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伊朗大战七天后,以总理提前宣布胜利,紧跟在变卦的特朗普后面,早早的给自己留好了退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目标已经提前完成,目前取得的结果甚至超出了预期,并有望取得进一步的成功。内塔尼亚胡总结了过去一周以色列军队取得的成果,摧毁了伊朗大量军事基础设施,包括一半的导弹发射器,打死多位伊朗主要军事领导人,极大程度上削弱了伊朗的核能力。他是这么总结的,无论从时间还是结果上来看,以色列都提前完成了目标,表现非常出色。以色列打死了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打击了哈马斯,打破了伊朗的联盟。伊朗还剩下什么?内塔尼亚胡表示,接下来,以色列还将袭击伊朗所有的核设施,包括位于地下八十米、防御严密的福尔多核设施。此外,以色列还将对伊朗的准军事部队采取行动。这里提到的伊朗准军事不部队,应该指的是属于革命卫队旗下的伊朗巴斯基民兵组织。该组织的实际领导人就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儿子穆杰塔巴哈梅内伊。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内塔尼亚胡做出这番表态的时间,正是在特朗普政府宣布推迟两周,在决定是否对伊朗动武之后,当然,特朗普这次突然变卦,不想打了,也有可能是故意放烟雾弹。不过,这里先不考虑这个可能。也就是说,在特朗普决定踩下刹车后,内塔尼亚胡才赶紧提前宣布胜利的自以色列十三日对伊朗发起代号为狮子的力量的军事行动后,已经过去了一周时间,局势已经愈加明朗了。除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总统佩泽熙气压以色列能斩首的目标差不多就干掉了能炸的核设施也打了。比如纳坦兹核设施。而接下来更进一步,必然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包括拿到美国的巨型钻地弹来炸地下核设施,提供空中加油,来打击伊朗的纵深目标。此外,还有各类弹药的稳定持续供应,这点通常被人忽视,但其实非常重要。美媒华尔街日报日前就援引以军方知情人士的话称,以军的防空导弹库存已经见底。以军承认,尽管过去一周他们拦截了大多数伊朗导弹,但拦截弹的库存仅能维持半个月的连续高强度作战。而美国方面短期内也无法填补以军的缺口。可以说,若特朗普决心叫停,以色列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办法。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内塔尼亚胡有必要现在就做好舆论上的铺垫,给自己接下来的行动预留出足够灵活的空间。美国介入,那就扩大战果,美国拒绝出手也可以对内宣布胜利。这里需要补充一句,其实为了让特朗普同意出手,内塔尼亚胡已经做了许多铺垫。他告诉美国已经已经掌握伊朗制空权,而且伊朗也丧失了大部分导弹反击能力,美军只需要使用巨型钻地弹给予最后一击即可。换言之,他想给特朗普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美军不会因伊朗陷入中东的战争泥潭,只需付出非常低的成本,特朗普就能收获巨大的外交胜利。但即使是这样,特朗普仍然不愿再向前,再踏出一步,而这也反映出了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巨大分歧。美国仅关注伊朗不拥核,不进行铀浓缩活动的这一底线,而以色列则寻求彻底摧毁伊朗的核潜力,甚至考虑趁机颠覆哈梅内伊政权。此外,特朗普还需要权衡内部的利益分歧,以资深参议员格雷厄姆为代表的共和党强硬派,主张介入伊朗局势。而mega派中的许多人则反对深度介入,认为这是内塔尼亚胡的战争。美国冒险介入反而容易陷入战争泥潭,进而为中国这个最主要的战略对手创造机遇。著名右翼媒体人塔克卡尔森,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土耳其加巴德、特朗普、铁杆盟友众议员马乔利格林等人最近都跳出来反对介入以色列和伊朗的战士。这些人对特朗普的忠诚和mega含量无拥质疑,而他们敢在这个问题上发生,至少说明特朗普仍在犹豫纠结是谈还是打。伊朗政府则巧妙利用特朗普犹豫的时间窗口展开外交攻势。外长阿拉格奇通过与白宫特使的密谈释放信号。若美国施压以色列停火,伊朗愿在核问题上展现灵活性。这种表态直击特朗普的谈判偏好,为其最终推迟军事决策提供理由,即保留外交解决的可能,又能避免立即军事卷入。如今,特朗普决定推迟两周再做决定,说明他还是更倾向于谈,而非打。而内塔尼亚胡就算再不干,也只能再等两周看看接下来美国和伊朗能弹出什么结果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