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派防长访华得解释清楚,为什么老跟上合唱反调? #硬核深度计划

  • 唐驳虎主笔
  • 2天前

莫迪派防长访问中国,这次印度最好解释解释为什么老跟上颌唱反调。印度方面宣布,印度防长辛格将于下周三至周五前往中国参加上合组织防长会议。期间,他预计将分别与中国和俄罗斯防长举行双边会谈。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这是自印巴五七空战结束以来,印度国防部长的首次出访。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也将出席此次会议,不知道双方碰面将会是怎样一个尴尬的场景。第二,就在几天前,印度刚刚发表声明,与上合组织在以以冲突的立场上划清界限。上周六,上合组织发文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而在上合发生后不到二十四小时,莫迪政府赶紧宣称,印度与上合谴责以色列的声明无关,强调印度没有参与任何相关的讨论。另外,上合组织在声明中明确将以色列的行为定义为侵略,属于违反国际法的恶劣行为。而印度则在声明中有关事态一词一笔带过,语气轻描淡写。作为上合组织的一员,却公然与上合对着干,唱反调,在关键问题上与组织保持距离,划清界限。这次来中国的印度防长,真的需要给其他成员国一个解释。实际上,作为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的成员国,印度近年来的行为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对抗性与离心倾向,其核心特征表现为,在关键议题上频繁背离组织共识,甚至成为唯一公开反对共同立场的成员国。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多边机制的有效性,更凸显了莫迪政府在国际事务中日益突出的利己主义倾向。去年十月,在巴基斯坦举行上合政府首脑理事会上,印度成为另类成员,在涉及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联合公报部分中拒绝署名。此举也直接导致上合组织罕见地发布了一份不完整的联合公报。印度方面辩称,他们之所以拒绝签署,是因为中巴经济走廊经过克什米尔的部分地区侵犯了该国主权。然而,一带一路倡议有关项目并不涉及克什米尔主权归属的法律认定,印度此举无非是给自己加戏,跟中国对着干,故意恶心人的。同年九月的金砖国家外长会上,印度牵头联合巴西、南非提出了极具争议性的条件,要求新加入的成员国必须支持印、巴、南三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政治要价遭到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等国的明确反对,导致会议陷入僵局,未能形成共同文件。如果说在联合声明上搞小动作,破坏性还比较有限的话,那么对于上合金砖扩员的阻挠,以及对金砖一篮子货币的反对,则是属于对多边合作的制度性、系统性破坏。二零二三年南非金砖峰会前,印度单方面反对建立金砖一篮子货币的倡议,并坚持推动以卢比为核心的国际化结算体系。去年,金砖会议讨论金融改革时,印度外长苏杰生更是公开宣称,印度目前没有相关计划与非美元的结算体系保持距离。而在上合金砖扩源方面,由于担心自己的话语权遭到削弱,印度更是表现的非常消极。二零二二年下半年,埃及、伊朗等国加入金砖的事宜被提上日程。而当时印度就私下表示反对,理由是所谓船大难掉头,认为扩员会导致组织更难达成一致。虽然后来印度不再反对,但也为扩元增加了额外条件。印度认为,金砖应该与欧盟一样,为扩元设立特定的门槛,新成员国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加入。当然后来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印度的反对未能阻止金砖扩员。二零二四年一月一日,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和阿联酋正式成为金砖成员国。今年一月,印尼也正式加入印度。之所以平平在上合金砖组织内唱反调,是因为莫迪政府仅将其视为实现本国短期利益的平台,而非值得长期投入的战略合作框架。这种高度功利化、利益至上的态度,实际上贯穿了莫迪政府的整个外交政策。与此同时,印度也将加入上合金砖视作本国地缘政治平衡游戏中的一环。去年六月,印度驻华大使拉瓦特就毫不掩饰地直言道,印度加入上合金砖与参加美国主导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机制并不矛盾,因为两者非常互补。透过现象看本质,印度在上合与金砖中的战略投机行为,虽然能够使自己获得短期利益,但却以透支国际信任为代价。随着大国竞争的愈加激烈,若印度不能重新校准其外交定位,坚持将双边争端带入多边平台,继续在对抗与合作间摇摆不定,最终将面临被两大组织边缘化的命运。多边合作的未来属于那些真正理解共同体价值的国家,而非精于计算的利己主义者。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