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草台班子”,早就被中国看穿了底细 #硬核深度计划

  • 唐驳虎主笔
  • 2天前

难怪马斯克忍不了特朗普的草台班子,确实是烂到家了。日本政府的消息人士不久前向日本经济新闻透露,负责参与美日贸易谈判的美国财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以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贸易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他们之间的公开分歧和前后混乱,让日方贸易团队很难判断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意图。一位接近谈判的日方知情人士爆料了一个细节,有一次跟我们谈判的时候,他们三人一度暂停了会谈,然后就当着我们的面吵起来了。另一位消息人士则表示,这三人有时会分别单独向日本施压,要求日方做出让步。日方推测他们可能是在争夺功劳来向特朗普邀功。美国高层官员在外交场合爆发争执,而且毫不掩饰的竞相讨好特朗普,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内部深刻的政策服分歧与权力竞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路线和方案得到采纳。华尔街出身的财长贝森特其在关税问题上的温和路线体现的十分鲜明。他被左翼媒体纽约时报评价为注重市场的温和派,在贸易政策上更注重市场稳定性和金融系统的影响。此前就有消息称,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的关键时刻,正是贝森特发挥了关键的缓冲作用,说服特朗普暂停九十天征收关税。作为被华尔街给予厚望的自己人,贝森特在关税问题上更加理性。在四月九日对等关税暂停后,贝森特实质上就成为美国关税谈判的一号人物。不论是在与中国的谈判,还是在于英国、欧盟和日本的谈判中,他都扮演了牵头人的角色,与贝森特形成尖锐对立的是,鲁特尼克的鹰派保护主义。作为商务部长,他以强硬的贸易立场著称,其政策逻辑简单而极端。即使提高关税,会导致美国的经济衰退,那也是值得的。因为衰退只会是暂时的,而制造业回流带来的经济就业增长则是长期的良性循环。这一言论背后,是典型的特朗普是零和思维,贸易逆差就等于美国输了,而提高关税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消息人士透露,卢特尼克曾独自单独向日方施压,要求日本在农产品和汽车市场准入上做出单方面让步,而美国则仅需降低百分之十四的关税。必须指出的是,卢特尼克的这种强硬姿态与其此前争夺财政部长一职的失败经历不无关系。在美国的政治体系中,财长的实际权利远大于商务部长罗斯尼克需要通过这种极端强硬来向特朗普证明自己的忠诚价值,加在两者之间的是格里尔的实用主义路线。作为曾深度参与特朗普一点零时期对华关税战的老将,格里尔既不同于贝森特的温和谨慎,也不完全认同卢特尼克的极端强硬。在关税问题上,他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扩大美国的出口,缩减贸易逆差,而非关税本身。比如,在与日本的谈判中,它就聚焦于日本开放农业市场这一具体目标,内部存在的路线分歧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在于,在对外的时候,分开的手指应该握成拳头。然而现实却是,美国的关税谈判团队如今陷入了三架马车的困境。贝森特、卢特尼克和格里尔各自为政,职责重叠且缺乏协调,这种各自为政导致了谈判桌外的信息割裂。日本想跟美国尽快达成协议,但问题是,他们现在连美方究竟想要要什么,这一最基本的问题都搞不清楚。这不能怪日本政府面对一个自相矛盾的草台班子,制定有效的谈判策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其实中方早就发现了特朗普政府内部分歧之巨大。在对等关税宣布后,就有消息称,中方之所以不急于谈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观察美国内部到底哪一派的观点,能够在关税问题上占据优势。刚才也提到了是贝森特一派占的优势,但从目前来看,也仅仅是占了优势,远远没有实现统一思想。贝森特顶着贸易谈判牵头人之名,却没有牵头人之时,特朗普定了一个谈判目标,但不放心贝森特能谈成,所以派三个人去看谁能完成自己的目标。然而,结果就是系统性的混乱。截至目前,美国唯一达成的一份关税协议就是与英国这个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盟友。不管日本、欧盟、印度这些国家对此怎么想,反正中方是乐见于此的。特朗普的想法天马行空,反复无常,手底下的草台班子矛盾激烈,毫无团结可言,最终只会让美国在谈判桌上面对中国时变得更加被动。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