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已对金砖国家出手,第一个出来动摇军心,选择和美国站在一边的果然还是印度。知情人士日前向印媒商业标准报透露,印度将强调自己不打算挑战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并以此来保护本国免受特朗普对金砖国家的报复,感受到去美元化威胁的特朗普最近盯上了金砖。前不久,金砖峰会举行期间,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发难,将金砖称为反美组织,指责其试图摧毁美元,让美元失去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特朗普还威胁对所有金砖成员国以及支持金砖反美议程的国家征收百分之十的关税。对于特朗普的言论,作为今年金砖东道主的巴西果断反击,巴西总统卢拉回怼,特朗普,世界不需要一位皇帝,并强调全球贸易需要找到美元的替代品,不再依赖美元。卢拉的反击很强硬,特朗普的回应更是下死手。这几天,特朗普给八个国家致函,宣布自八月一日起将对这些国家加征关税,其中给巴西的税率是百分之五十。要知道,美国之前只给了巴西百分之十的关税,一下子涨了整整四十个百分点。特朗普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巴西下死守的目的。他说,美元失去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这相当于美国输掉一场世界大战。我不会让这一切发生的。特朗普的杀鸡儆猴,不知道对其他大国有什么用,但看来确实把印度吓得不轻。这几年,莫迪政府一直在搞所谓卢比国际化,虽然没什么实际效果,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去美元化的一种。一位印度官员表示,印度希望美国能够明白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并非印度的目标。印度不支持金砖国家推出新的一篮子货币。印度推动的本币结算只是一种贸易便利化工具,目的是降低风险。说实话,印度现在对美国的态度具有强烈的两面化特征,一方面,在关税的问题上,印度拒绝向美国开放农业市场,姿态很强硬。莫迪很清楚,一旦向美国开放农业市场,这将直接威胁印度四亿农民的生计。这一庞大的群体是莫迪的政治票仓根基。另一方面,莫迪政府在其他问题上基本上跟随美国或者至少不跟美国唱反调,与金砖的去美元化保持距离不过是其中之一。上个月意义冲突爆发后不久,上合组织就发表了一篇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并明确将以色列的行动称为侵略行为。结果声明发出去不到二十四小时,印度外交部赶紧发声澄清自己与上合组织的联合声明无关,并强调印方没有参与上合就相关问题的讨论。此外,印度外交部在声明中谈到,伊以冲突时仅用有关事态一词一笔带过,轻描淡写,拒绝将以色列的行动定义为侵略行为。几天后的上合防长会上,印度再度展现出不合群的一面。由于会议的联合声明没有谴责克什米尔的恐怖袭击事件,印度防长辛格拒绝签字。在会后的合影中,他也特意站在一边,与其他房长隔出一段距离。说白了,在印度看来,不论是金砖还是上河,都不过是实现本国利益的平台。所谓团结的概念,就不存在。印度拒绝谴责以色列,不仅因为以色列是印度重要的武器供应国,提供无人机、导弹防御系统等关键技术,更是因为不愿与特朗普唱反调。当金砖国家集体推进去美元化触及美国核心利益时,印度再次选择切割,旨在保全美印防务合作及所谓印太战略支点的地位。经济上,印度对美贸易虽有四百五十七亿美元顺差,但利润大头被苹果等美企获取,本土制造业仍依赖进口核心部件。若因挑战美元遭美国制裁,其占全球百分之三十七的i t服务出口将重创印度。反对党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不久前在国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莫迪终将向特朗普乖乖屈服。记住我的话,透过现象看本质。莫迪政府左右横跳的机会主义,在单极世界中或许可行,但当多极化、重构加速,阵营化趋势显现时,印度的战略模糊反而会导致两边不讨好。在美西方和g七眼中,印度只是一个防务伙伴,远远算不上盟友。而在金砖内部,印度则被视为害群之马,不值得给予信任。莫迪与上合金砖保持距离的精明算计,在短期内或许能规避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但从长远来看,这却会使印度陷入更深的战略困境。一个渴望领导全球南方的大国,却因拒绝承担原则性立场,逐渐失去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