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管稀土出口3天后,俄罗斯为特朗普“雪中送炭”?

  • 唐驳虎主笔
  • 2天前

中国严管稀土出口三天后,俄罗斯为特朗普雪中送炭。作为关税战中中方反制的一部分,四月四日,中国宣布对七种关键稀土及相关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措迅速引发国际市场震动,作为全球稀土生产和加工的核心国家,中国的这一限制措施几乎影响了全球用户的稀土供应。但与此同时,俄罗斯与美国的稀土合作谈判浮出水面,试图填补潜在的供应缺口。然而,在地缘政治博弈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这场围绕稀土资源的争夺战注定不会平静。中国这次出口管制涉及广泛,应用于国防、能源和汽车行业的关键系统元素,包括赤粽等。这些材料不仅是现代科技的基础,也是未来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由于中国生产了全球约百分之九十的并控制着大部分加工环节,出口政策的任何调整都会对国际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出口商必须向中国商务部申请许可证,而审批过程可能长达数月。这种漫长且不确定的等待期,直接导致上周期中国稀土出口陷入停滞。对于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的欧美国家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从智能手机到战斗机,再到电动汽车电池,几乎所有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稀土元素,一旦供应链中断,将不可避免地推高成本,并延缓多个行业的发展进程。更重要的是,这并非单纯的技术性调控,而是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打出的一张王牌。通过出口管制,中国不仅展示了其在稀土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还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在大国博弈中,稀土可以成为强有力的武器,而就在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之际,俄罗斯与美国的稀土合作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悉,中国进一步严管稀土出口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四月七日,俄罗斯国际经济和投资合作特使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透露,俄罗斯与美国双方已经开始讨论联合开发俄罗斯稀土矿藏的可能性。雪中送炭莫过于此。德米特里耶夫表示,稀土金属是一个重要的合作领域,我们已经开始就俄罗斯的多个稀土项目进行会谈。另外,他透露,一些公司已经表达有意成立合作公司合作将在未来几周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下一轮俄美谈判中进一步讨论。而俄罗斯领导人已在二月公开表示,俄罗斯愿意与美国共同勘探稀土资源,特别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为充分开发的矿藏。数据显示,俄罗斯稀土储量位居全球第,总量约为三百八十万吨,但实际数字可能更高。然而,受制于技术、资金以及国际制裁等因素,俄罗斯稀土产业长期未能形成规模,若能获得美国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俄罗斯有望迅速崛起为全球稀土市场的重要玩家。而美国则可通过这一合作,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对于美俄而言,这件事要是能落实下来,绝对是一场双赢。不过,这一计划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俄罗斯的稀土开采条件复杂,基础设施薄弱,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其次,尽管克里姆林宫强调谈判处于早期阶段,但考虑到美俄之间根深蒂固的地缘政治矛盾,双方能否真正达成实质性协议尚存疑问。稀土早已超越单纯的商业范畴,成为大国竞争的核心战场之一。随着全球进入清洁能源和数字化转型时代,对稀土的选需求将持续攀升。然而,当前全球稀土供应链的高度集中化,使得各国对外部供应的依赖愈发脆弱。中国凭借资源优势和加工能力掌控了整个产业链,而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则始终担忧这种依赖。事实上,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一直在努力推动稀土供应链多元化,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印度等地纷纷启动新的稀土项目,试图建立替代方案,但这些努力收效甚微。因为从矿石开采到精炼加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积累和技术突破。在此背景下,俄罗斯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如果美俄合作取得成功或将改变现有格局,使全球稀土供应链更加分散化。然而,这同样意味着地缘政治风险的进一步升级。毕竟,无论是中俄还是美俄关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出口管制引发的连锁反应再次提醒我们,稀土不仅是一种战略资源,更是大国博弈中的重要筹码。面对这一现实,各国都会重新审视自身的产业布局,寻找更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