德罗夫卫队,说,这些人就是卡德罗夫的私兵,其实也不为过。至于二十个单位加起来的兵力,具体有多少,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去年一月,卡德罗夫曾向媒体透露,车臣有超过二点一万人参战。而到了今年八月,卡德罗夫又在与普京的会谈中更新了这一数字。四点七万人已经被派往乌克兰前线,加上留守车身后方执行反恐任务和看守油田的部队差不多能到六到七万人的规模。今年十月,卡德罗夫在一次地方上的扩大会议上表示,车臣拥有七万名全副武装的战士,这个数字基本上与上面的预估相吻合,但七万人并不是卡德罗夫的兵力上限。就在几天前,乌克兰的一架无人机袭击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一座部队银行。愤怒的卡德罗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来自车臣的八点四万名现役和预备役部队已准备好随时赶往前线作战,人口仅为一百五十万的车臣,能有七万人在部队里服役,已经非常夸张了。没想到卡德罗夫还有一点四万的预备役,如果按照这个膨胀速度算下去,如果车程将来要进行动员,卡德罗夫可能最多会拿出十万的兵力。这里面关键在于卡德罗夫手下的这些兵,吃的都是黄粮,而且每年还能以反恐为名,从莫斯科获得大量额外的财政补贴。就连车城的警车都比隔壁几个共和国要高出好几个档次。克里姆林宫对此当然看得非常清楚,但他们之所以默许,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车程最重要的莫过于稳定。与其让车臣这些不稳定的年轻人在街头乱逛,不如让他们拿枪进入编制,接受政府的控制。至于副作用,其实原本没那么大。刚才也提到了俄乌冲突爆发前,卡德罗夫会下只有七个独立的营或团体单位,但战争带来的兵力持续损耗,让克里姆林宫不得不放开限制,允许卡德罗夫组建更多的车身部队。仍然这么做,风险很大。因为谁也说不好,这群人将来会不会把枪口对准莫斯科,但实在是没办法,当务之急就是解决乌克兰问题,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卡特洛夫也很精明,口头上对普京怎么表忠诚都可以,但真要替莫斯科卖命,送自己人去填线,那就纯属自己傻了。大家都知道卡德罗夫非常喜欢发一些车臣部队在前线作战的视频,放在自己的社交频道上炫耀车臣的所谓武德充沛。因此车臣部队也被很多人戏称为网红。怼卡德罗夫则是网红将军。但实际上,许多俄罗斯战地记者和军事博主都指出,车臣部队大部分时间都在战场一线,而是在后方做清扫战场的工作。不过,对于车臣部队来说,所谓清扫战场,应该给人烧杀抢掠没什么区别。今年八月六号,吴军攻入库尔斯克,而负责防守当地的部队就包括一支车臣阿赫马特影。结果七号当天就有当地居民录制视频发到网上,怒斥车臣部队是第一个放弃阵地逃跑的。后来,很多俄罗斯军事博主也证实了这一点,一边是利用俄乌冲突大量组建新的车臣部队,另一边却是口头效忠。实际打仗不用力,伴随着自身实力的膨胀,卡德罗符合车程的威胁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如果克里姆林宫对此仍然装作看不见,那么普京之后,俄罗斯未来的掌权人只能指望卡德罗夫及其继任者能继续对莫斯科中央保持绝对的忠心。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