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让所有国家失望,中国准备另起炉灶,给南亚重新定下大局。莫迪政府自己掂量着办吧。最近有消息称,中国和巴基斯坦正在制定一项提案,建立一个新的区域组织,以取代现已停摆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据了解,进展的巴基斯坦消息人士透露,中巴之间的讨论目前已进入后期阶段。双方都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新的组织,以加强南亚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消息人士称,中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于六月十九日在昆明举行的三边会议中讨论了相关事宜。各方的最终目标是邀请其他南亚国家加入这一新组织,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阿富汗。尽管阿富汗临时政府仍未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另外,印度也将被邀请参加新的组织,但鉴于印巴之间目前的激烈矛盾,莫迪政府不太可能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该联盟一九八五年成立,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八国。该组织曾被视为推动南亚一体化的希望对标东盟,但由于印度自视南亚老大,只想通过该组织的议程为本国攫取利益,排挤巴基斯坦。因此,该组织近四十年来步履蹒跚,成立至今,仅召开过十八次峰会,最近一次,距今已经十年。二零一六年,在印控克什米尔军事基地遇袭后,印度联合孟加拉国、不丹和阿富汗抵制原定于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十九届峰会,导致该组织停摆至今。为了鼓励巴基斯坦,印度还曾建立所谓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来替代萨克。然而,这个倡议的效果很差。二十四年来仅举行了四次峰会,二零零四年达成的自贸协议,现在连框架都无法推进。说白了,印度就没这个能来领导南亚周边国家。若是亲印政府执政,那么一些事情还能勉强顺利推进。但如果不是亲印政府执政,那么印度与这些周边国家就很容易走向对抗,而非合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今年巴基斯坦在五七空战对印度的大胜,让南亚各国逐渐意识到让中国在南亚地区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对冲印度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是解决该地区一体化难题的答案。恰逢印度地区影响力受挫的关键时刻,中国加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边合作机制应运而生。六月十九日,中巴、孟三国副外长在昆明举行会晤,标志着三边合作机制的正式启动。这一机制的启动既是三国双边关系深化的自然延伸,也是对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失效的直接回应。中巴梦三边机制标志着南亚地缘格局历史性转变。南亚国家首次拥有印度外的合作选项,改变过去被迫接受印度中心体系的困境。先是中巴梦三边合作机制,接下来再逐渐扩大规模接纳其他南亚国家加入。当然,印度也可以加入。正如消息人士所言,印度将会被邀请,只不过新德里要做好准备,接受自己无法在南亚继续一家独大的现实了。而从目前来看,莫迪政府似乎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在刚刚结束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印度防长辛格拒绝签署联合声明,称其未能充分反映印度反恐关切,实则针对巴基斯坦。印度长期视南亚为自身后院,对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政策带有强烈的控制色彩。印度长期干预孟加拉国的经济政策,两个月前的印巴冲突期间,莫迪政府也曾通过断水威胁巴基斯坦。上合颌长会议合影中,印度代表独自缺席的画面与昆明会晤。桌上,中巴梦三国代表并肩而坐的场景形成鲜明对照,莫迪政府面临着艰难选择。若加入中巴梦机制,意味着接受与巴基斯坦平等参与的多边框架,但若抵制,则可能会加速南亚邻国向东看的进程。道理很简单,印度在南亚当化,世人这么多年,到底给地区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发展?其他小国跟着印度究竟喝上了多少汤?答案显而易见,反而是跟着中国走的。巴基斯坦已经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先行吃到了红利,更不用说武器空战一役。在中式装备的加持下,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和国际地位。南亚拥有全球百分之二十四点一人口,但gdp仅占世界百分之四点三,区域内贸易占比仅百分之五点六。若能充分释放潜力,该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毫无疑问,谁能为南亚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社会现代化资源,谁就能在该地区的大国博弈中占得先机。