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政府拒绝出兵伊朗,俄罗斯开始紧急撤侨 #硬核深度计划

  • 唐驳虎主笔
  • 3天前

俄罗斯开始紧急撤侨,普京政府这个时候明确告诉伊朗,千万不要指望俄方出兵以色列,突袭伊朗核设施。革命卫队高层遭斩首,伊朗数百枚导弹升空报复。中东战火重燃之际,俄罗斯的微妙态度却耐人寻味。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行动违反国际法,是对主权国家的无端打击,但也仅止步于外交。此令普京亲自与伊朗总统佩泽熙奇昂、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电话承诺充当调停人,强调防止局势恶化是首要任务。次日,普京又与与特朗普进行通话,讨论中东局势,特朗普表示,他愿意接受普京担任一意冲突的调解人。与此同时,俄外交部紧急组织在伊俄侨撤离,并断然拒绝出兵支援伊朗。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朱拉列夫明确表态,不应期望俄罗斯出兵支援伊朗。俄伊之间虽然是战略伙伴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任何直接的军事援助。相比于士兵,伊朗更需要俄罗斯最新的防空系统。没想到吧?到这个时候了,俄罗斯某些高层的第一反应还是想着卖s四零呢。言归正传,普京虽然承诺调解,但估计他也清楚这个乱摊子一时半会是解决不了的,否则特朗普也不会这么爽快的就把调节人这种能出风头的角色让给普京烫手山芋罢了。估计普京在于一亿领导人的电话中也听出了不对劲,所以在局势进一步升级前,得赶紧让俄罗斯人撤走。而在撤走俄罗斯人后,普京才能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实际上,对于中东地区爆发的新一轮危机,普京政府的心态是微妙而复杂的。一方面,冲突不断升级已经导致国际能源市场陷入恐慌,国际油价瞬间暴涨近百分之十五,相比于五月初更是涨超百分之三十。对于依赖能源财政的俄罗斯而言,这无疑是他们最想看到的局面。直到现在,仍有些俄罗斯人怀念。二零二二年上半年那段国际油价突破一百二十美元的时光,中文互联网上所谓的越打越有前论,也是起源于那个时候。此外,中东危机的持续升级也会让西方将更多注意力和资源投入到以色列身上,分散外界对俄乌战场的关注,减轻俄军的正面压力。其实,二零二三年十月加沙冲突爆发后,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包括油价上涨,队伍、军员被分散等。当时甚至有西方媒体认为,加沙冲突的最大赢家就是俄罗斯。不过,另一方面,冷眼旁观不调节放任局势恶化的风险是存在的。普京不敢赌,伊朗必赢,更不能让伊朗彻底改头换面。政权被颠覆,承认俄罗斯对伊朗始终暗含戒备,比如在阿萨德时代,就一直防止伊朗在叙利亚做大。在波斯湾三岛问题上也站在阿联酋而非伊朗这边。但俄罗斯从未想过真的让伊朗变天,叙利亚丢了就丢了小国,影响有限。况且,朱拉尼领导下的临时政府如今已经意识到了不能完全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还得要俄罗斯的五g粮食和贷款。但若伊朗发生政治巨变,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个西西方政府出现在自己的中亚和南高加索后方,这是莫斯科难以接受的。另外,普京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来回应特朗普的期待,展现俄罗斯作为大国在国际外交中的独特价值。特朗普早在二月与普京的通话中就提出希望普京参与伊核问题的调解,后来还重申了好几次特朗普,我是真心希望普京能够成功扮演调解人的角色,自己在俄乌问题上对普京政府的一味忍耐已经在共和党内招致许多人的不满与质疑。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来说服这些人,同意自己的观点。俄罗斯存在自己的独特价值,与普京政府搞好关系对美国是有利的。总而言之,克里姆林宫的真实立场就是在这场冲突中寻求利益最大化,同时避免其升级为全面战争,冲突应该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倘若能不费力的实现居中调节,自然是很好。但如果无法调解,普京恐怕也不会强求。俄罗斯绝对不会因为伊朗而得罪美国和以色列。正如俄副外长鲁坚科今年四月所言,若美伊爆发冲突,这无疑将给地区局势带来灾难性后果。俄方将尽可能阻止这种局面发生,但俄罗斯不会向伊朗提供任何军援,俄罗斯不打算被卷入到另一场冲突中。俄罗斯与美国虽然还没有恢复关系,但他们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同为保守派的普京和内塔尼亚胡甚至有不错的私人关系。相比之下,普京今年一月在克里姆林宫接待到访的佩泽熙气阳时,让后者整整等了一个小时。一年多前爆发的巴以冲突。俄罗斯既收割了冲突红利,又避免深度卷弱。然而,这次冲突的性质要严重的多,风险也要大得多。普京的俄式平衡数正面临极限考验。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